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用完就扔
作品:《姐妹携手宫斗,屠龙只当太后》 翌日,金銮殿。
秦衍面色仍旧带着病后的苍白,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
脖颈间疹痕尚未完全消退,更添几分阴郁。
身上红疹刚消了些,北境第三封催要粮饷军资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又逼着他携病体上朝,差点急火攻心。
秦铮胃口越来越大,催逼越来越急,这已经是第三封急报。
再拖下去,怕是这帝位不日就要易主。
可国库已近空虚,寅吃卯粮,底下这些大臣,个个滑不溜秋。
饶是他大发雷霆,想借机抄几个大臣的家,也找不到任何发作的借口。
如何填上这个窟窿,又不至于被秦铮彻底拿捏,成了悬在头顶的利剑。
气氛凝滞。
一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身影上前一步。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深紫朝服,走到玉阶之下,撩袍端正跪了下去。
“陛下!”宋云赫声音悲怆,“臣夜不能寐,心如油煎啊!”
秦衍眉梢微挑,等着下文。
宋云赫重重叩首,额头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声响:
“北境将士,为我大雍浴血奋战,驱除鞑虏,收复河山,此乃千秋之功!”
“然……时值深秋,北地苦寒已至。前线军报,将士们衣不蔽体,手足冻裂者十之五六!
粮草转运艰难,常以稀粥度日,甚至……甚至撅草根,剥树皮,吞食观音土!”
他声音哽咽,仿佛真的见到边境将士惨状:
“陛下!将士们在北境冰天雪地里浴血拼命,我等在京都繁华之地安享太平,岂能坐视?!
长此以往,军心必溃,边关危矣!”
“臣每每思之,痛彻心扉,自觉愧对陛下,愧对浴血将士!”
一番声情并茂的陈词,在朝堂上的武将已然老泪纵横,主和派的大臣们也不敢贸然出声,引来众怒。
敲着扶手的指尖停了下来。
秦衍目光落在宋云赫身上,带着审视。
宋云赫再次叩首,声音陡然拔高:
“臣,宋云赫,虽家资微薄,愿倾尽家财,以解国难!今捐出府中现银十二万两,京郊上等田庄两处,朱雀大街旺铺五间!”
“此乃臣府中大半浮财产业,臣愿尽数献于朝廷,专供北境将士购置冬衣粮饷,解燃眉之急!”
朝堂上瞬间哗然!
永宁伯这是把家底都给掏出来了啊!
连御座上的秦衍,身子都忍不住微微前倾。
简直是久旱逢甘霖!
未等秦衍开口说几句场面话。
宋云赫又从怀中掏出奏折,双手高举过头。
“陛下,空言无益,重在实效!臣深知筹集转运之难,为保证军资尽数能及时用于北境,特拟此《忠义捐章程细则》,恭请陛下御览!”
于德茂连忙小跑下来,恭敬接过,呈递御前。
秦衍接过展开。
奏章上条陈清晰。
【一设公所。于朱雀大街显眼处设立“忠义捐”公所,悬挂陛下钦赐匾额。】
【二明账目。请老翰林赵文博公亲掌总部,户部度支司令史协同,所有捐款当场登记,开具三联凭据。】
【三定用途。所募钱款。七成用于采买御寒物资,三成用于采买粮饷。严禁挪作他用。】
【四采买公。顺天府并五城兵马司派员监督,邀京中布庄粮行公开竞价,择最优者采买,并贴榜公示。】
【五运透明。雇京中镖局联合承运,兵部户部派员随行押运点验,每日点验记录在案,每至州府,需派兵接应护卫。】
【六榜公示。公所门外立巨幅木牌。每日巳时更新前十大捐资者并捐赠明细,获陛下嘉许手书匾额。公开透明,供万民监督。】
条例之清晰,思虑之周密,执行之高效,堵漏之严谨,堪称滴水不漏。
秦衍越看,眼中赞赏越浓。
不论宋云赫是否背后有高人指点,这章程都堪称缜密。
永宁伯一个京中闲散伯爵,都拿出大半家财捐献北境。
朝中这些肚圆肠肥的大臣,即便是做做样子,也得出一波血了!
给出几块无关痛痒的手书匾额,粮食冬衣也能让京中商绅乖乖送上。
如此一来,既能最快速度筹集到钱粮解北境之困,又能最大限度防止贪腐。
更能为他这个皇帝博得爱民如子,善纳忠言的美名。
一举数得!
“好!好!好!”
“好一个‘忠义捐’!好一个《章程细则》!”
秦衍合上奏章。
脸上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龙心大悦的红光。
“永宁伯宋云赫。”
“臣在!”
“尔公忠体国,急公好义,心系将士,乃勋贵之楷模!”
秦衍的声音充满赞赏。
“更难得思虑周全,章程严谨,深体朕心!此等赤诚,此等才干,当为国之柱石!”
“传朕旨意!
永宁伯宋云赫,毁家纾难,忠义无双,于国于民,厥功至伟!着,晋封为永宁侯!
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以彰其功,以励天下忠义之士!”
“另,着户部、顺天府即刻按永宁侯所呈章程,全力督办‘忠义捐’事宜!
务求实效,不得有误!”
短暂死寂后。
满朝震动,心思各异。
大臣们知晓皇帝已然做好决定,只能转而恭贺宋云赫。
“吾皇圣明,永宁侯忠义无双!”
秦衍志得意满地靠在御座上。
仿佛已经看到堆积如山的冬衣粮草运抵北境,看到秦铮怒视韩兆这颗钉子时的惊愕憋屈。
看到自己在位期间,疆土扩大超过父皇……
他没有忘记这“奇正相合”之策最初的来源。
还以此威胁婉贵人妥协。
趁其养伤之际,去寻了和她不对付的薇贵人,以谈论棋局为由,甚至想好了寻谁成为这偏师统领。
如今,他只将这功劳归结于宋云赫这位闲散伯爵的“急公好义”和“才干”。
宋氏姐妹之名,早已被他抛诸脑后。
用完就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