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帝密令暗查选秀,礼官惶急聚群臣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坤宁宫暖阁的炭火已燃至中夜。
火星子在炉底明明灭灭,映得朱厚照的脸一半亮一半暗。
张升跌跌撞撞的脚步声刚消失在宫道尽头。
朱厚照便猛地站起身,手指在案上的秀女名册上重重一戳。
被圈住的 “士大夫之女” 名字像一个个刺目的惊叹号,扎得他眼疼。
“张永!” 朱厚照沉声道,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永连忙从角落里走出,躬身应道:“奴婢在!”
“你立刻去东厂和锦衣卫,把刘瑾、陆炳秘密带过来,就说朕有要事交办,切记,不能声张。” 朱厚照的声音压得很低,眼神里藏着一丝冷光。
“这事要是走漏了风声,朕唯你是问。”
张永心里一凛,知道陛下这是要动真格的,连忙磕头:“奴婢遵旨!定当小心行事,绝不让第三人知晓!”
他起身时,袍角不小心蹭到了案腿,却顾不上整理,快步朝着暖阁外走去,靴底踩在积雪上,只留下一串浅淡而急促的脚印。
暖阁内,朱厚照重新拿起名册。
指尖划过 “礼部侍郎之女林氏”“御史之女唐氏” 的名字。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些名字背后,怕是连着一张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不查清楚,选秀只会变成文官集团安插眼线的工具。
他想起张升瘫坐在地上的模样,心里更添了几分笃定。
张升虽是礼部尚书,却未必能扛住文官集团的压力,说不定这名单,就是他被逼着拟的。
要想知道真相,还得靠刘瑾的东厂番子和陆炳的锦衣卫暗线。
约莫一刻钟后,暖阁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紧接着,刘瑾和陆炳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两人都穿着便服,脸上带着几分警惕。
这个时辰被秘密召来,定是出了大事。
“奴婢刘瑾(臣陆炳)参见陛下!” 两人躬身行礼,声音压得极低。
朱厚照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指了指案上的名册。
“你们看看这名单,十三个秀女,九个是文人士大夫之女,剩下的也都跟文官沾亲带故。”
“张升说是什么‘知书达礼’,朕看,是想借着选秀,把文官的手伸进朕的后宫!”
刘瑾凑上前,尖着嗓子扫了一眼名册,顿时怒了。
“陛下,这些文官也太胆大了!前朝就有文官借着后妃干政的先例,他们这是想故技重施啊!”
陆炳也皱紧了眉,目光落在 “林氏”“唐氏” 的名字上。
“陛下,这礼部侍郎林大人,是李东阳的门生;御史唐大人,和杨一清是同乡,这名单分明是文官集团抱团推举的!”
“朕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 朱厚照点点头,语气郑重。
“朕给你们三天时间,发动你们的密探,把这些士大夫之女的家世背景、背后牵扯的官员,全都查清楚!”
“尤其是谁在背后撺掇张升把这些人塞进名单,谁跟这些家族有利益勾结,一点都不能漏!”
他顿了顿,补充道:“记住,要秘密查,别打草惊蛇。东厂负责查京中文官的往来,锦衣卫负责查这些秀女家族的产业、贿赂记录,三天后,朕要在暖阁听你们的回话。”
刘瑾立刻躬身应道:“奴婢遵旨!东厂番子早就盯着这些文官了,保证三天内查得明明白白,连他们昨晚跟谁吃的饭都查出来!”
陆炳也沉声回道:“臣这就安排暗线,去查这些家族的粮行、商铺,看看有没有偷税漏税、强占民田的事,只要有猫腻,定能揪出来!”
