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地的发现,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靖海帝江衡芜几乎枯竭的信心。


    他专门为这个岛屿起了名字,“望归岛”。


    但他深知,这希望之光何其微弱,远水难解近渴。


    在绝对机密的状态下,一项名为“潜龙”的计划开始全速运转。


    一批最忠诚可靠、家眷已被严密“保护”起来的工匠、水手、学者,以及大量的粮食、工具、建材种子,被分批秘密装船。


    选择的船只并非战船,而是看似普通的商船甚至渔船。


    在夜色的掩护下,这些船只借着复杂的沿海航道,迂回驶向那片未知的海域。


    戚斌被任命为“潜龙”总督,全权负责望归岛的初期建设和防御。


    临行前,江衡芜紧握他的双手,目光沉重:“戚卿,帝国之未来,或许系于汝身。岛上一切,皆可便宜行事。朕只要结果:一座能造巨舰、练精兵、自给自足的不落堡垒!需要什么,密报于朕,朕会倾尽所能!但切记,绝不可暴露!”


    “臣,万死不辞!”


    戚斌重重叩首,带着皇帝的期望和帝国的重托,再次驶入茫茫大海。


    与此同时,在东南正面战场,江衡芜继续与墨先生进行着危险的博弈与对抗。他一方面“积极配合”墨先生的勘测人员,甚至故意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内部情报”以示“诚意”,另一方面则加紧修复现有战舰,训练新募水兵,做出一副竭力想恢复战力、以便早日“合作”的姿态。


    而墨先生只是冷眼旁观。


    江衡芜的“配合”并未完全消除他的疑虑,但他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让他认为一切仍在掌控之中。


    他的勘测队绘制着港口和航道的详细图纸,他的商站日益扩大,如同吸附在帝国肌体上的水蛭,不断汲取着养分。


    他只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或是对方彻底屈服,或是找到借口彻底撕破脸皮。


    *


    京城,坤宁宫。


    苏意浓在老太医的精心诊治和阿碧的严密看护下,体内的毒素被逐渐清除,身体开始缓慢恢复。


    但她对外依旧维持着“病重静养”的姿态。


    捐输局的事务“移交”给了沈文渊,宫门时常紧闭,只允许极少数“心腹”太医出入。


    这完美的假象,成功麻痹了静太妃及其党羽。


    他们看到皇后“日渐衰弱”,认为毒计即将得逞,开始变得大胆起来。


    静太妃宫中那名负责传递消息的老太监,与宫外同党的联系越发频繁。


    他们开始商讨下一步计划:


    一旦皇后“薨逝”,如何利用混乱,推动宗室中一位易于控制的年幼子弟“暂理宫务”,甚至尝试联系南方某些对皇帝新政不满的藩王,以期里应外合。


    然而,他们的一切行动,都落在了苏意浓早已张开的监控网中。


    通过被暗中控制的那名送花宫女,苏意浓顺藤摸瓜,锁定了宫中另外两名潜伏极深的暗桩。


    通过监控静太妃宫的用度和采买,她发现大量金银被以“布施”“香火”为名流出宫外,最终流入几家与东南沿海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商行。


    更关键的是,阿碧买通了静太妃身边一个不得志的小宫女,得知静太妃曾在夜深人静时,对着一幅陈旧的海图喃喃自语,提及“货”、“岛”、“风浪太大”等只言片语。


    所有这些碎片信息,被苏意浓在病榻上一点点拼凑起来。


    她敏锐地意识到,静太妃背后的网络,绝不仅仅局限于宫廷阴谋,其触角很可能伸向了东南沿海,甚至与海外的敌对势力或墨先生有关!


    那个“货”,会不会就是之前流向东南的军火原料?


    那个“岛”,又指向何处?


    苏意浓知道,时机成熟,该收网了!


    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当那名老太监再次悄悄溜出静太妃宫,试图将一份密信塞入御花园某处假山的暗格时,数名黑影如鬼魅般扑出,将其悄无声息地拿下。


    与此同时,另外两处宫中的暗桩也被同时控制。


    影卫连夜审讯,撬开了他们的嘴。


    口供指向了宫外数家商行、以及一位在宗人府任职、平日极为低调的官员。


    苏意浓得到口供,毫不迟疑,立刻以皇后密令,通知沈文渊和京营统领,于凌晨时分同时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查封商行,抓捕涉案官员。


    一场无声的清洗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完成。


    大量来不及销毁的密信、账本被起获,静太妃苦心经营多年的网络,被连根拔起!


    当清晨的阳光再次洒满皇宫时,静太妃像往常一样准备用早膳,却等来了全身戎装、脸色冰冷的影卫和一纸废黜囚禁的诏书。诏书上罗列着她勾结外敌、谋害中宫、意图祸乱宫闱的累累罪证。


    她手中的佛珠啪嗒一声掉在地上,面如死灰,没有辩解,只是发出一声长长的、不甘的叹息。


    京城的最大内患,暂时解除。苏意浓以重病之躯,凭借智慧和勇气,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消息以密信形式火速传往东南,终于让江衡芜能稍稍放下对后方的担忧。


    *


    然而,东南的危机却骤然升级。


    墨先生似乎失去了最后的耐心,或者他通过某种渠道隐约察觉到了京城的变化和皇帝暗中的动作。


    尽管“潜龙”计划极其隐秘,但大规模的人员物资秘密调动,很难完全瞒过无处不在的眼睛。


    他不再满足于勘测和催促。


    一日,数艘隶属于墨先生势力的快船,以“躲避风暴”为名,强行闯入了帝国水师一处正在修复战船的备用船坞!


    其人员上岸后,不仅四处窥探,甚至试图接近核心的造船区域,与守卫水师发生冲突!


    虽然冲突被及时制止,未造成严重伤亡,但其挑衅和试探的意图昭然若揭!


    紧接着,墨先生向江衡芜发出了最后通牒:


    “陛下,您的诚意令人怀疑。主上认为,无限的等待是对彼此时间的浪费。十日之内,若不能见到港口扩建工程正式动工,我方将视陛下无意合作。为确保商路安全,所有帝国战舰不得离开现有锚地,否则……将被视为敌对行为,予以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