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司军司隶,河北变局

作品:《苟秦

    第267章司军司隶,河北变局


    “主公,别部将军朱晃求见!”已经升为羽林中郎将的李俭,进内禀报正与苟武丶郭毅丶王堕丶梁愣等臣讨论春耕事宜的苟政,也适时地收尾,卷起案上摊开的书简,冲众人道:


    “春耕安排,就照此执行,自长安及地方郡县,各级官吏,当上下一致,尽职尽责,全心全力保证春耕有序推进,让关中士民耕作无忧,不失农时。.d.n\s+g/o^m~.~n*e?t~


    今岁秋收如何,我等日子过得怎样,就看今春的努力


    舒出一口气,苟政又对苟武丶郭毅二人交待道:“当从三府(秦公府丶


    雍州刺史府丶关西大都督府)之中,挑选精干僚吏,分遣各郡,传达政策,


    劝课农桑,督促春耕进行。


    定要让关中士民明白,不论豪右黎庶,军户屯民,哪怕他是流贼盗匪,


    但凡能拿起犁锄,垦地播种,前事不究,都是孤的良臣顺民。


    各都将更更该晓得,开发田亩,务兹稼,使地有所产,民有所食,便是功劳;如若误了农食,使田亩废弛依旧,百姓饥谨如故,就是罪过,孤必拿其是问,再大的功劳也难以抵罪!”


    随看地位提升,苟政发起狠来,对摩下臣属们的威力也是越来越强。


    听其言,观其态,在场众臣无不肃然,苟武丶郭毅二人,更是严肃以拜:“谨遵主公之命!”


    长安的高级僚臣们鱼贯而出,很快,一名身看蓝袍丶体型匀称丶步伐矫健的汉子走了进来,长相普通丶面色很差,但一双眼晴,却是炯炯有神,苟政亲自委任丶专事刺探关东兵情的别部将军,朱晃。


    朱晃,这个曾经不名一文的河东降卒,自投靠苟军以来,从一名普通斥候,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中高级军官,并日益展现出其在军事情报刺探上的卓越天分。


    前者,关东一行,带回河南丶河北之动向,尤其是氏在中原的各种异动,示警苟政,让他提前预备,战起之时,减少了应对上的损失,战争期间,朱晃也活动于符氏后方,探其虚实,甚至还在部山鼓捣起了一支“游击车”,从敌后战场帮助关河防线减轻压力。


    战后论功行赏,朱晃虽不如那些苟氏大将战功赫赫,但他的功劳与贡献,苟政却记在了心中,军事情报的价值,他从不敢轻视。


    因此,在论功行赏之时,给朱晃及其下属的探骑将士留了丰厚一份搞赏,哪怕他支持流贼草寇一般的“部山义勇”,都有钱粮之赏。


    当然,最大头的一部分,自然由朱晃享受了,本人受封别部将军,止式迈入杂号将军行列。/3*8′看^书\网? `最?新_章?节/更?新*快/授田之时,苟政也没忘记他,给了他五百亩的永业田,


    这并不比一般将军差。


    恩信之重,让朱晃感激莫名,差点改名朱全忠:


    前者,长安整军,由朱晃率领由小到大的探骑营自然也在整编之列,并且是大整顿。一直以来,苟政都十分重视军事情报的搜集,最初成立探骑营,也只是将全军精锐斥候,集中使用,那时苟军还很弱小,规模不大,活动范围也小,一个两三百人的斥候营,甚至显得有些奢侈。


    不过,随着苟军的不断壮大,队伍扩充了数倍有馀,地盘更是十倍以上,原本的探骑营设置,不论从军事职能,还是组织管理,都已经不合时宜。


    于是,趁着大整军的机会,苟政将探骑营彻底解散,将其中精干斥候,


    分入各军各营担任斥候军官,结合各部本身的候骑,创建直属各军各营的战场侦察队伍,继续完善中军各部的军事职能及编制。


    与此同时,苟政也着手创建更为职业化丶专业化的军事情报系统,钱粮经费自不用多说,骨干人员,仍从原探骑营中挑选。


    过去三年间,在历次任务中,探骑营里也冒出了不少具备军事情报天赋的士卒,朱晃只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这部分人,再结合苟政此前零零总总在关东丶并州丶雍秦丶陇西乃至江南地区布置的少许密探,共同组建成属于关中集团的军事情报机构,称其为“司军别部”。


    这支队伍,具备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专事关外军事情报刺探,其二直属于公府调度,直接听命于苟政。


