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脚踏实弟,姐尽全力
作品:《不一样的大唐,我李恪最逍遥》 有了武媚娘这个例子,李恪立刻就想到了让自己耳根清净的办法,煞费苦心地给高老太爷和袁老道长物色起了关门弟子。
贞观四年,狄仁杰终于降临这个不正经的大唐!
李恪掐着时间点,在孩子刚满一岁时,就想办法把人从并州老家拐来了益州。
高老太爷一见那粉雕玉琢、眼神灵动的小娃娃,顿时如获至宝,亲自带在身边抚养教导。
如今四岁的小狄仁杰,已经能通篇背诵《唐律疏议》了,看得李恪啧啧称奇。
还有王玄览,这位道教重玄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被李恪提前派人找到,然后袁老道长一眼相中,悉心教导。
时不时地,苏元朗、潘师正等道家大佬也会跑来蹭课,主要原因自然是为了考察苗子,进行联合教学。
道墨法三家找到了足以继承学派衣钵的好苗子,让无功先生堵了李恪好几天门,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老子拉了那么多好友,辛苦管理学院事务,你小子敢厚此薄彼?
李恪还真没想好给王绩找什么苗子,他记忆中那些儒家人才,好些都还没出生好吧!
不过,没想到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学院内竟然来了一位未来的大人物,张柬之不仅入学了,还凭借过人的天资,成为了继武媚娘之后,第二位考入高中的学子!
据说,放榜那日,无功先生与他那一众隐士好友差点抱头痛哭,老泪纵横——他们儒家,终于出了个能扛鼎的超级新星了!
以后再也不用羡慕嫉妒恨地看着道墨法三家老祖宗炫耀徒弟,只能唉声叹气了!
王绩为了让张柬之坚定不移地走儒家路线,甚至不惜借用他兄长王通的名号,就差代兄收徒,彻底留下张柬之,免得被其他几家高人拐走。
至于孙思邈孙老道长?
他根本不懂这些学派之争的痛,他身边一直跟着一个姓张名文仲的小道童,天赋极高,被他视为衣钵传人。
入了益州第一学院后,张文仲虽然不及武媚娘和张柬之那么妖孽,但也是学子中顶尖的存在,是争夺头名的有力竞争者。
正是靠着把这几个未来之星送入各位老祖宗门下,李恪才终于迎来了一段相对清闲的好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
他整日游手好闲、东逛西逛的样子,终于让实在看不下去,又分身乏术的高士廉忍无可忍。
一封奏折,直接让掌握李恪情报组织的高履行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长安,放在陛下的御案上!
然后,李二的惩罚就到了。
李二给他派了一位让他头疼欲裂,恨不得再次离家出走的长史——权万纪!
这位中年帅锅,那是真正的刚正不阿,油盐不进,甚至到了刻板的地步!
他从来不跟李恪废话,也不劝谏,就一句话:殿下,您该处理政务了,或是您该去学院看看了,亦或是您该修行了。
李恪要是耍赖不去?
那没问题,权万纪也不会逼他,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用一种平静无波,却又无比执着的眼神看着他。
不管李恪是躲到花园假山后面,还是溜出王府去酒肆,甚至是偷偷摸摸去视察新开的纺织工坊...权万纪总能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他身边,然后,继续默默地看着他。
那眼神,看得李恪毛骨悚然,浑身不自在!
直到李恪受不了,乖乖按照他的时间规划行事后,权万纪的死亡凝视才会结束。
要不是知道老权这人虽然刻板,但私下里经常拿自己那点微薄的俸禄偷偷贴补蜀王府的开支,李恪真恨不得带齐人马和他拼了!
之所以是带齐人马,自然是因为他一个人打不过老权!
不少老前辈看到权万纪能把李恪治得没脾气,都乐呵着看热闹。
哼!
李小三,你也有今天!
就在李恪纠结到底要不要屈服于老爹的淫威,乖乖回长安接受命运的安排时,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一个身材修长,穿着儒衫,脸上挂着温和笑容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气质十分儒雅斯文。
然而在李恪看来,这笑容就是典型的斯文败类!
“小三,又躺着思考人生呢?”
来人扬了扬手中一封刚到的信,笑着问道。
李恪眼皮都懒得抬,没好气地道:“小钩子,烦着呢,没事别找我,有事更别找我!”
