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诸子百家
作品:《不一样的大唐,我李恪最逍遥》 站在文官队列里的袁天罡,已经察觉到了来者不善。
他老神在在地拂着胡须,插话道:“小和尚,你不待在庙里敲你的木鱼念你的经,修你的佛法,追求你的四大皆空,倒有闲心关心起朝廷的学院来了?莫非想换个地方化缘?”
话语间的讥讽之意,毫不掩饰,令朝堂上响起几声压抑的低笑。
慧能大师心境极佳,丝毫不理会袁天罡的讥讽,面色不变,开门见山:
“袁真人说笑了!”
“陛下,佛门虽方外,亦是大唐子民,愿为大唐教化尽一份绵薄之力。佛门普度众生,教人向善,与朝廷教化百姓之宗旨殊途同归。”
“故此,小僧与神秀师兄及天下佛门同道,恳请陛下恩准,准许佛门入各州府学院,传播佛法微言大义,以净化学子心灵,教化学子向善之心。”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什么?佛门想进学院?”
“这...这怎么行!学院乃读书明理之地,岂容沙门沾染?”
“秃驴妄想!”
果然来者不善,看来益州传来的消息做不得假!
袁天罡脸上戏谑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荒谬!”
文官队列中,一位重量级人物已然勃然大怒,猛地踏出一步,正是国子监祭酒,大儒孔颖达!
他指着慧能,厉声呵斥,“荒谬至极!学院乃圣贤之地,传承孔孟之道,习读诗书经典,此乃我儒家之本分!何时轮到你们这些剃度出家的僧人来指手画脚?你们佛门能教学子什么?教他们看破红尘?教他们抛家舍业都去当和尚吗?岂有此理!”
孔颖达气得胡子都在发抖,火力全开,毫不留情。
颜师古也冷着脸出列,声援同道,“孔公所言极是。学院之事,自有朝廷与儒家主持,何时需要佛门来越俎代庖?方外之人,便应安心礼佛诵经,何必来惦记这点世俗教化之功?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袁天罡立刻拂须大笑,与儒家站到了同一战线,“说得好!颜先生此言大善!学院教化,有儒道两家足矣!何须佛门掺和?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瞬间,朝堂上形成了儒道合力,共同压制佛门的局面。
面对儒家和道门的猛烈抨击,神秀上前一步,与慧能并肩而立,声音洪亮,“孔施主,颜施主,袁真人,此言差矣!教化之事,关乎天下百姓,关乎大唐国运,岂能由儒家或道门一家独占?此事,恐怕已非儒家一家可以做主了!”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浓得几乎要爆炸的时候,一直闭目养神的裴寂,忽然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呵呵一笑,慢悠悠地走了出来,先是朝着御座上的李二行了一礼,然后才转向吵得面红耳赤的几人,悠然开口,“诸位,朝堂之上,吵什么吵?学院那么大,难道还容不下几门学问?”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话:
“老臣今日前来,也别无所求。只求陛下一件事——请准许我纵横家,入学院授课,传授合纵连横、纵横捭阖之道!以免先贤智慧彻底湮灭无闻。”
“噗——”
“咳咳咳!”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被口水呛到的声音。
“纵横家?”
“裴公他...竟是纵横家?”
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刚才还在同一战线的孔颖达、颜师古和袁天罡,都像被掐住了脖子一样,愕然地看着裴寂。
但转念一想,这老家伙在太上皇时代就擅长权谋斗争,后来在西域那种混乱之地混得风生水起,把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行事作风,可不就是正宗的纵横家手段吗?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两个老活宝在一旁看得眼睛发亮差点忍不住鼓掌。
程咬金用手肘猛捅尉迟敬德,压低声音兴奋道:“卧槽,裴寂这老小子藏得够深啊!平日里人模狗样像个老学究,居然是搞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披着儒家的皮,干着纵横家的事!真牛!”
尉迟敬德也看得啧啧称奇,黝黑的脸上满是热烈,看热闹不嫌事大,“娘的,真开眼了!老房、老杜,还有孔颖达那老馆儿,脸都气绿了!”
“胡说,明明是黑了,比你的脸还黑!”
“放屁!老子这是健康色!”
两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但房玄龄他们的脸色是真的精彩纷呈,青一阵白一阵。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从内部背刺的,会是曾经的自己人!
