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百锻精钢

作品:《大秦:我的卦象能改国运

    蒙武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刚刚升起的万丈豪情,憋了回去。


    “那……那国师大人您这……”


    赵拓也懵了,搞了半天,费了这么大的阵仗,就弄出来一堆只能造铁锅的废铁?


    嬴政倒是没有流露出失望,他看着秦越,等着他的下文。


    “别急,这才到哪儿。”


    秦越丢下手里的生铁块,走向高炉不远处一个看起来更矮、更扁平的砖石建筑。


    那建筑像一个巨大的卧倒的陶罐,顶部敞开。


    “开二号流道,引铁水入平炉!”


    随着他一声令下,几名秦墨匠人立刻用铁钎撬动高炉底部的另一处机关。


    一条新的沟渠被挖开。


    那奔腾的白金色铁水,改变了方向,拐了个弯,咆哮着冲向那个扁平的炉子。


    “加料!”


    云阑不用秦越吩咐,立刻指挥另一队人手。


    一筐筐早已备好的青白色石块和灰白色石粉被倾倒进平炉。


    铁水灌入,与那些石料接触,发出“嗤嗤”的声响,冒起阵阵白烟。


    “这是做什么?”


    “不知道啊,没见过这种炼铁法子。”


    百官们交头接耳,完全看不懂这波操作。


    “用长铲,入炉,搅拌,剔除浮渣。”


    秦越的声音再次响起。


    几名最强壮的墨者,手持长达两丈的特制铁铲,走到平炉边。


    他们将铁铲伸入那翻滚的铁水之中,奋力搅动。


    每一次搅动,都带起一片火星。


    炉内的铁水表面,浮起一层黑灰色的渣滓。


    “把上面那层脏东西,给朕撇出来!”


    嬴政的声音响起,他已经看明白了。


    匠人们得到皇帝的亲自指令,干劲更足了,用长铲将那些浮渣一点点地从炉中撇出,甩到一旁的沙地上。


    这是一个极为消耗体力的活。


    炉边的温度高得吓人,匠人们的汗水刚冒出来,就被蒸发干净。


    相里凛第一个顶不住了,换了个人上来,他退到后面,大口喘着粗气,浑身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这……这活儿真不是人干的。”


    时间流逝。


    一个多时辰后,平炉内的铁水,颜色变得更加纯粹,亮得人睁不开眼睛。


    “可以了。”


    秦越下令。


    “出钢!”


    平炉的另一个出口被打开。


    一道比之前更加璀璨的洪流奔涌而出,注入新的模具之中。


    这一次,铁水凝固后,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亮白色,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如镜。


    不等完全冷却,云阑已经第一个冲了上去。


    她不顾那滚烫的温度,用布包着手,拿起一块新成的钢锭。


    她只是看了一眼,整个人就僵在了原地。


    “钜子?”相里凛有些担忧地喊了一声。


    云阑没有回答,她的手在抖,不是因为烫,而是因为激动。


    “这……这是……”


    她的声音都在颤抖,像是看到了什么神迹。


    “百锻精钢!”


    她终于喊了出来,声音尖锐,带着哭腔。


    “不可能!”相里凛第一个跳了起来,“百锻精钢需老师傅锻打数月,日夜不休,才能得个几十斤!这……这一炉子,得有几千斤了吧!”


    “没错!这绝不可能是百锻精钢!”


    其余的墨家弟子也纷纷附和,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云阑没有争辩,她抓起一块钢锭,走到之前那堆生铁锭旁,用尽全力,将手中的钢锭砸向那块黑乎乎的生铁。


    “铛!”


    一声脆响。


    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那块坚硬的生铁锭,如同脆弱的陶器,应声碎裂成好几块。


    而云阑手中的钢锭,完好无损,连个印子都没有。


    全场死寂。


    “不……”云阑看着手中的钢锭,喃喃自语,“这成色,远胜寻常百锻精钢。其质地之纯,结构之密,怕是……怕是达到了三百锻的水准!”


    “国师,”嬴政大步走来,他的呼吸有些急促,“此炉,一日可得此钢几多?”


    秦越伸出两根手指,然后又伸出两根。


    “这座平炉规模小了点,消化不了高炉产出的全部铁水。”


    “即便如此,日产钢料二百二十石,问题不大。”


    二百二十石?


    一日?


    整个官僚队伍,脑子里“嗡”的一声,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


    大秦一年才能产出多少百锻精钢?


    几千斤?一万斤?


    现在,一天就能产出两万多斤?


    这是什么神仙手段!


    “基操而已。”秦越吐出几个无人能懂的音节。


    嬴政猛地转身,一把抓住秦越的手臂,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好!好!好一个‘于大秦有大用’!”


    他连说三个好字,胸膛剧烈起伏。


    他看到了,看到了大秦的士卒,人人身披精钢甲,手持利刃,横扫六合,所向披靡。


    他看到了,大秦的国库,堆满了崭新的铜钱,而不是被铸成兵器。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将不再是耗费国力的远征,而是摧枯拉朽的碾压。


    丞相王绾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对着秦越,深深一躬。


    “国师之功,利在千秋,老臣,代天下万民,谢国师!”


    通武侯王贲,这位大秦的宿将,更是直接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


    “国师此举,可让我大秦少死十万将士!王贲,拜谢国师!”


    文武百官,无论之前是何心思,此刻都齐刷刷地躬身行礼。


    “谢国师!”


    声震云霄。


    少府令赵拓站在人群后方,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他想起自己之前的哭诉和阻拦,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跟国师的功绩比起来,自己那点算计,简直就是个笑话。


    他暗下决心,日后国师府但有调令,他赵拓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东西凑齐了!


    嬴政扶起王贲,心情激荡。


    他看着秦越,这个总能给他带来惊喜的年轻人。


    “朕自登基以来,受惠于国师良多,心中有愧。”


    “国师有何所求,但说无妨,朕无有不允。”


    这是帝王最重的承诺。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想知道这位仙人会要些什么。


    封地?爵位?还是金钱美女?


    秦越对着嬴政,躬身一礼。


    “臣,不求私利。”


    “臣请立,大秦研究院!”


    研究院?


    这是什么东西?


    “匠人之艺,于国有大用。今日炼钢之术,只是其中之一。”


    “秦墨一脉,能人辈出,是陛下当年横扫六合的助力,亦是未来开疆拓土的基石。”


    “臣请陛下下旨,以秦墨为班底,广纳天下有才之士,成立大秦研究院,专攻格物致知之学,为大秦,打造出更多的国之利器!”


    这番话,既抬高了工匠的地位,又满足了嬴政对技术的渴望,还顺便兑现了对云阑的承诺。


    一箭三雕。


    嬴政听完,没有丝毫犹豫。


    “准!”


    “朕不仅要准,还要给钱,给人,给地!”


    “此事,由国师全权负责,少府协同,任何人不得掣肘!”


    ……


    嬴政带着心满意足的百官离去。


    工地上,只剩下秦墨的弟子们,他们围着那些钢锭,像是在看稀世珍宝。


    云阑快步走到秦越面前。


    她有很多问题。


    “国师大人,”她抬起头,沾着灰尘的小脸,写满了复杂的情绪,“您……为何会懂我墨家之术?”


    “陛下给了您天大的赏赐,您为何要用来成立一个研究院?”


    “您……到底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