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根绳上的蚂蚱

作品:《重生80:断亲后,全村看着我天天吃肉

    江姗好奇问道。


    “什么想法?”


    赵满仓信心满满回道。


    “我打算承包五十亩!”


    江姗睁大双眼。


    “什么?五十亩!那可比整个赵家的地多出整整一倍啊!咱们两口人种这么多地,能行吗?”


    赵满仓笑着回道。


    “之前赵家那二十多亩地,也都是我一个人种出来的,没见赵家的人帮过什么忙,当时我体力没到极限,现在不用像在赵家村那样,整天帮别的村民干活,我觉得没啥问题!”


    江姗仔细一想,有点道理。


    她倒是并不担心赵满仓的能力。


    只是,现在到了山河村,她不希望赵满仓还和之前那样,每天累死累活。


    虽然他们也是为了自己能过上好日子。


    累点不冤。


    但五十亩地种下来,赵满仓非要累出个好歹不可。


    眼看赵满仓一副自信的表情,江姗也不想打消他的积极性。


    于是下定决心说道。


    “承包五十亩可以,但你不能一个人种,以后我陪你下地干活!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我也要尽力帮忙!”


    看着一本正经回答的江姗。


    赵满仓瞬间收起了笑容。


    他确实是想承包五十亩地,不过这地承包下来,另有用途。


    没有直接告诉江姗,就是想逗逗她。


    看她听到自己的决定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本以为她会骂自己疯了。


    毕竟正常人凭人力想完成五十亩的种植。


    难度确实太大。


    没想到她不仅同意了,反而还要下地帮忙。


    赵满仓暗暗说道。


    上辈子那么苦都没让她下过地。


    重活一世,要是让媳妇种起地,那自己重生还有啥意义?


    “媳妇,我咋可能舍得让你种地啊!放心,这地我承包五十亩不假,但这片地我要带着其他人一起种!”


    江姗皱眉问道。


    “这不合适吧?现在大家都是赚工分,平时有自己的地需要打理,更何况……”


    “村长说了,新的制度只有这一份合同,咱们家算是试验地。”


    “咱们还没验证出制度的好坏,就把其他人卷进来,不好吧。”


    赵满仓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江姗头脑确实灵活。


    遇到问题,思考的角度也比较多。


    如果赵满仓不是重生者,面对江姗的疑虑,很可能会被她说服。


    选择减少承包面积,自己种植。


    但如今赵满仓重生归来,他可是亲眼见证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


    以及在全国范围推广的人。


    既然是大势所趋,那走在正确的路上,无论怎么做,都是对的!


    赵满仓严肃回道。


    “媳妇,你说的太好了!但我还是觉得,只有我们一家了解新制度不够,我要利用乡长和村长给我的机会,让村里想了解的人,一起参与进来!”


    江姗看着赵满仓,忽然觉得他自从搬到山河村以来。


    整个人又成熟的不少。


    现在的赵满仓,已经完全不需要自己在一旁指指点点。


    “无论你怎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二人简单沟通完,赵满仓郑重其事的在合同上,写下了承包面积,五十亩。


    签完字后,赵满仓将合同放在胸口。


    倍感责任重大。


    这五十亩不是他一家人的机会,而是整个村子的机会。


    政策推广初期,无论是乡长还是村长,都不可能冒着风险进行大规模实验。


    山河村的村民想要改变现状,提前抓住机会,自己是他们唯一的渠道。


    赵满仓和江姗处理完白天的正事。


    二人躺在床上,又办起了晚上的正事。


    脱离繁重农活的赵满仓,整个人重回巅峰。


    在床上的状态,大有一种不让江姗怀孕,誓不罢休的架势。


    一晚上连着几次,让江姗连连求饶却又欲拒还迎。


    与此同时。


    和赵满仓这边的快乐不同。


    虽然深夜,但赵家村大队却已然是鸡飞狗跳。


    就在一小时前。


    山河村的村干部来到赵家村大队。


    提供了一份证明陈哲拥有四季秋海棠的官方鉴定文件。


    赵家村村长赵德柱接到这份文件时。


    整个人的手都是颤抖的。


    他做梦也想不到赵满仓给陈哲的花,真是专家口中的名贵品种。


    这份鉴定文件一出,就证明赵家两兄弟挨打的事,彻底反转。


    当初是赵德柱主动联系的赵喜年。


    希望借赵家兄弟的手,将赵满仓赶出赵家村。


    从而保住赵家村的补贴。


    然而乡长走访完毕后,补贴彻底鸡飞蛋打,他还挨了一顿骂。


    当然,眼下这些都不是重点。


    最关键的是,乡长临走前,将处理赵家兄弟损坏集体利益这件事,交给他赵德柱全权处理。


    可是踩花激怒赵满仓这事,是他和赵满仓他爹赵喜年一起出的主意。


    现在东窗事发。


    赵家两兄弟要是不从重处理,乡长那边不好交代。


    搞不好,真容易丢了乌纱帽。


    要是从重处理,赵家那边不好交代。


    真把赵家人逼急了,来个鱼死网破,事情闹大了,乌纱帽还是保不住。


    赵德柱和村大队的几个亲信聊了半天。


    依旧没想出什么对策。


    眼看都要到凌晨了,熬不住的赵德柱决定先散会。


    什么事留到明天再说。


    人群散去后,一个黑影鬼鬼祟祟的溜进了办公室。


    “村长,还没休息呢?我看您这才散会,是乡长有啥重要指示吗……”


    趴在办公桌上的赵德柱猛地抬头。


    只见赵喜年拎着一点水果,正笑嘻嘻的看着自己。


    赵德柱连忙起身,快速来到赵喜年身边。


    “老赵!这么晚,你咋来了!快请坐!”


    赵喜年放下水果。


    略带拘谨说道。


    “白天看您太忙,没敢打扰,这不,趁着晚上我代表我们赵家来问问,我家那两个被抓的孩子,啥时候能放出来啊?”


    赵德柱早已猜到,赵喜年来找自己不会有别的事。


    于是安慰道。


    “老赵,我是村长,人是在咱们村被抓的,你有啥不放心的!”


    如今赵喜年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明知是赵德柱出的馊主意,害自己两个孩子被抓。


    但一来,当时是自己点头同意的。


    二来,赵满顺赵满堂现在在人家手里。


    真是有火也不敢发。


    “没不放心,就是问一下,大概几天能放出来,我家的情况您也知道,大儿子不孝,跑到别的村去了,现在家里全靠这两个儿子……”


    赵德柱心里也明白,纸是包不住火的。


    赵喜年作为当事人,和自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他俩儿子的情况,必须和他讲清楚。


    “哎!老赵啊,实话和你说吧,这事有点麻烦,两年三年也有可能,三年五年也有可能。”


    赵喜年听完这话,瞬间双腿发软,当场瘫在椅子上。


    “三年五年?村……村长,这可不行啊!我当初是帮你的忙,出了事,你得救我儿啊!”


    赵德柱深吸一口烟。


    “我救你,犹如飞蛾扑火,救不成,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眼下,能救你俩儿子的,恐怕只有一个人,就怕你不愿意找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