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帝斥选秀虚耗银,怒诘文官插后宫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坤宁宫暖阁内,炭火“噼啪”炸开,火星子溅在铜炉边缘。


    那微弱的光芒,映得朱厚照指尖的朱笔泛着冷光。


    他盯着名册上“选秀需耗银十万两”的字样。


    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刚才还带着几分缓和的语气,瞬间又冷了下来。


    “张尚书,这十万两,你倒是给朕说说,都花在了哪儿?”


    张升刚从“祖制”的惊吓中缓过神。


    闻言双腿又是一软,勉强扶着案角才站稳。


    声音抖得不成调:“回……回陛下,这银子是用于……用于秀女的车马费、宫宴招待、礼仪器物制备……都是大婚必要的开支。”


    “必要开支?”


    朱厚照冷笑一声,拿起名册狠狠拍在案上。


    纸张翻飞间,“十万两”的字样格外刺眼。


    “朕前几天刚让户部开常平仓,三十文一斗米,十万两能买三千三百石米,够上千百姓吃一整年!”


    “这些银子要是省下来,能修十座桥、补五十里路,能让多少缴不起苛捐的百姓安稳过冬?”


    “你却告诉朕,这是‘必要开支’?”


    他站起身,走到张升面前。


    眼神像淬了冰。


    “皇帝的脸面,从来不是靠银子堆出来的!”


    “是靠百姓有饭吃、有衣穿,靠文武百官办实事堆出来的!”


    “你们倒好,把百姓的血汗钱,花在这些虚头巴脑的礼仪上!”


    张升吓得连忙跪倒在地。


    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咚咚”作响。


    “陛下息怒!臣……臣这就回去重新核算,定把不必要的开支都砍掉,绝不敢浪费国库银子!”


    “最好如此。”


    朱厚照转身走回龙椅,语气里带着警告。


    “回去好好算,要是下次报上来的账目还是这么糜烂,朕就不劳烦你了,让户部和锦衣卫一起帮你们算 —— 顺便查查,这些银子到底是花在了礼仪上,还是进了某些人的私囊!”


    这话像一把尖刀,戳得张升浑身发凉。


    陛下哪里是怕礼部不会算账,分明是要借户部和锦衣卫的手,把礼部的老底翻出来,这是要把礼部的面子踩在地上啊!


    他连忙磕头:“臣……臣遵旨!定当仔细核算,绝不敢有半分虚耗!”


    朱厚照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


    又拿起那本秀女名册,指尖划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


    眉头渐渐又皱了起来。


    刚才翻名册时就觉得不对劲。


    此刻静下心来一看,更是越看越沉。


    十三个初选秀女里,竟有九个是文人士大夫家族的女儿,要么是侍郎之女,要么是御史之女,剩下四个也都是与文官集团沾亲带故的勋贵之女。


    “张尚书,你再看看这名单。”


    朱厚照把名册扔到张升面前,语气平静得可怕。


    “怎么这么多文人士大夫家族的女子?”


    “咋的,大明朝养了文人百年,前朝的事你们处处干预,现在连朕的后庭,也要插手了?”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像惊雷般炸在暖阁里。


    张升刚站稳的身子“噗通”一声又跪了下去。


    这次连扶案的力气都没了。


    而一旁的张永也吓得脸色惨白,“咚”地跪倒在地,脑袋埋得低低的,连大气都不敢喘。


    陛下这话太重了,“插手后庭”四个字,往小了说是文官想攀附,往大了说就是觊觎皇权,这可是掉脑袋的罪名!


    “陛……陛下冤枉啊!”


    张升的声音里带着哭腔,额头在青砖上磕得红肿。


    “臣……臣选这些秀女,绝不是想让文官插手后庭!”


    “实在是……实在是文人士大夫之女知书达礼,懂得宫廷礼仪,能更好地辅佐陛下,侍奉太后啊!”


    “知书达礼?”


    朱厚照“呵呵”笑了两声,笑声里满是嘲讽。


    “张尚书,咱们今天就好好算算账,看看这些‘知书达礼’的士大夫之女,到底给大明朝带来了什么。”


    他掰着手指,一字一句地数。


    “从太祖爷到孝宗爷,一共九任皇帝,两任皇后是士大夫之女。”


    “宣宗爷的第二任皇后,也就是英宗爷的母后孙太后,是山东邹平的士大夫之女,对吧?”


