第242章 阴霾
作品:《不一样的大唐,我李恪最逍遥》 原因无他,老李家祖传的颜控属性,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从已故的太穆皇后,到长孙皇后、杨妃、韦妃、阴妃等,就不难看出,老李家那颗爱美之心是有遗传的,包括阎婉,小小年纪,就是一个美人胚子,长大后,必然是个如花似玉的大美人。
在这种前置条件下,李渊、李二、长孙皇后和杨妃,这四位能共同觉得不错的姑娘,单单在颜值这一项上,绝对是经过了严格认证,属于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李恪虽然嘴上抱怨,但心里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杨家小姐的容貌,还是抱有极高的,基于整个皇室审美遗传的期待。
然而,就在同一时刻,长安城弘农杨氏宅邸内。
一位二十一二年华,却在这个时代已被视为“老姑娘”的绝色女子,正对窗愁眉不展。
成为尊贵的蜀王妃,于她而言非但不是跃上枝头变凤凰的美事,反而像是一场避之不及的祸事。
即便她知道,那位比她年纪还小的蜀王殿下,并非寻常纨绔,而是带领蜀地底蕴攻破了峨眉深处的少年才俊。
但她的心里,总是会有一道身影浮现,朝她露出笑容,挥着手,而那道身影的背后,是虚空裂缝!
为了救她,那可恶至极的李小三,不惜性命,坠入九死一生的虚空裂缝,这么多年,从未现身,想来已经......
一想到要嫁给一个陌生人,她的心就揪紧般地疼痛和排斥。
这位倾国倾城的女子,正是李恪在剑阁中碰到的那位杨执素。
剑主率领剑阁弟子奔赴峨眉,她作为先天剑体,被视为剑阁继承人而被当成火种留下。
后来,剑主带着弟子回归,她的生活好似恢复了原本的轨迹,但无论如何闭关,那颗剑心始终无法平静。
剑主得知后,指出了一条明路——入红尘洗剑心。
身受重伤的裴九还送这位师妹离开剑阁,只是看着杨执素的身影御剑远去,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事。
杨执素一路游历江湖,最后返回了弘农杨氏,然后也就有了联姻之事。
宴会上,提到李恪的婚事,一直默不作声的李二,眼皮终于抬了抬。
想当年,他也是十六岁就成了婚,娶了心爱的观音婢。
对于李恪的婚事,他嘴上不说,私底下却没少和长孙皇后、杨妃暗示催促。
否则,也不会有之前襄城公主写信让李恪回长安的举动。
那位弘农杨氏的姑娘,是他亲自先看中,觉得家世、容貌、品行都足以配得上自家这个闹心儿子,才拿去给长孙皇后和杨妃过目。
李渊脸色红润了几分,他拍着李恪的手,语重心长,声音压低了少许,带着点祖孙间说悄悄话的意味。
“三儿,朕知道你性子野,洒脱不羁,不爱受束缚,但婚姻大事,关乎人伦礼法,不可儿戏。先确定下王妃,成了家,立了业,之后的事...还不是你这个一家之主说了算?”
说着,李渊那老迈却依旧锐利的目光,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一直安安静静,努力降低存在感站在李恪侧后方的武媚娘。
李恪听得是哭笑不得。
好嘛,这老爷子是在以身作则,教育自家孙儿“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至理名言?
这开放程度,不得不说,还挺前卫,非常适合他这个孙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曾经的李渊,那也是当之无愧的大情种,与太穆皇后十分相爱,闲来无事,夫妻二人就在书法内舞文弄墨。
后来,几乎成了种马,不断生出皇子,一直让李恪费解不已,想来应该是太穆皇后过世后,导致他性情大变。
李渊接下来的另一句话,像是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李恪那点胡思乱想。
“襄城、长乐那些丫头们也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了,你也别拖了,趁着老爷子这把老骨头还算清醒,今年一定要把你这个事给办了!朕也好沾沾喜气。”
长乐!
丽质要嫁人?
李恪的心猛地一沉,脸色隐隐又黑了起来。
皇姐襄城的婚事,不用说,自然是下嫁给萧锐那混蛋。
作为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之一,李恪对萧锐这个未来姐夫还是比较满意,皇姐嫁过去只有享福的份。
毕竟,长安谁不知道萧锐是襄城公主的忠实舔狗?
但是,丽质那丫头!
一股强烈的悸动和恐慌瞬间攫住了他!
除了嫁给冲表哥,还能有谁?