朱厚照满意地点点头。
“好!要是查得好,朕有重赏;要是查不好,或者走漏了风声,你们知道后果。”
“奴婢 / 臣明白!” 两人齐声领命,又躬身行了一礼,才轻手轻脚地退出暖阁,像两道影子般消失在夜色里。
暖阁内,朱厚照重新坐回龙椅。
拿起名册,将它扔进了锦盒。
他倒要看看,这些想插手后宫的文官,到底有多大的胆子,等查清了底细,定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与此同时,张升正跌跌撞撞地走在回礼部的路上。
寒风卷着残雪,打在他的脸上,像刀子割一样,可他却毫无知觉。
脑子里全是朱厚照那句 “要么就是咱大明朝也有百余年了,时间够了,可以还祸害亡国了咯”。
那句话像一根毒针,扎得他心口发疼,连呼吸都带着寒意。
陛下这是把 “祸国” 的帽子扣在了礼部头上,扣在了整个文官集团头上,他要是办不好这事,不仅自己要丢官,说不定还会连累整个礼部。
走到礼部衙门口,张升脚下一滑,差点摔在雪地里。
幸好守门的小吏扶住了他:“尚书大人,您没事吧?”
张升摆了摆手,推开小吏,踉踉跄跄地走进衙门,直奔自己的公房。
公房里的炭火早就灭了,冷得像冰窖,张升却没心思叫人添炭。
径直坐在案前,双手捂着脸,长长叹了口气。
重新选名单容易,可怎么平衡陛下和文官集团的意思?
选少了士大夫之女,文官集团会骂他 “忘本”“讨好皇帝”。
选多了,陛下那边又交不了差,说不定还会引来锦衣卫的调查。
“大人,您回来了?陛下批了选秀的事了吗?” 门外传来两声询问,是礼部左侍郎王瓒和右侍郎李时,两人手里捧着一叠公文,显然是在等他回话。
张升抬起头,脸色惨白得像纸,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挤出几个字:“陛下…… 陛下不满意。”
王瓒和李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他们之前觉得这名单拟得万无一失,士大夫之女占多数,既符合 “礼仪传统”,又能讨好文官集团,陛下怎么会不满意?
“大人,陛下是觉得哪里不满意?是秀女的家世不够?还是礼仪细则有问题?” 李时连忙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
张升摇了摇头,没有解释,只是摆了摆手,声音沙哑。
“你们别问了,快去把所有在值的官员都叫到议事厅,不管是主事还是郎中,一个都不能少,本官有要事宣布。”
王瓒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大人,这都快天黑了,叫所有人来干嘛?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再说?”
“少废话!” 张升猛地一拍案,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恐慌。
“让你们去叫你们就去叫!要是耽误了大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他这一吼,吓得王瓒和李时连忙闭了嘴。
他们跟着张升多年,还是第一次见他发这么大的火,显然是出了天大的事。
“是…… 是,属下这就去叫人!” 两人不敢再多问,连忙转身跑出公房,分头去通知在值的官员。
张升看着他们的背影,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心里乱成了一团麻。
他不能一个人扛下这事,得把所有礼部官员都叫过来,一起想办法,就算以后出了差错,也能有人分担责任。
他想起朱厚照给的期限,只有一天,明天就得交出新名单,可现在别说新名单了,他连选谁都想不出来。
公房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显然是官员们正在赶来。
张升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皱巴巴的官袍,站起身。
不管怎么样,先把事情跟大家说清楚,说不定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一刻钟后,礼部议事厅里已经挤满了人。
从主事到郎中,再到侍郎,二十多个官员挤在不大的议事厅里,交头接耳,满脸疑惑。
“这都快下值了,尚书大人叫咱们来干嘛?”
“不知道啊,刚才王侍郎说大人从宫里回来就不对劲,怕是出了什么事。”
“不会是选秀的事黄了吧?我还以为这次能把我侄女选进去呢……”
就在这时,张升从外面走了进来,脸色依旧惨白,却比刚才多了几分镇定。
他走到案前,目光扫过众人,议事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盯着他,等着他开口。
张升的嘴唇动了动,刚想说话,却又咽了回去。
他该怎么跟这些人说?说陛下嫌士大夫之女太多,骂他们想插手后宫?说陛下给了一天期限,要选民间女子?
这些话要是说出来,议事厅里怕是要炸开锅。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按在案上,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
“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件关乎礼部存亡的大事,要跟大家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