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秦,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作品:《大秦:我的卦象能改国运》 秦越看着眼前这位秦墨的钜子,她眼中燃烧的火焰,是探究,是困惑,也是一种渴望。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
“你觉得,我是谁?”
云阑被问住了。
仙人?国师?还是一个掌握了通天手段的神秘之人?
“我非墨家子弟。”秦越说道,“我所掌握的,也非单纯的墨家之术。”
“天有神明,掌风雨雷电。”
“而我,掌格物致知。”
他的声音很平淡。
“所谓匠艺,只是凡人对格物致知最浅显的模仿。”
“你们钻研器械,探求真理,与我之道,并无不同。只是你们还在山脚,而我,在山顶。”
秦越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上的高炉。
“此炉,此钢,便是我的道,也是你们的道。”
“我立研究院,是为传道,是为在这人间,寻找能与我同行之人。”
云阑的身体在微微发抖。
她明白了。
国师大人不是在利用秦墨,他是在点化秦墨!
他不是凡人,他是……他是匠艺的源头,是所有工匠所追寻的道的化身!
是神!
“仙人……”云阑的称呼变了,声音里满是虔诚与孺慕,“云阑……云阑明白了。”
“您不是要我们做您的工具,您是要我们做您的信徒,您的助手!”
秦越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云阑定不负仙人所托!”她深深一拜,头几乎要触到地面。
……
秦越离开后不久,工地的入口处传来一阵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
尘土飞扬,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开赴至此,黑色的甲胄在冬日下泛着冷光。
为首的将领翻身下马,大步走到云阑面前。
“郎中卫司马欣,奉陛下口谕!”
云阑与一众秦墨弟子连忙行礼。
“自即刻起,此地由禁军接管,高炉平炉,列为大秦最高机密!”
司马欣的声音冷硬如铁。
“所有参与建造的匠人,核对名册,登记在案,无故不得离开咸阳,违者以通敌论处!”
近千名禁军迅速散开,将整个工地围得水泄不通,在五十步外拉起了警戒线。
“明日起,我部将在此地扎营驻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司马欣说完,便开始亲自带人核对名册,一丝不苟。
昔年齐国一本《考工记》,流传诸国,致使齐国利器之术不再独有,国力因此衰退。
大秦,绝不会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
工地上气氛肃杀,秦墨的弟子们大气都不敢喘。
直到禁军完成初步的布防,退到外围,这股压力才稍稍减轻。
云阑将所有的核心弟子召集到了一起。
“钜子,这……这是怎么回事?”相里凛心有余悸地问。
“这是陛下的看重。”云阑平静地回答。
她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们还在怀疑国师大人的身份吗?”
“他不是凡人,他是我们所有匠人的神!”
“神?”相里凛第一个不信,“哪有神仙长他那样的?再说,他要是神,为什么不直接把炼钢的法子告诉我们,还让我们累死累活地干了一个多月?”
这个问题,也是许多弟子心中的疑惑。
云阑冷笑一声。
“你这夯货,脑子里装的都是木屑吗?”
“仙人是何等身份?陛下都要以礼相待。他图我们秦墨什么?图你力气大,还是图我们身上这点灰?”
相里凛被噎得说不出话。
“仙人若直接将答案给我们,我们与那伸手的乞丐何异?”
云阑的声音高了起来,带着一种狂热。
“他是在考验我们!是在磨砺我们!他要的,不是一群只会听命行事的工具,而是一群能够理解他的道,能够替他将‘格物致知’发扬光大的信徒!”
“这高炉,这平炉,就是仙人赐予我们的神启!大秦研究院,就是仙人留给我们追寻他脚步的圣堂!”
“我们不是在为大秦做事,我们是在为神做事!”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秦墨弟子热血沸腾。
原来他们这一个月的辛苦,并非苦力,而是一场神圣的试炼。
他们看向那两座静静矗立的巨炉,感觉那不再是砖石和钢铁,而是神迹的证明。
“我等愚钝,谢钜子点醒!”
“我等愿追随仙人,追随钜子!”
众人纷纷拜倒,就连相里凛,脸上也露出了愧色和激动。
云阑很满意这个效果。
她从怀中取出一卷崭新的图纸,这是秦越离开前留下的。
“仙人没有放弃我们,新的考验,已经来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那卷图纸吸引。
相里凛为了挽回刚才的颜面,第一个凑了上去,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来看看,仙人又给了什么好东……”
他的话说到一半,停住了。
他摊开图纸,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凝固。
图纸上画着一个古怪的器物,结构算不上复杂,由许多齿轮和链条组成。
可这东西的造型,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这是什么?”
相里凛抬起头,满脸都是费解。
“此物,果真有用?”
……
国师府门前,樊哙领着两个人走了进来。
一个身材颀长,面容儒雅,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吏袍,走起路来不急不缓,自有章法。
另一个则壮实许多,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
“国师大人!”樊哙的大嗓门先到,“俺把俺老乡带来了!”
秦越从院里的躺椅上起身。
“沛县主吏掾,萧何。”
“沛县厩吏,夏侯婴。”
两人走到秦越面前,恭恭敬敬地深躬一礼。
“拜见国师大人。”
樊哙在路上早就把国师大人的“仙人”事迹添油加醋地吹了一遍,这二位来之前,心里就有了准备。
秦越的脑子里嗡地一声。
萧何?夏侯婴?
“不必多礼。”秦越面上古井无波,心里已经盘算开了。
这可都是宝贝疙瘩,人才啊。
送上门来的,哪有不收的道理。
他看向樊哙:“你这几日,想必是思乡心切,既然故友来访,不如就在我这府上多住几日,也好一解乡愁。”
樊哙大喜:“谢国师大人!”
萧何与夏侯婴对视一眼,再次躬身:“叨扰国师大人了。”
秦越摆摆手,让下人给他们安排住处,自己则重新躺了回去,琢磨着这俩人怎么就找上门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国师府里就多了三个早出晚归的“上班族”。
天不亮,萧何、夏侯婴就跟着告了假的樊哙一起出门,直到日落西山才拖着疲惫的步子回来。
问他们去干嘛,萧何总是温和地笑笑,说是在处理一些沛县的公事。
英布好几次想拉着樊哙去喝酒,都被他以“有正事”为由推了。
这神神秘秘的模样,让府里其他人都好奇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