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张才人薨逝
作品:《姐妹携手宫斗,屠龙只当太后》 三月,春寒料峭。
宫墙内苑的柳枝才刚抽出些芽孢,寒意依旧盘桓不去,渗入青砖黛瓦,也沁入人的肌骨。
这时节固有的冷意,也远不及宫内气氛万一。
张才人终究没能熬过那道鬼门关,用了多少名贵药材,吊了整整半个月的命,还是一尸两命,悄无声息地去了。
消息传到永和宫时,宋晚凝正对镜簪花。
窗外光线熹微,落在梳妆台上,映得镜中容颜有些模糊。
莲心在一旁捧着首饰匣子,小声说着刚从外面听来的消息。
“……说是卯时末没了的,太医尽力了,可……血崩止不住,小皇子也没能……”
莲心话音越来越低。
闻言,宋晚凝捻着那支刚开的白玉兰的手顿了顿,感受着指尖花瓣细腻冰凉的触感。
她垂眸看了一眼,随即若无其事地将其斜插入鬓,对着镜中模糊的容颜端详片刻,唇角轻轻勾起,毫无笑意。
“也是个没福气的。”
她轻言自语,听不出多少惋惜。
莲心在一旁屏息垂首,不敢接话。
弄眉则神色如常,只专心替宋晚凝理好了裙摆的褶皱。
理妥当了,才低声开口道,“翊坤宫那边,怕是又要掀起风浪了。”
“风浪早已起了,不过如今,该有人去挡一挡了。”
宋晚凝起身,目光透过窗棂,望着乾清宫的方向,嘴角噙着一丝冷嘲。
果然,不过半日。
皇后姜氏褪去凤袍珠翠,一身素净白衣,未施粉黛,直挺挺地跪在了乾清宫外的汉白玉石阶下。
宋晚凝闻讯,只带了弄眉,悄步至离乾清宫不远的一处暖阁回廊下,寻了个既能看清前方景象又不惹眼的位置,远远瞧着。
初春的风还是冷的,带着未散的寒意,吹得人衣袂翻飞,脸颊生疼。
皇后姜氏就那样跪在石阶上,脊背挺得笔直,在凛冽风中显得单薄无比。
一头青丝仅用一根木簪绾住,面色苍白,褪去了所有荣光和尊严,只余下卑微。
她深深叩首,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久久未曾抬起。
于德茂进去通报。
这一次,没让皇后苦求多久,乾清宫殿门开启,秦衍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前。
他负手而立,明黄龙袍在灰蒙天色下依旧醒目,脸上带着连日操劳的倦色,掺着几分冷意。
他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冰冷地上的发妻,目光复杂难辨,久久未发一语。
皇后的声音隔着一段距离传来,被风吹得有些稀碎,仍能听出言语间的恳切和哀戚。
“……臣妾无能,统摄六宫,却失察至此,致使皇嗣夭折,张才人芳华早逝,此乃臣妾之大过,万死难辞其咎……”
“臣妾不敢祈求陛下宽宥,唯愿陛下保重龙体,莫要因臣妾之过伤及圣怀……”
“所有罪责,臣妾一力承担,但凭陛下发落……”
她只字不提叶贵妃,不提翊坤宫可能存在的阴私,更不提自己先前被分权之事。
只将“失察”二字牢牢扣在自己头上,姿态卑微到了尘埃里。
秦衍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松动。
他看着眼前这个除去所有华饰,仿佛回到潜邸初识时的女子。
思绪翻涌间,想起姜家在前朝势力的盘根错节,想起多年来的夫妻情分。
更想起若中宫彻底倾颓,叶氏一家独大的局面,绝非他所乐见。
后宫与前朝,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前因着宫宴和柔仪殿之事而对皇后生出的厌弃和怀疑,此刻在这般卑微请罪的姿态前,竟淡去几分。
甚至多了一丝怜悯,和冷静思考权衡后的松动。
或许,自己此前因着种种缘由,对皇后的打压得过于急切了些。
皇后虽有私心,但掌管后宫多年,大体上还算平稳得当。
张才人之事,背后水深浑浊,到底是谁之过失所致,根本纠缠不清,强行追究下去,只会让后宫更加动荡。
皇后纵有失察之过,也罪不至此……
他沉默的时间越久,殿外气氛便愈显得凝重。
皇后始终低垂着头,额头抵着冷地,肩膀微微颤抖,似是在极力压抑着低声啜泣,单薄的背影在寒风中显得异常可怜。
良久,秦衍轻轻叹了口气,终于迈步走下台阶,伸手亲自将姜氏扶了起来。
“地上凉,先起来说话。”
姜氏似是因跪得太久,气血不畅,起身时一个踉跄,险些昏厥过去。
秦衍虚扶了一把,终究是松了口:
“此事朕自有决断,皇后不必过于自责,先回宫将身子养好要紧。若是你也病倒了,这后宫岂非更乱?”
