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系统,你有bug啊!
作品:《给劣父割喉,我竟成白眼狼了?》 “我记得他,印象可深了,七八年前吧,我刚调到急诊常驻时刚巧碰上他,脑子里有颗直径七厘米多的鸡蛋形脑膜瘤。”
“当时患者情绪就不对了,脑膜瘤压迫引发了一些精神问题,住院留观时差点没把整个科室闹翻……”
“我就说咋一直看着他眼熟呢,没想到啊……唉!这大叔也真是够可怜的,当时手术没法做,这几年治疗也不知道遭了多少罪……”
许阳幽幽朝二人说道。
苏仁也叹了口气,“他没治疗。”
“啥?这么多年没治疗?!”
这下连许阳都懵了。
那可是七年前就有直径七厘米多的巨型肿瘤啊!
而且当时就已经因为压迫神经导致一系列问题了。
不说别的,就单单的精神异常就会让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还伴随很多异常高危行为。
七年时间不治疗,得成啥样了?
这大叔咋生活的?
许阳看了眼病床上骨瘦如柴的老秦,心里暗暗发酸。
“那现在怎么办?先想办法暂停手术?”他朝苏仁问道。
“手术继续,我来主刀!”
苏仁说着,已经在巡回护士的辅助下穿好了手术服。
“啊?你主刀?”
郑真一听,惊得双目圆瞪。
见苏仁和许阳都看向自己,他又赶紧摆手,“诶你别误会哈,我……我可不是不相信你的技术,只是觉得这手术做下去太危险了!”
好家伙,他现在可是学乖了。
面前这个规培生可不是普通规培生。
半点都得罪不得啊!
“苏医生,我也觉得继续手术比较冒险,现在的情况是脑瘤太大,和颈动脉存在血管交通,脑膜瘤的血供都来自颈外动脉分支,颈动脉细微的血流变化可能间接影响肿瘤血供,手术风险很大!”
许阳在一旁提醒道。
在手术方面,特别是神经有关的手术上,他的经验还是很足的。
这也是为什么会被特别安排常驻急诊科。
苏仁点了点头,用欣赏的眼神看了许阳一眼。
“许医生分析得没错,而且据我估计七年时间过去,肿瘤直径已经超过10厘米,对脑血管的侵犯也已经相当严重。”
“现在患者的脑组织几乎没有血流代偿能力,对血流骤变的耐受度极其之低。”
“并且患者因颅内空间受限,长期存在轻度的高颅压,术中脑过度灌注引发的脑水肿又进一步加剧颅压升高,已经形成了二者互相影响的恶性循环。”
“且你采用的是支架植入的手术方式,现在支架已部分植入,出现少量脑出血迹象,继续下去风险更高……”
苏仁说完,微微闭上了眼,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郑真和许阳对视了一眼,都面色尴尬。
好家伙……
原来风险多大他心里都清楚啊?
那即便如此还是要继续手术,不是往火坑里跳吗?
“既然如此,确定要继续手术吗?要不等主任来了再说?”
郑真小心翼翼询问道。
他白天里可就闹过一次手术乌龙了,现在要再来一次,姚主任非把他绩效扣完不可……
可此时苏仁虽然睁开了眼,却有些愣怔,好像压根没听到他说话一般。
“苏医生?”郑真探过头去又唤了一声。
“做,不过要改手术方式!”
这下苏仁如梦初醒般做出了回答。
他方才已经进入过模拟手术室,进行了63次手术操作,因此回到现实颇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
郑真和许阳自然不知道这些,对于他们而言,刚才只过去了一秒钟。
“啥?都到这份上了,还临时改切除?”
郑真和许阳面面相觑,又是满脸惊讶。
苏仁的话他们自然知道什么意思。
颈动脉手术方式分为两种,即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两种手术的最终目的均为解除颈动脉狭窄、恢复脑组织血流,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属于开放手术,方法为直接切开颈动脉,剥离导致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再缝合血管壁,恢复血的管通畅。
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则是通过血管介入的方式,利用支架后撑开狭窄血管,使斑块被挤压至血管壁从而间接恢复血流。
由于患者年轻超过六十岁,且有长期高血压病史,而且颈动脉狭窄位置偏向颅底段。
因此郑真选的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比,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创伤更小,恢复期更短,并且能够避免一些特殊患者在术中的高风险情况。
这个“特殊”行列,就包含了高血压、心肌疾病和肝肾功能异常等患者。
而老秦不仅有高血压,还因为长期服药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问题。
可以说在不知晓患者存在脑瘤的情况下,这个选择还是十分妥当的。
但患者存在脑瘤,植入支架反而风险更高。
支架的撑开,就是引发脑过度灌注的直接原因。
刚才在模拟空间内为了控制手术风险,苏仁也打算选择继续郑真之前的操作方式,通过球囊后扩张的手法缓慢扩张血管,同时持续降压,让脑组织逐步适应血流变化。
可不管怎么尝试,脑出血现象都会加重,必须暂停植入先进行开路手术清除血肿。
而且开颅后还要进行评估,达到标准才能继续进行血管手术。
几次下来,苏仁也头一次发现了模拟手术室存在的漏洞——即便是在模拟手术室通过考核获得了百分百成功率,这成功率却只针对于手术当时。
如果操作不慎,或者盲目手术,患者预后依旧会很差。
比如这次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即便最后苏仁通过先开颅清血肿、并去骨瓣减压后顺利完成了手术。
但启用审疾之眼查看患者状况时依旧发现患者穿刺点存在血肿。
且支架撑开后内部存在十分微小积血点,通过抗凝也无法彻底改善。
这很可能在术后发展成为支架内血栓。
最为棘手的还是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由于支架撑开后血流骤增,患者的脑组织又及其敏感,很可能会在日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这些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
“系统,你这模拟空间有bug啊!”
苏仁当即在空间内朝系统喊道。
这就相当于商家保证你当下买的东西完好无损,但却完全没有质保。
那在很多高风险手术中这百分百成功率不就没有任何含金量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