    张升连忙点头:“是……是这样。”


    “可英宗爷北狩,被瓦剌掳走一年多,大明朝差点亡国,这算不算大耻辱?”


    朱厚照的声音陡然拔高。


    “朕不是说孙太后不好,但她身后的文官集团,在英宗朝把持朝政,连亲征都敢怂恿,这就是你说的‘知书达礼’的辅佐?”


    张升吓得浑身发抖,一句话都不敢说。


    朱厚照又道:“再说说朕的母后,张太后。”


    “朕的外公是国子监生,勉强也算士大夫,母后确实贤惠,可朕的两个舅舅呢?是什么货色?”


    他眼神一厉,语气里带着咬牙切齿的狠。


    “仗着太后的关系,在京城里强占民田、收受贿赂,把百姓逼得家破人亡!”


    “若不是朕登基之初就砍了他们的脑袋,不知道还要祸害多少人!”


    “这就是士大夫家族教出来的‘好亲戚’?”


    暖阁里静得可怕。


    只有炭火燃烧的声音和张升压抑的啜泣声。


    张永趴在地上,后背的冷汗把官袍都浸湿了。


    陛下这是把话说透了,士大夫之女看似知书达礼,背后却连着庞大的文官集团,选她们入宫,不是选妃,是给文官集团递刀子,让他们有机会通过后宫干预朝政!


    朱厚照盯着张升,语气里带着一丝冰冷的杀意。


    “所以张尚书,你来替朕回答回答,这名单里,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士大夫之女?”


    “是你们礼部想借着选秀,帮文官集团掌控后宫,还是觉得咱大明朝立国百余年,日子过安稳了,可以学前朝那样,让文官祸国殃民,等着亡国了?”


    “臣……臣不敢!臣绝无此意!”


    张升吓得魂飞魄散,连磕头的力气都没了,瘫坐在地上,嘴唇哆嗦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辩解。


    “这……这名单是臣和礼部同僚一起选的,只是……只是觉得士大夫之女品行端正,绝没有……绝没有别的心思啊!”


    朱厚照看着他惊慌失措的样子,没有再逼问。


    只是拿起朱笔,在名册上重重划了一道,将那些士大夫之女的名字都圈了起来。


    墨汁晕开,像一个个狰狞的黑洞。


    “朕给你一天时间,重新选。”


    他的声音没有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名单里,士大夫之女最多留三个,剩下的,从民间选些品行端正、懂得民生疾苦的女子,别再给朕搞这些‘文官联姻’的把戏。”


    “要是明天给朕的还是这破名单,你这个礼部尚书,就不用当了。”


    张升连忙磕头谢恩,连声道:“臣……臣遵旨!臣这就回去重新选,绝不敢再让陛下失望!”


    朱厚照摆了摆手,示意他起来。


    “回去吧,好好想想,朕要的是能替朕分忧、替百姓着想的后妃,不是能替文官集团传话的工具。”


    张升如蒙大赦,扶着案角颤巍巍地站起身。


    腿软得几乎走不动路,还是张永悄悄扶了他一把,才勉强稳住身形。


    走到暖阁门口,张升回头望了一眼。


    只见朱厚照正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那本被圈满的名册,眼神深邃得像寒潭。


    心里顿时一沉。


    陛下今天不仅是在骂选秀,更是在敲打整个文官集团,以后再想借着“祖制”“礼仪”插手朝政,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暖阁里,张永重新跪好,小声道:“陛下,张尚书这回去,定能选份合心意的名单。”


    朱厚照没有说话,只是指尖轻轻敲击着名册。


    心里清楚 —— 选秀只是个开始,文官集团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想要彻底扭转,还得慢慢来。


    他看着窗外的天色,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不管是后庭还是朝堂,都得由他说了算,绝不能让任何人有机会动摇大明的根基。


    而此刻,张升正跌跌撞撞地走出坤宁宫,心里满是惶恐和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