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风未央·心跳的节奏
作品:《有风:与娜娜的慢生活》 云苗村的天刚泛起鱼肚白,有风小院的竹篱笆外就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响动。
"昨儿那直播我看了,娜娜姑娘唱《风停的地方》时,我家小孙女儿抱着我胳膊直掉眼泪。"王婶拎着竹篮往院门口凑,篮里的青菜还沾着晨露,"可这名声大了......"她欲言又止,目光扫过院内吧台前的身影。
"怕啥?"老周骑着二八杠自行车碾过石子路,后架上的邮包晃了晃,"我送过多少大城市来的信,没见哪个能像娜娜这样把云苗村唱进人心里。"他支好车,冲院内喊了声,"顾先生,昨儿那合同我给您放邮筒最上层了!"
林娜正低头翻手机,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左手无名指上的银戒——那是顾承舟用她退学前最后一场演出的琴弦熔了打的,戒圈内侧刻着"风停处"三个字。
屏幕上的评论还在不断刷新,有说"终于等到姐姐复出"的,有问"云苗村的咖啡是不是也这么甜"的,最上面一条是"北京场抢票链接什么时候发",刺得她眼皮一跳。
"牛奶温过了。"顾承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瓷杯底轻碰木桌的脆响让她惊了下。
他不知何时换了件浅蓝衬衫,袖口随意卷到小臂,腕间还沾着点木屑——许是早起帮谢之遥修篱笆时蹭的。
林娜捧住杯子,掌心的温度顺着血管往上爬:"昨晚......是不是太冲动了?"她盯着桌面倒映出的自己,眼尾还留着熬夜的淡青,"明明说好要在这儿守着小院,守着......"
"守着咖啡香和槐花香?"顾承舟拉过她对面的木凳坐下,指节轻轻叩了叩她手机,"可你手机屏保还是在琴房拍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谱架上,你说那是'音乐该有的样子'。"他从帆布包里抽出张泛黄的素描纸,展开时带起一阵铅笔屑,"这是我爸公司赞助的独立音乐人巡演路线,从云苗村出发,经大理、成都、西安......最后到北京。"
林娜凑近看,地图边缘画着歪歪扭扭的小音符,每个途经城市旁都标了备注:"大理有老周的表侄女开民宿,能给你留后院练歌""成都livehouse老板是我发小,设备随你挑"最末北京那栏,用红笔圈了个五角星,写着"顾氏集团顶楼有露天剧场,你说过想看城市夜景里的舞台"。
"我想......"顾承舟喉结动了动,伸手把她散下来的碎发别到耳后,"你可以一边唱歌,一边回来。
就像......就像风。"
"承舟......"
"娜娜!"谢之遥的声音从院外撞进来,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手里攥着个牛皮纸袋,"县文旅局来消息了!
他们想把咱们小院当'有风音乐节'主场地,说你昨晚直播数据破了他们三个月的KPI。"他把纸袋往桌上一摊,里面掉出份策划案,"但有个条件——你得当主唱,还要接受媒体专访。"
林娜的手指猛地收紧,杯壁在掌心压出红印。
她想起两年前被网暴时,镜头里那些举着手机的人,想起评论区像潮水般涌来的"卖惨""蹭热度"。
喉间突然发紧,连呼吸都带着钝痛。
"专访可以分阶段做。"顾承舟把策划案推到自己跟前,指尖划过"媒体矩阵"那页,"先拍5分钟的vlog,拍你磨咖啡、教小朋友弹吉他、和阿奶们学扎染。"他抬头看向林娜,眼底是她熟悉的、当年在琴房陪她练声时的专注,"等你觉得舒服了,再做深度采访。"
谢之遥挠了挠头:"我就说顾哥靠谱!
那我先去和文旅局谈细节......"他抓起纸袋要走,又回头冲林娜笑,"你放心,我让阿桂婶儿煮了桂花酒酿圆子,等下给你端过来。"
木栅门"吱呀"一声合上后,小院突然静得能听见竹影扫过青石板的声音。
林娜望着策划案上"主唱"两个字,喉咙发涩:"我怕......"
"怕什么?"顾承舟握住她的手,拇指轻轻揉着她虎口——那是她弹吉他磨出的茧,"怕镜头?
怕观众?
还是怕......"他顿了顿,"怕自己其实没准备好?"