这简直是要直接抢儒家的饭碗啊!
然而,这还没完!
就在众人还没从裴寂是纵横家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又一个人笑呵呵地走了出来。
莒国公唐俭!
只见唐俭朝着李二恭敬一礼,笑道:“陛下,裴公既然都开诚布公了,那么唐某也不好再躲躲藏藏了。臣,请代表名家,入学院授课,教授辩术、逻辑、名实之论,于刑狱、律法、思辨大有裨益!”
名...名家?
又跳出来一家!
这下,所有人都石化了,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
裴寂是纵横家,唐俭是名家!
那神神叨叨的萧吉,闭着眼都知道,肯定是阴阳家!
写志怪小说的许善心,自然是小说家!
研究建筑的宇文恺,算是墨家,还是农家,亦或是杂家?
这...这是要干什么?
诸子百家要重现世间了?
看热闹二人组也傻了,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程咬金猛地反应过来,朝着武将队列里稳如泰山的李靖疯狂挤眼睛,压低声音吼道:“药师!还愣着干嘛?他们都蹦出来了!儒释道,纵横、名、阴阳、小说...他们都要进学院抢地盘了!咱们兵家还坐得住?再不上,汤都没得喝了!”
眼看李靖无动于衷,尉迟敬德嚎了一嗓子,“打仗靠的是咱们爷们!学院怎么能不教兵家之事?这不公平!”
他这一吼,瞬间点醒了所有武将!
李孝恭、侯君集、牛进达、段志玄...甚至包括一向低调的张公谨等一众彪悍的将领全都急了,纷纷出列,目光灼灼地看向李靖。
这种关乎学派传承和未来话语权的大事,兵家绝不能缺席!
被一众老兄弟死死盯着李靖,无奈叹了口气,迈步出列,朝着李二拱手,“陛下,臣李靖,恳请陛下准许兵家入学院,传授兵法谋略、排兵布阵之道,为国培育将才!”
轰!
这一下,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整个太极殿彻底炸开了锅!
儒释道兵名,阴阳纵横小说!
再加上早已在学院扎根的墨法医......
这简直是要重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啊!
而这场争鸣的战场,竟然就是陛下和蜀王搞出来的那些学院!
这场面之壮观、之混乱、之匪夷所思,令所有文武百官都震撼得无以复加,只觉得今日这朝会,真是开了眼了!
不过,有一个人除外——龙椅上的李二。
他看着底下吵成一锅粥的各方学派,看着他们一个个跳出来亮明身份,争着要入学院,他的脸上非但没有震惊和愤怒,反而露出了一丝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笑意。
自从百骑司密报这些人陆续潜入长安,他就留了个心眼,让百骑司暗中详查。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哭笑不得。
原来,最初这些百家遗脉只是对李恪搞出来的学院持观望态度。
但随着学院越办越大,影响力与日俱增,尤其是看到儒道墨法,甚至是医家,学派气运不断上升,他们终于坐不住了,纷纷心动。
他们也尝试过去益州或者别的学院毛遂自荐,结果,却被学院里那几位儒道墨法四家的高人,连同孙思邈一起,毫不客气地联手给“请”了出去,据说还有不少人身受重伤。
硬的不行,只好来软的。
于是,这些平日里打死都不露面的各家代表人物,只好拉下脸皮,齐聚长安,直接来找李二要政策。
李二心里门儿清,诸子百家为大唐培育英才,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绝不能由他来开这个口!
于是,在满朝文武惊愕的目光中,在各方代表紧张期待的注视下,李二缓缓开口:
“诸位,尔等所求,朕已知晓。学院之事,纷繁复杂,牵涉甚广。说起来,这益州第一学院乃蜀王机缘巧合下首创,各道学院推广,亦多有借重其名与力之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看着一张张或愕然、或不解、或恍然的脸,嘴角勾起一个微妙的弧度,“此事,朕亦难以决定,不如...诸位去问问蜀王的意思?”
轰!
又一个重磅炸弹!
把所有难题,所有争吵,所有烫手山芋,一股脑地,全扔给蜀王?
李承乾哭笑不得,他已经猜出父皇的用意,不过,这样甩锅给三弟,真的好吗?
太极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
在杨妃寝宫外的李恪猛地打了个巨大的喷嚏,后颈一阵发凉。
“是谁?谁在想我?”
狐疑地四下张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