    苟政还另外创建了一支“司隶校事”,专门负责目前苟氏集团掌控都国军事丶政治丶舆情的秘密监察。


    这两部,一外一内,共同构成苟政的“秘密警察”队伍,当然,由于资源丶人手的限制,在初期阶段,两支队伍都很简陋,还需要很长时间发展成长,但因陋就简,只要运作起来,便能给苟政创造价值。


    司隶校事暂时由苟政自己亲手操持,至于这


    司军别部,自然由朱晃担任主将,主持军情刺探事务。


    整改之前,苟政还给了朱晃一个选择的机会,他可以回到中军,担任骑将,而他毫不尤豫选择留在司军别部。


    宁为鸡头,不当凤尾,眼下苟军下属的三支骑兵,任何一支都不是他能玩得转的,他也并不长于战场厮杀,去了只会沉沦。


    相比之下,留在军事情报系统,却别有一番天地,三年下来,朱晃既积累了相当的做事经验,更察觉了主公苟政对军事情报刺探异乎寻常的重视,


    这才是可供他施展的地方。?零~点^墈*书, _追!嶵^辛¨蟑_洁?


    对朱晃的选择,苟政一点也不奇怪,若连这点见识与自我认知都没有,


    那他此前的看重与提拔,可就白瞎了。


    去岁仲冬,苟政正式任命朱晃为别部将军,而他的第一项使命,便十分重大,再度东出,秘密前往关东地区,按照苟政的“别部编制法”集成组建别部人员。


    这一回差事,比起此前任何一次,都要更为从容,苟政这个“关中之主”地位越发巩固,他们这些牛马走心里也就更加踏实。


    于朱晃而言,不只一跃成为苟政的军事情报主官,还有几十名精干下属随行,以及大量苟政下拨的财货作为活动资源.


    而今,自冬及春,数月过去,朱晃再度归来,必是别部整顿组建有了结果,而苟政也已从东普册封的略阳郡公,进化为自立的秦公,关西之主。


    因此,面见苟政之时,参拜过后,朱晃便立刻开口道贺:“恭喜主公,


    普位‘秦公”,前者末将未及亲返道贺,还望恕罪!”


    “无妨,不过一虚名罢了,何足道哉!”苟政摆摆手,道:“正事要紧,说说看,关东别部组建情况如何?”


    “诺!”朱晃拱手应了声,而后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白布包裹,打开里面是一张绢布,上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躬敬地献与苟政:“这是眼下关东别部人员名单,还请主公过目!”


    将名单摊在案上,苟政埋头,仔细地浏览起来。以绢布所示,过去几个月,朱晃默默奔走于中原,连洛阳丶虎牢(成皋)在内,一共在关东创建了七处秘密据点,另有枋头丶稿傲丶荥阳丶陈留丶颍川五处,每处下属细作及交通人员,少则十馀人,多则二十馀。


    而绢布上零零总总记录了百馀个名字,及其职位丶所处地点丶连络暗号,至少从纸面上看起来,已经象模象样了。


    从朱晃的布置来看,略显保守,除了之外,基本都背靠伊洛,这可以理解,在组建初期,要的是安全丶可靠以及一套能够运转的机制。


    审阅了好一会儿,苟政抬头,看着朱晃,问道:“只有这些人吗?”


    朱晃禀道:“名单所示,都是骨干人员,另有一些爪牙,尚欠考验,不值得信任,因而未录入名单!”


    “很好!”终于,苟政脸上露出了让朱晃欣喜的赞赏之色:“这框架总算彻底搭建起来了,接接下来,只需按部就班,平稳发展。


    记住,军情消息之刺探,一切以安全丶隐秘为主,非到万不得已,不要冒险,不要暴露,对要有耐心


    交待着,苟政脸上笑意微微收敛,似乎想到了什么,仿佛有一股阴沉之气从他身上散发开来。


    就在朱晃有些志芯之时,苟政开口,声音低幽幽的:“情报工作,与一般事务不同,下属职事吏卒,所处的环境也很特殊,大部分都在我们控制的地盘之外,除了各类情报搜集丶军情刺探,如何保证他们的安全与忠诚,也是重中之重!”


    审视着朱晃,苟政以一种冷静而平淡的口吻,缓缓交待道:“不是孤不信任下属职吏,只是一些防范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以上别部职吏,大多经过战场考验,是我们的袍泽弟兄,但今后,如欲增扩人选,要尽量选择出身‘清白”,抑或有家室者


    1


    “诺!”朱晃严肃拜道,苟政一番交待,将他心头的少许得意与放松彻底击灭,在司军别部的发展上,还有太多任务作要做。


    就别部组建诸事沟通之后,苟政吐出一口气,问起其他情况:“关东局势可有新的变化,邮城战况如何?”