来的正是杜如晦的长子,杜构。
当初程咬金带着气血本源回长安给秦琼疗伤前,曾私下提点过李恪他们这几个小辈,说杜如晦垂危,恐怕时日无多,让他们有空回长安看看。
李恪当时大惊,详细一问,才知道杜府发生的诡异事件,然后赶紧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意识沉入识海,疯狂呼叫天地宝鉴。
“老坑货,救命啊!杜伯伯要嘎了,有没有办法?”
天地宝鉴当时看李恪的意识体,就像在看一个无可救药的智障,没好气地回道:“坐拥宝山而不自知!蠢货!不过是区区邪祟入体,这点小事还要麻烦本大爷?”
“别废话了,赶紧说,有没有什么办法?”
“百废归流所那套玩意儿就能解决,直接把人丢进去炼一炼不就完了?”
李恪当时就懵了,“那...那不是用来提炼炼物精华的吗?跟治病有什么关系?”
天地宝鉴气得想锤人,“你脑子里面都是豆腐渣,还是浆糊?那阵法核心原理不就是净化与转化吗?既然是以世间污秽为燃料,那邪祟不就是最上等的污秽,怎么不能烧了?顶多就是把人的七情六欲也烧个一干二净,没什么大事,你小子还能白得一具人傀,稳赚不赔!”
李恪听得满头黑线,觉得这老坑货绝对是走上了邪路,已有取死之道!
把杜如晦变成人傀?
他连想都不敢想!
别说杜构、杜荷两兄弟会跟他拼命,李二知道了能亲自提刀从长安砍到益州来!
不过,这思路虽然惊悚,却也提供了一个方向,就是手段太糙了。
他赶紧请来老前辈相里海东和孙思邈老道长,又把学院里一众大佬召集起来开会。
他把天地宝鉴的思路一说,各位大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就在这个思路上,完善出了一套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以百废归流所的那玩意儿为核心,由墨家出手调控,孙思邈老道长以银针逼邪祟聚一处,众人合力,强行剥离,净化邪祟。
这个方案很快就传回了长安,李二率领重臣亲自到万年县的百废归流所,试验了一番,觉得可行后,房玄龄亲自护送好基友杜如晦来益州,随行的还有忧心忡忡的杜构。
经过一番紧张的操作后,杜如晦体内的邪祟被成功炼化,人不仅没事,肉身反而因祸得福,增强了不少。
之后,杜构就留在了益州,若是没有他阿耶这档子事,他当初早就跟着李恪跑了
杜构对李恪的抱怨不以为意,扬了扬手中的信,脸上露出玩味的小人,“行了,别演了,长安又来信了。”
“哦。”
李恪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又是谁?母后?还是我老爹?这点事,你怎么会专门跑一趟?”
杜构摇摇头,笑眯眯道:“这次...是襄城公主的信。”
听到襄城二字,李恪猛地神色一凝,从躺椅上跳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杜构手中夺过了那封信。
这些日子里的催婚信里,他那皇姐可从来没有掺和,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信纸素雅,上面只有简简单单两个字,回家!
字迹清秀优美,透着一股大家闺秀的温婉与坚定,却给李恪带来了一股比面对虚幻身影还要大的压力。
他反复看了看,这字迹,确实是他那位性情温婉却极有主见的长姐,襄城公主的亲笔!
李恪拿着信,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最终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像是下了某种巨大的决心,猛地一挥手,声音带着壮士断腕般的悲壮。
“收拾东西,回长安!”
武媚娘有些诧异地从书本上抬起头。
杜构则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笑而不语。
李恪垂头丧气,在窝囊与硬气之间,选择了窝囊气,喃喃自语,“脚踏实弟,姐尽全力...唉...皇姐...怎么你也掺和进来了?”
他不知道,在写下这封信时,襄城的身后正站着一身玄色常服的李二。
一直等到襄城落下最后一笔,李二才抽出那张纸,赶紧让阿难送出去,生怕自己这大闺女反悔。
襄城看着哈哈大笑的父皇,无奈摇头,这对父子啊!
李二脑中满是李恪看到信后吃瘪的场景,襄城连他这位父皇都敢管,难道还管不了李恪那小兔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