“于德茂,”他转头吩咐道,“送皇后娘娘回宫,传太医好好瞧瞧,不得有误。”
“谢陛下关怀。”
皇后在大宫女兰絮的搀扶下,对着秦衍行了一礼,这才脚步虚浮地转身,朝着凤仪宫的方向缓缓离去。
宋晚凝远远看着离去的那一抹素色背影,眼中掠过了然。
好一招以退为进。
姜氏果然深谙帝王心术。
这般放下身段,只认小错,不辩大非,反而更容易激起皇帝那点微薄怜惜和旧情,以及对朝局平衡的考量。
只是经此一遭,皇后怕是真正寒了心,也敛了锋芒,要蛰伏起来等待更好时机了。
至于秦衍的决断……
宋晚凝唇角轻勾。
这决断,怕是早在他在殿门前沉默的那一刻,就已经下了。
她转身,带着弄眉悄无声息离开暖阁,仿佛从未出现过。
果然,不过一个时辰,圣旨便晓喻六宫。
旨意言辞恳切,言及张才人不幸薨逝,朕心甚痛,追封为嫔,以示哀荣。
话锋一转,提及皇后姜氏,身为中宫,虽有失察之过,然其心可悯,其情可哀。
着,恢复皇后六宫协理之权,与贵妃叶氏共同打理宫务,相互扶持,以慰朕心。
旨意一下,六宫哗然。
谁都没想到,皇后这破釜沉舟的一跪,竟真换回半壁江山!
虽只是恢复了一半协理之权,与叶贵妃分庭抗礼,但比起先前几乎被架空,已是天壤之别!
凤仪宫内。
皇后姜氏已被宫人搀回内殿,裹在厚厚的锦被之中。
她脸色苍白如纸,额角磕碰出的青红痕迹尤为明显。
兰絮红着眼圈,捧着刚熬好的汤药,仔细地一勺一勺吹温了,伺候她服下。
殿内炭火烧得极旺,却似乎怎么也驱不散她周身的寒意。
听着殿外宫人隐约传来的低语,皇后眼中没有任何喜色。
一半权势?
呵。
陛下这哪里是原谅了她?
分明是见叶氏近来因掌权愈发骄横,势头过盛,借此机会用她来制衡愈发骄横的叶氏,平衡后宫与前朝罢了。
今日她舍弃所有尊严,赌上一切,换来的,不过是帝王算计后施舍的一点残羹冷炙!
想起陛下扶起她时,那看似温和却疏离的眼神,想起他口中那句“不必过于自责”的轻描淡写。
皇后缓缓闭上眼,胸中一阵翻涌的恶心与绝望。
罢了。
既然情分靠不住,那便只剩下权力了。
今日之辱,她姜明华记下了。
叶氏,宋氏姐妹……还有龙椅上那位薄情寡性的帝王……
她且忍着,敛起所有锋芒,静静地等。
总有一日,她要连本带利地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