倒不是李恪对长孙冲有多大的意见,实在是“红颜薄命”这四个字,一直是缠绕在他心头的魔咒!
他决不允许历史重演,他家的小魔女,绝对不能早早离世!
原本以为长孙无忌已经消停了,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消息还没有泄露出来?亦或是不久之前才做下的决定?
母子连心,杨妃第一时间就察觉到李恪的情绪不对,只以为他是少年心性,不喜被安排婚姻。
她笑着拉过武媚娘的手,巧妙地岔开话题,对李渊道:“父皇,您光顾着看恪儿,还没仔细瞧瞧这小姑娘吧?这是应国公武士彟家的三女儿,武媚娘,也是恪儿认下的义妹,一直跟着恪儿在益州,听说三儿在益州那蜀王府,里里外外都是她在帮忙打理呢,是个极能干的孩子。”
“哦?”
李渊抬了抬眼皮,目光落在武媚娘身上打量了一番。
小姑娘虽然紧张,但举止得体,眼神清亮,面对他这位太上皇也不见多少怯懦。
他点了点头,“是个灵秀的小姑娘,就是年纪尚小了些,嗯,看着倒是比武士彟更精明聪慧些。”
武媚娘的小脸”唰“地一下变得通红,如同熟透的苹果。
她冰雪聪明,哪里听不出太上皇那意味深长的打量和话语里的潜台词?
这分明是连她这个义妹的未来都给一并考量进去了!
她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只能深深低下头,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
李二见时候也差不多了,便为她解围,主动举杯,宣布开宴。
接下来的宴会,推杯换盏,表面上一派和谐融融。
但原本为李恪接风的主题,不知不觉就偏到了皇室下一代,尤其是李恪这一辈人的婚姻大事上。
李孝恭的儿子李崇义,李道宗的儿子李景恒都比李恪年纪大,婚事自然也被提上日程。
除了他们,连李恪的十一皇叔李元嘉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
这个事,李渊没有过多的参与,儿媳妇的眼光,他信得过,有长孙皇后把关,不必过多担忧,也避免引起非议。
一顿家宴,老一辈说得热火朝天,兴致勃勃,仿佛看到了皇室开枝散叶、人丁越发兴旺的美好未来。
而李恪,却是食不知味,兴致缺缺。
哪怕话题围绕着他的婚事,他也是一副神游天外、心事重重的模样。
长乐要嫁长孙冲这件事,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让他喘不过气。
什么弘农杨氏的美娇娘,什么重开稷下学宫的宏伟蓝图,此刻都被这股强烈的担忧和阻止的冲动暂时压了下去。
宴席结束后,杨妃看出了李恪的心事重重,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在她看来,与弘农杨氏这门婚事,不仅是李二的意思,对李恪自身而言,也是好处多多,弘农杨氏与她们母子关系匪浅,会是她家恪儿的一大助力。
她温和地提醒李恪,“恪儿,莫要想太多,婚事自有父皇和母后、母妃为你做主,你在长安的蜀王府,一直都有人打理,今日...或许也有人在等着你回去。”
李恪不明所以,杨妃却没有过多的说什么,而是在柔兮的陪同下,前往立政殿。
带着满腹的忧愁和思绪,李恪骑着膘肥体壮的黑仔,出了皇宫。
夜风吹拂着他年轻却已刻上些许烦恼的脸庞。
自己的婚事、老六那破事的后续处理、重开稷下学宫那庞大得吓人的计划、还有最紧迫的——阻止长乐嫁入长孙家.....
这些事一团乱麻般挤在一起,让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烦躁。
其它事,李恪都可以先放在一旁,但李丽质的事,他绝不能不管!
也许在旁人看来,这是亲上加亲的良配,不过,在李恪眼中,这就是一个火坑,不能丽质跳进去!
直面长孙无忌......
李恪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对不住了冲表哥,但愿你没有打丽质的主意!
回到那座他一次都未曾入住过的蜀王府。
府邸灯火通明,显然早已接到主人归来的消息。
他刚迈步走进府门,一道挺拔如松,带着冰冷气息的身影便悄然出现在影壁旁,似乎已经等候多时。
看到李恪,那张向来如同万年寒冰,毫无表情的俊朗脸庞上,竟然极其罕见地露出了一抹真诚而温暖的笑意。
他抱拳,躬身,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殿下,好久不见。”
跟随剑主学剑的小高,六年后,重新回到李恪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