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调停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秦家别墅,随处可见丧事布置,空气中仍弥漫着压抑的悲伤氛围。
前来吊唁和探望的宾客络绎不绝,秦文在前厅勉强应付着,而秦明则大部分时间待在书房,面色沉郁,只有在不得不出面时才会露一下脸。
当手下人通报罗东来访时,秦明眼神微动,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但很快恢复平静。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黑色西装,对秦文交代了一句,便独自走向偏厅会见罗东。
“东哥。”秦明走进偏厅,对罗东微微颔首,称呼客气,但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温度。
他清楚罗东在郝杰身边的地位,也听说过此人早年的悍勇,该有的场面上的尊重,他不会少。
罗东转过身,他身材高大,站姿如松,虽然穿着简单的夹克,但那股迫人的气势依旧存在。
他脸上带着适度的沉重,朝秦明抱了抱拳:“二少爷,节哀。秦爷的事,我们都听说了,郝爷和我都感到非常震惊和难过。”
“有心了,东哥。请坐。”秦明伸手示意,自己也在主位坐下,姿态保持着克制,但眼底深处的疲惫和一丝未能完全掩盖的戾气,还是被罗东敏锐地捕捉到。
两人落座,佣人上来便悄然退下。
罗东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声音低沉而有力:“二少爷,郝爷让我过来,一是代表他表达哀悼,二呢,也是受人所托,想当个和事佬。”
秦明端起茶杯,轻轻吹着热气,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罗东,等待下文。
罗东继续道:“郝爷听说,林向东之前和三少爷有些误会和摩擦,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秦爷和三少爷的事与林向东无关。”
秦明听到这里,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抽动了一下,但依旧沉默。
罗东这话,已经表明了郝爷的立场。
“冤家宜解不宜结。郝爷希望出面调停一下。”
罗东观察着秦明的反应,
“林向东也愿意做出让步,希望大家以后能相安无事,各做各的生意。郝爷考虑到现在局势动荡,大家都不容易,一直这么僵持对立下去,对谁都没好处,反而容易让外人钻了空子。所以,郝爷想请你吃个便饭,把林向东也叫上,当面把话说开。看看有没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
罗东说完,便不再多言,只是看着秦明。他知道,这番话对刚刚失去至亲的秦明来说,可能很难接受。他在等秦明的反应,是断然拒绝,还是……
秦明放下茶杯,指尖在光滑的杯壁上轻轻摩挲着。他抬起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那双透过金丝眼镜的眼睛,格外深邃。
他没有立刻回答同意或拒绝,而是缓缓问道:“东哥,郝爷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父亲和姐姐、弟弟刚刚去世,尸骨未寒,我现在实在没有心情谈什么生意。”
他顿了顿,语气依旧平稳,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至于林向东……有些事情,不是一句误会或者否认就能揭过去的。我需要时间调查,去查清真相。”
秦明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直接驳郝杰的面子,也明确表达了自己不会轻易罢休的态度。
他将重点放在了“查清真相”上,这等于是在告诉罗东和背后的郝杰,在查明真凶之前,任何调停都为时过早。
罗东是明白人,听出了秦明的弦外之音。
他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二少爷,你的心情我明白。郝爷只是提供一个机会,具体怎么做,当然还是看你的意思。”
话都到这份上了。
如果秦明还不给面子,那就真是不知好歹了。
秦明当然明白罗东的意思,他想了想:“好吧,既然是郝爷的意思,那我愿意和他见一面,好好谈一谈。”
……
酒楼包厢内,气氛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
精美的菜肴几乎未动,酒也喝得克制。
郝杰居于主位,俨然一副仲裁者的姿态。
他将林向东提供的那些“证据”推到了秦明面前,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阿明啊,向东呢,也把之前的误会都跟我讲了。这些材料,你也看看。他说了,之前和你弟弟有些摩擦和误会,也确实用了些手段自保,但绝对没有害人之心。至于对你父亲和你姐姐下手……那种蠢事,不是他这种聪明人会做的。”
郝杰说着,还赞赏地看了林向东一眼,“向东做事,我是了解的,一向严谨,讲究分寸,不会这么不理智。”
这番话,已经是赤裸裸地表明立场,站在了林向东一边。
林向东适时地露出谦逊又略带无奈的表情,对着秦明举了举杯:“秦先生,之前多有得罪,实属无奈。还请您节哀,也希望我们能化解干戈。”
郝杰趁热打铁,抛出了所谓的“诚意”:“阿明,向东为了表示歉意,也愿意把他手里的项目,按成本价转让给你们秦家。算是他的一点心意,也希望大家能有个新的开始。”
秦明静静地听着,手指在光滑的酒杯杯壁上轻轻摩挲,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平静无波,看不出任何情绪。
他心中冷笑,郝杰这是把台阶和枷锁一起递到了他面前。
接受了这份“证据”和说辞,拿下了项目,就等于默认了郝杰的调停,暂时了结了与林向东的恩怨,在外人看来是识时务,顾全大局。
如果他拒绝,就是不給郝杰面子,不识抬举。
在秦家刚刚遭受重创、急需稳定和外援的当下,公然驳斥郝杰的支持,绝非明智之举。
秦明端起酒杯,脸上挤出一丝沉重而克制的笑容,对着郝杰,也对着林向东示意了一下:“郝叔,您的苦心,我明白。林先生……既然郝叔都这么说了,之前的种种,就都一笔勾销了吧。”
他刻意用了“一笔勾销”。
“至于项目,”秦明顿了顿,显得十分“通情达理”,“虽然是林先生的诚意,但我们秦家不是那种占便宜的人。更何况,眼下家里事情多,也没有精力接手新项目。”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给了郝杰面子,接受了调停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