林娜别过脸去,可他的体温顺着相扣的手指钻进来,烫得她眼眶发酸。
"今晚我们办个'小院夜谈'吧。"顾承舟突然说,"请阿公阿婆们来坐坐,讲讲他们的故事。
你抱着吉他,想弹就弹,不想弹就听。"他的拇指蹭过她梨涡的位置,"就当......预热。"
暮色漫过竹篱笆时,小院里的长条木凳已围了半圈人。
阿桂婶儿端来蒸南瓜,李叔提了壶自酿的青梅酒,银匠张师傅甚至把他那套打银器的家伙什都搬来了——个小铜炉,几把雕刀,还有块磨得发亮的牛皮垫子。
"我先说个老故事。"张师傅往铜炉里添了块炭,火星子"噼啪"炸开,"我十二岁跟着师父学打银,有回手滑把个银镯砸变形了,师父抄起戒尺要打。"他从裤兜摸出个银锁片,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是我师娘拦住的,她说'小娃娃的手,要用来敲出响儿,不是挨打的'。"他抬头看向林娜,"后来我给师娘打了对银簪子,刻的是并蒂莲。"
林娜的手指轻轻搭在吉他弦上,不知何时已跟着老人的话音拨出了旋律。
那调子像山涧水,清清凉凉的,又带着点岁月的暖。
"我也说个!"隔壁村的王阿奶举着个蓝布包,"我孙女儿去年考上大学,走前非让我给她绣个香包。"她抖开蓝布,里面躺着个绣着蝴蝶的小袋子,"我眼睛花了,针脚歪歪扭扭的。
可我孙女儿说'阿奶的香包最香,因为线里缠着云苗村的风'。"
吉他声渐渐响了起来。
林娜望着围坐的村民,望着张师傅手里发亮的银锁片,望着王阿奶布满皱纹的手,忽然想起昨晚直播时,那个说"北京的春天有很多花"的评论。
原来声音真的能留下温度——就像张师傅的银器,王阿奶的香包,就像她唱过的每一首歌。
"原来......"她的声音轻得像片云,"原来我不是在唱自己,是在唱所有被风记住的故事。"
顾承舟坐在她右侧,能清楚看见她眼尾的泪光在月光下闪。
他伸手碰了碰她的手背,她便往他身边靠了靠,吉他声里多了丝稳稳的甜。
夜渐深时,村民们陆陆续续散了。
林娜抱着吉他坐在石阶上,望着院角那株老槐树的影子,轻声说:"我想去北京。"
顾承舟在她身边坐下,山风掀起他的衣角,带着点湿润的青草香。"我知道。"他说,"你昨晚在合同背面写'云苗村的风会跟着我去北京吗',我看到了。"
林娜猛地转头看他,耳尖发烫:"你......"
"所以啊。"他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心口,"我的心跳声,够不够当风的方向标?"
林娜笑了,梨涡里盛着月光:"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等你准备好。"他说,"但明天......"
"明天怎么?"
"明天早上六点。"顾承舟指了指院角那口老木箱——那是谢之遥专门给住客放行李用的,此刻箱盖半开,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蓝布包袱,"我妈昨晚发消息说,北京的春天风大,让我给你带件驼色羊绒大衣。"
林娜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月光正好落在木箱边缘,照出包袱上歪歪扭扭的针脚——是王阿奶白天硬塞给她的,说"出远门要带点云苗村的线"。
山风又起,吹得院角的铜铃叮咚作响。
林娜靠在顾承舟肩上,听着他平稳的心跳,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害怕的远方,此刻都变得柔软起来。
后半夜,顾承舟轻手轻脚爬起来,往行李箱里塞东西。
他把林娜的吉他拨片收进铁盒,把她常喝的玫瑰枸杞茶装进行李箱夹层,最后摸出个小本子——里面夹着两人从小到大的合照,从幼儿园时手拉手的模糊照片,到去年他在云苗村找到她时,她蹲在院角逗猫的抓拍。
他正翻着,床头的手机亮了——是谢之遥发来的消息:"明早六点,我让老周的车送你们去车站。"
顾承舟抬头看向床上。
林娜蜷成个小团,被子滑到腰际,露出那枚银戒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他轻手轻脚给她盖好被子,转身时瞥见窗台上的咖啡杯——里面还剩半杯,是他凌晨三点起来煮的,怕她早上喝凉的胃不舒服。
窗外,启明星已爬上东山。
行李箱安静立在墙角,拉链扣上的小铃铛随着风轻轻摇晃,像是在应和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