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杨主任的担忧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饭局在一种表面和谐中结束。


    送走郝杰和林向东后,秦明坐进车里,脸上的谦和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寒。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郝杰出面了,暂时动不了林向东。”


    “不过,我现在需要你帮我做一件事。给我仔细查,把林向东所有项目的底细,连同林向东最近所有的资金流向、接触的人,都给我查清楚!”


    说完。


    秦明挂断电话,望向窗外飞逝的霓虹。


    郝杰的偏袒,让秦明很清楚。


    他若是继续为难林向东。


    郝杰必然会出手。


    秦明深知,此刻的隐忍,是为了积蓄力量。


    他必须比任何人都更有耐心,更谨慎。


    在查清真相之前,他需要沉淀一段时间。


    至于收拾林向东。


    秦明反倒是不着急。


    在他看来,林向东虽然有郝杰挡靠山,但是郝杰总有倒的那一天。


    只要郝杰垮了,再收拾林向东也不迟。


    ……


    杨升案头的电话又响了起来,他瞥了一眼屏幕上闪烁的“郝市长”三个字。


    他迅速拿起听筒。


    这已经是今天上午的第七个电话。


    自从郝敬忠被任命为常务副市长以来,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就成了常态。


    “老杨,下午和省发改委的对接会材料再核对一遍,特别是新能源项目的数据,一个都不能错。”


    郝敬忠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沉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作为新晋的常务副市长,郝敬忠不仅要分管更多关键领域,还承担了大量跨部门的协调工作,杨升作为他最倚重的秘书,自然被裹挟在这股忙碌的漩涡中心。


    放下电话,杨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他面前摊开着好几份待办文件:


    一份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需要根据常务会议的意见进行修改;


    一份关于春季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部署方案亟待上报;


    还有郝市长下周调研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企业行程需要最终确认。


    这些事务都关乎地方发展大局,丝毫马虎不得。


    成为常务副市长后,郝敬忠直接参与推动的重大项目明显增多。


    杨升需要快速适应这种变化,更精准地把握上司的工作思路,提前为各种会议、调研和汇报做好万全准备。


    他也比以往更频繁地奔波于各个会议室和部门之间,确保信息流转顺畅,决策能够高效落实。


    虽然很忙,很辛苦,但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郝敬忠手里的实权多了,杨升的地位也提高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请杨升吃饭。


    只是杨升实在是没空去赴宴。


    这时,杨升的手机响了。


    他拿起手机,看了眼来电显示。


    是林向东打来的电话。


    杨升微微皱眉。


    林向东在他的帮助下,顺利推动了东升商业圈的项目。


    于公于私,杨升都从中获益。


    只是,林向东发展的速度,有些过快了。


    东升商圈项目才刚开展,新生活计划又开始运作了。


    都是动辄九位数,十位数的项目。


    这不得不让杨升担心。


    因为发展过快,有时候并不是好事。


    万一林向东卷钱跑路了。


    留下一摊子烂账。


    杨升可不想被牵连。


    迟疑了十几秒后。


    杨升还是接通电话。


    “杨主任,不好意思,有点事情打扰您。”


    电话中传出了林向东的声音。


    杨升装作匆忙地说道:“林总,我只能给你两分钟,我得赶个会儿。”


    林向东笑着说:“杨主任,我就直说了,我想在临水镇投资一个副食品加工厂,可是我对当地的情况,还不太熟悉,听说您老家在临水镇,就想向您请教。”


    杨升听到“临水镇”三个字,揉着太阳穴的手指顿住了。


    那确实是他的老家。


    一个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亲戚朋友大多还在那里。


    林向东突然提出要去那里投资副食品加工厂,这绝不是巧合。


    “林总啊,”杨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他看了眼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语气显得更加匆忙,“你的想法是好的,支持乡镇发展,也是市里鼓励的方向。不过,我现在实在是抽不开身,郝市长这边日程排得满满的,明天还要去省里开会。”


    他顿了顿,用公式化的口吻补充道:“这样吧,投资建厂是大事,要符合政策,也要做好前期调研。你先让人做个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书出来,特别是关于用地、环保和带动当地就业方面的具体方案。等报告出来了,我们再看时间详谈。”


    杨升这番话,滴水不漏。


    既没有直接拒绝,表达了原则上的支持,又把皮球踢了回去,要求林向东先拿出实实在在的方案,同时为自己留下了充足的观察和缓冲时间。


    他不想轻易和林向东在老家的项目上绑定得太深,尤其是在林向东扩张如此迅猛的当口。


    电话那头的林向东早就料到会是这样,语气依旧热情诚恳:“明白,明白,杨主任您日理万机,肯定要以市里的工作为重。您放心,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书我一定尽快让人做出来,做到规范、详细,符合所有政策要求。到时候再请您把关!”


    “嗯,好,先这样。”杨升不想再多说,匆匆挂断了电话。


    放下手机,杨升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林向东的触角伸得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还要广。


    东升商圈和新生活计划已经足够庞大了,已经足够林向东忙了。


    可是,林向东还想着继续加强政商关系。


    是想进一步将他杨升绑上战车。


    杨升靠在椅背上,长长吐了口气。


    郝市长的器重让他地位提升,但也让他如履薄冰。


    他必须更加小心,每一步都要走得稳当。


    至于林向东,他是一把锋利的刀,用好了能劈荆斩棘,用不好,可能会伤及自身。


    因此,杨升决定,暂时冷处理林向东的投资提议,先集中精力处理好手头的公务。


    同时,也要暗中留意林向东那边的动向。


    免得自己身边的人,忍不住就上了林向东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