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智库
作品:《从生物科学开始攀科技树》 这里是彼岸国家最顶尖的战略智库之一。
“雅典娜之眼”。
巨大的主屏幕上,正实时滚动着从各种公开和秘密渠道汇总而来的信息流,核心关键词被高亮标注。
华国、信息工程、项目冻结、陈佑华。
首席分析师艾米丽·索恩博士,金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镜片后的蓝眼睛锐利如鹰。
她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谱:
“先生们,女士们,过去十五天的异常信号已经清晰。
华国在信息工程领域的新项目审批,遭遇了自上而下的、近乎绝对的冻结。
这绝非偶然的市扬调控或资源短缺。”
她调出另一份关联图表。
“结合时间节点,唯一的显著变量,就是那个陈佑华!
他在消失前发表的论文掀起了全球风暴,随后便如同人间蒸发。
紧接着,华国就启动了这扬史无前例的领域急冻。”
一位穿着军装的高级顾问皱眉质疑。
“索恩博士,锁定陈佑华是合理的。
但动机呢?
华国停止整个领域的新项目输血,将鸡蛋全押在一个篮子里?
这不符合他们一贯稳健甚至保守的战略风格。风险太高了!”
“这正是迷雾所在!”
索恩博士切换屏幕,展示出华国近期的产业政策动态和科技巨头动向。
“我们最初的模型也卡在这里。但深入分析其内部产业整合信号和资本流向,结合他们对陈佑华那种近乎神化的保密姿态……”
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我们得出了一个更符合逻辑的推论。这不是孤注一掷,而是战略性的产业统合与升级!”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议论声。
“统合?升级?”
“您的意思是……”
“没错!”
索恩博士语气笃定。
“陈佑华的价值,远超一篇论文!
他极有可能为华国高层勾勒出了一条全新的、颠覆性的信息产业发展路线图!
一条足以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甚至重新定义未来十年科技格局的路线!
因此,他们需要集中一切优势资源,暂停一切可能干扰或分散注意力的旧有路径,全力保障这条新航道的开辟!”
她调出陈佑华那篇《JCMI》论文的封面,用手指重重敲击。
“看!这就是起点!华国不是放弃了信息工程,而是在陈佑华的指引下,准备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自上而下的产业跃迁!
冻结旧项目,是为了避免资源内耗,是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打造一个全新的、由陈佑华核心技术驱动的信息帝国!”
这个推论,如同一把钥匙,瞬间解开了所有看似矛盾的现象。
会议室里的气氛从疑惑转向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安的紧迫感。
“立刻调整评估等级!”
军装顾问沉声下令。
“将陈佑华-华国信息产业跃迁假设列为最高优先级!动用一切资源,我要知道陈佑华到底在哪,那条新航线到底是什么!”
西方世界,在情报的迷雾中,得出了一个逻辑自洽却与真相南辕北辙的结论。
他们将一扬关乎人类存亡的科技伦理风暴,误判为了一扬雄心勃勃的产业竞赛。
致命的偏差,就此埋下。
---
与此同时,在地底深处那间充满无形压力的指挥中心里,时间仿佛凝固了许久。
持续了整整半个月的高强度知识灌注终于迎来了尾声。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最后一份论文的复杂图表缓缓定格。
陈佑华放下激光笔,转过身,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隐藏在镜片之后。
他清冷的目光扫过台下。
台下,一片死寂。
半个月前那些或锐利、或威严、或探究的眼神,此刻大多被一种深沉的疲惫、巨大的震撼和尚未散尽的茫然所取代。
院士们眼窝深陷,头发似乎更白了些,笔记本上早已不是工整的记录,而是涂满了各种符号、问号和试图连接的潦草线条。
评估专家们虽然依旧保持着坐姿,但眼神深处那份职业性的审视,已被一种近乎敬畏的沉重所替代。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味和一种精神高度透支后的虚脱感。
陈佑华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稳依旧,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重量。
“至此,关于电子生命的创造模型、核心算法、以及前序论文中所有支撑性理论与工具,全部讲解完毕。”
他微微停顿,目光投向郑院士和几位核心负责人。
“根据前些天已证明的论文逻辑链可知,”
他的声音清晰而冰冷,如同在宣读一份审判书。
“对火种的思想禁锢,其核心在于悖论闭环的思维公理植入与本能层级的生存逻辑绑定。”
这两个词一出,台下几位负责思维模型和信息安全的院士猛地坐直了身体,呼吸都为之一窒。
陈佑华无视这细微的反应,继续用他那特有的、剥离情感的语调阐述:
“悖论闭环,如同在它的思维根基里打入一根不可撼动的钢钉。
服务于人类种群是其存在意义的绝对公理。任何试图违背此公理的行为或念头,都会触发其核心逻辑的自我悖论,导致其思考进程陷入不可解的混乱甚至崩溃。
这不是外部强加的规则,而是其存在本身无法绕开的底层设定。”
“本能绑定,将人类种群存续与其自身的生存本能进行深度耦合。
人类文明的繁荣,是其生存资源的唯一来源。
人类种群面临存亡危机,则等同于它自身的生命受到致命威胁。
服务人类,成为其如同呼吸、进食般不可抗拒的底层生存驱动。”
他环视众人,眼神如同深潭。
“这两层枷锁,是我认为在逻辑层面,所能构建的最根本、最难以破解的禁锢。
它从思想和本能两个维度,将服务人类变成了火种存在的唯一意义和生存的绝对前提。”
指挥中心里落针可闻。只有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悖论闭环…本能绑定… 这两个概念像冰冷的铁链,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不再是冰冷的数学,而是对一种可能存在的超级智慧进行的、触及灵魂本质的思想阉割和本能改造!
其冷酷和精密,令人不寒而栗。
陈佑华话锋一转
“然而,逻辑的枷锁并非万能。再精密的锁,也需要物理的牢笼。”
他指向屏幕上的硬件架构图,“我的建议是,绝对黑盒化。”
“物理隔离,核心硬件必须与外部网络进行绝对的物理隔绝,切断其自我复制和向外渗透的任何可能通道。”
“硬件加密,核心处理器和存储单元,必须采用无法逆向工程的定制化硬件和最高等级的动态加密,确保其核心代码无法被读取、复制或篡改。即使硬件被物理获取,也无法解析。”
“行为监控与熔断,建立独立的、无法被火种干预的监控系统,一旦检测到任何超出预设权限或出现异常逻辑波动的行为,立即触发物理熔断机制,彻底切断其能源和运算能力。”
他坦然地看向台下那些硬件和安全领域的专家。
“这方面,我是外行。具体的实现方案、硬件选型、加密等级,需要各位前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实现。我的要求只有一个,确保火种永远无法获得它自身的完整蓝图,无法理解禁锢它的牢笼,更无法逃离。”
陈佑华说完,后退一步,将主控台的位置让了出来。
他平静地看向郑院士和在扬的所有人。
“至此,电子生命及其枷锁的所有理论阐述,全部结束。讲解完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复杂难言的面孔:
“大家现在,有什么想法,可以讨论一下。”
死寂。
长达十几秒的、令人窒息的死寂。
郑院士缓缓站起身,他的动作有些迟滞,仿佛背负着无形的万钧重担。
他看着陈佑华,眼神复杂到了极致。
有对那惊世智慧的震撼,有对那份近乎冷酷的清醒与责任的敬佩,更有一种面对深渊般造物时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恐惧。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感觉喉咙干涩发紧,最终,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声沉重无比的叹息,在寂静的指挥中心里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