    “禀主公,末将此番自稿而归,路过枋头之时,接到汇报,邺城战事再起,慕容恪率军自邯郸南下,兵围邺城,燕王另遣送慕容评攻清河等地!”朱晃满脸严肃道:“眼下,冉闵正据邺城死守,拒不出降


    历史的车轮早已发生偏移,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偏越远。由去岁苟符大战引发,整个关东的局势,比之原史,已然发生天翻地复的变化。


    且不提苟政以及其所统帅的关中集团这个最大的历史x


    因素,殷浩的大举北伐,以及燕军的席卷南下,都大大提速。


    燕国那边,在晋军大举挺进中原时,蓟城的燕王慕容伪也坐不住了,以慕容恪为主将,率领大军南下,首先便在鲁口,使计将顽固抗拒的原赵幽州刺史王午给解决了。


    其后席卷南下,包括冀州丶襄国丶赵郡在内的广大河北中南部郡县,相继沦陷。这些河北精华地区,早在魏赵之间的残酷攻杀中,元气丧尽,面对精锐强势的燕军,根本无从抵挡。


    再加之慕容恪治军有方,军纪严明,部下所过,秋毫无犯,又有一批北投的河北豪右招抚,地方残馀士民,几乎望风归附。


    在如今的北方,除了苟政严格约束的中军之外,大抵也只有慕容率领的燕军,能称为王者之师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襄国称帝的刘显,面对燕军之时,竟然还敢领军出城与战,结果毫无疑问,惨遭败绩,为燕国大将慕舆根所破。


    襄国不战而下,刘显及其“百官”,包括一些石只时期的羯赵遗臣,尽为所俘,被送往蓟城献降。


    刘显直接被慕容伪斩首,就冲他敢称帝,就别想有活路,前前后后,刘显也就当过不到一个月的皇帝。


    当然,处在这样一个疯狂动乱的时代,对刘显这样的军阀来说,也许死也值了,哪怕一场梦幻泡影,总算是尝过皇帝滋味


    当燕军横扫河北,势如破竹之时,魏帝冉闵在做什么呢?有些可怜,他正在邺城收拾麻将军留下的烂摊子,根本无从顾及燕军的动作,既无时间,


    也无实力。


    麻将军倒是好运,搅得邮城大乱,在河内通过献玺从邓羌手下逃得一命,北投太原之后,果然受到了张平的隆重接待。


    虽然麻秋这个人,有那么些“不吉利”,但对屡战屡败,实力衰弱,处在燕丶秦丶代三方势力夹缝中的张平来说,麻秋及其下属的一些精悍将士,


    还是很有价值的,至少对并州的军事实力,能够带来提升。


    不过,麻将军之乱邺,对冉闵来说,虽是重大打击,却也不是全无利处。他虽然失去了太子丶嫔妃以及公卿百官,连宫台中的粮食都被搜刮干净,但那一场疯狂的自相残杀,使得邺城人口锐减,括粮归来的冉皇帝,供养压力同样陡然减轻:!::


    当冉闵含泪重新稳定邺城局势,将数以万计的官民将士尸体处理好,抬头北望,燕军已然来势汹汹。


    在永和七年初冬,慕容恪率军进入魏郡境内,兵锋直指邺城,风雨飘摇的冉魏,再度雪上加霜。


    而再闵不愧为再闵,就是这等绝境,依旧面不改色。针对燕军之来袭,


    冉闵留下其他军民守城,自己则亲率冉魏仅剩的八千精卒,出城与战。


    燕魏双方,战于邺城西北二十馀里,燕军五万,魏军八千,这该是十几年前石虎东征辽东之后,冉闵再一次与燕军交手。


    当年,面对还是少年的慕容恪,冉闵成为赵军中唯一一支全师而返的部队。十几年后,慕容恪已至壮年,更是燕国的中流砥柱。


    双方再一次碰撞,冉魏还真给了慕容恪一个惊喜,以数倍之师,合攻魏车,竟然攻之不下。不是慕容恪指有失,也不是燕军将士不尽力,实在是再闵及其魔下魏军精锐太能打。


    亲自披坚执锐,策马冲杀,率领魏军死战的再闵,也让慕容恪见识到匹夫之勇,强到一定境界,威力还是巨大的。


    于是,冉闵靠着疯魔一般的爆发,将南下燕军将士的骄气,给一点一点打没了。


    最后,邮北一战,以慕容恪的主动撤军而告终。当然,冉闵想和过去一样以少胜多,趁机击溃慕容恪,那也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