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你居然不卖了

作品:《重生90:恶霸赶海?我靠打渔成首富!

    不卖了?


    闹了半天,你他妈不卖了?


    “杨船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刘百万急了,他甚至都站了起来。


    “我的意思是。”


    杨浪看着他们说道:“我不想看到我的三位朋友,为了我的东西,争得头破血流。”


    “所以,我主动降价。”


    “就按四十五块一斤,怎么样?”


    四十五块!


    三人再次愣住了。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价格,明明已经喊到五十块了!


    他,竟然主动往下降了五块钱?


    这是什么操作?


    天底下还有这样做生意的人?


    “这不合规矩啊,杨船长!”


    王旭这个最讲规矩的人,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杨浪笑了:“钱,是赚不完的。但是朋友是交一个少一个。”


    “我杨浪,以后还想在滨海,在省城在这片海上继续混饭吃。我就必须仰仗三位。我今天要是为了多赚那点钱,把三位都得罪了,那我以后的路,还怎么走?”


    “所以,这个价我降了。”


    他看着三人,抛出了一个让他们谁都无法拒绝的最终方案。


    “这三万斤货,我也不卖给任何一家了。”


    “你们三家,一家一万斤!”


    “平分!”


    “这样一来,谁都不吃亏,谁也都不得罪。大家都有钱赚,都有面子。”


    “我杨浪宁愿自己少赚一点,也希望能同时交下三位有实力的朋友。”


    “以后,我出海捞到了什么好东西,我第一个还是会想到三位。”


    “三位觉得我这个方案怎么样?”


    他静静地看着三人。


    船长室里,鸦雀无声。


    刘百万、王旭、李科长,这三只在商场、官场上,翻滚了半辈子的老狐狸,此刻,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但无论是手腕、心胸,还是格局都远超他们的年轻人,心中只剩下了一种情绪。


    服!


    是发自内心的服气!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输了。


    他们还在第一层想着怎么联手压价,怎么互相算计的时候。


    杨浪已经站在了第五层。


    他在考虑的已经不是这一笔生意的得失了。


    他在布局的,是他未来的商业帝国,是他的人脉网络。


    以退为进!


    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换取长远的、更大利益的人情和渠道!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这才是真正的做大事的人。


    “啪!啪!啪!”


    刘百万这个最粗俗的胖子,第一个用力地鼓起了掌。


    “杨船长!不!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刘百万的兄弟!”


    他重重地一拍胸脯:“你这个朋友,我刘百万交定了!以后,在省城,但凡有事你吱一声!老哥我要是有半个不字就不是人!”


    王旭也站起身,对着杨浪郑重地伸出了手:“杨船长,受教了。您的高义,王某佩服。希望未来,我们四海贸易能与贵公司,达成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李科长更是激动地握住了杨浪的手,用力地摇晃着:“杨浪同志!你的思想觉悟,太高了!你放心,你的这份情谊,我们市里,记下了!你这个朋友,我们政府,也交了!”


    一场原本充满了火药味的商业竞价,就在杨浪这神来之笔的操作下,变成了一场皆大欢喜的、充满了人情味的联谊会。


    接下来,就是转账和卸货。


    三家,都很爽快。


    45元一斤,一家一万斤。


    每家45万元整。


    三家总共一百三十五万!


    在这个年代,这笔巨款足以让任何一家银行的行长,亲自出来迎接。


    三家公司,都动用了各自的关系和渠道。


    不到一个小时,三笔巨款就先后打入了杨浪新成立的浪潮渔业的公司账户里。


    收到钱,杨浪也立刻履行承诺开始帮忙卸货。


    船员们在王虎的指挥下,干劲十足。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箱箱已经处理好的、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的金腹官刀从冷库里搬运出来。


    三家公司也都派来了最专业的团队。


    刘百万那边开来的是几辆巨大的、带着制冷压缩机的冷链运输车。


    他的手下都是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他们用特制的、铺着厚厚棉被的担架,两人一组,将鱼平稳地抬上车。


    每放好一层,还要铺上一层厚厚的干冰。


    王旭那边则更加专业。


    他们的人,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着手套和口罩。


    他们带来的是一个个独立的、银白色的航空级保温箱。


    每一条鱼在放入箱子之前,都要先用一个手持的温度计,测量一下核心温度,确保符合国际运输标准。


    然后再在箱子里填充上一种蓝色的果冻状的蓄冷剂。


    李科长这边则直接调来了一辆隶属于市食品公司的、最大的冷藏货柜车。


    车身上还印着保障市民菜篮子工程的标语。


    他们的工作人员,虽然没有王旭那边看起来那么高科技,但一个个也都极其认真负责。


    整个码头一片繁忙而又有序的景象。


    杨浪看着这一切,心中也是充满了成就感。


    从今天起,他杨浪和他的浪潮渔业,将不再是滨海县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了。


    他已经一只脚,踏入了省城,乃至更广阔的舞台。


    终于,在下午时分,所有的鱼都卸载完毕。


    三家的车队,满载着黄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码头。


    送走了三位财神爷,杨浪转过身,看着身后那群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依旧洋溢着兴奋和崇拜神情的兄弟们。


    他笑了。


    他跳上一个缆绳桩,振臂一呼!


    “弟兄们!海上漂了这么多天,嘴里都淡出鸟了吧?”


    “走!”


    “浪哥我,带你们下馆子!今天,滨海县的东来顺!咱们,不醉不归!”


    “哦!”


    码头上再次爆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的欢呼声。


    东来顺是滨海县城里,除了国营大饭店之外,最气派的一家饭店。


    据说老板是从省城回来的,见过大世面,店里装修得金碧辉煌,连桌椅板凳,都是擦得锃亮的红木。


    这里的菜,死贵。


    一盘普通的炒肉片,都够寻常人家吃好几天的口粮。


    寻常老百姓,路过这里,都得踮着脚尖,生怕自己鞋底的泥脏了人家门口那块擦得能照出人影儿来的大理石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