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冬至宴上暖人心,帝许厚禄泪沾襟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皇宫的奉天殿前广场上,数十张方桌整齐排列。


    冒着热气的铜锅摆在桌中央,驱散着冬日的丝丝寒意。


    御膳房的太监们端着一笼笼刚出锅的饺子穿梭其间。


    白雾袅袅,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温暖。


    太监、宫女、侍卫、东厂番子、锦衣卫校尉们按品级和职责依次就座。


    每个人都坐得笔直,双手放在膝上。


    眼神里却藏不住紧张和期待。


    偶尔有人窃窃私语。


    “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和陛下一起过小年,太紧张了。”


    “听说陛下特意吩咐御膳房做了好几种馅,照顾咱们的口味呢。”


    刘瑾和张永站在广场一侧,指挥着小太监给每个人倒热茶。


    刘瑾尖声提醒:“都坐规矩点!陛下马上就到了,别失了体统!”


    可他的语气里没有往日的严厉,反而带着几分笑意。


    连他自己都为这场小年宴感到激动。


    一个负责洒扫的老太监捧着热茶,手微微发抖。


    旁边的小宫女轻声问:“刘公公,您怎么了?”


    老太监叹了口气:“我入宫三十年,伺候过先帝,从没见过哪个皇帝愿意和咱们这些下人一起吃饭,陛下真是仁君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太监的唱喏声:“陛下驾到 ——”


    所有人瞬间站起身,躬身行礼,大气都不敢喘。


    朱厚照穿着一身常服,没有穿龙袍,笑容温和地走过来。


    他挥手道:“都坐下吧,今天是小年,不用讲那么多规矩,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众人犹豫了一下,见朱厚照已经在主位坐下,才小心翼翼地坐下,依旧不敢抬头。


    朱厚照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白菜猪肉馅的饺子,笑着说:“朕已经尝过了,御膳房的手艺不错,你们也快吃,别客气。”


    可没人敢动筷子,广场上静得只剩下铜锅沸腾的声响。


    朱厚照见状,放下筷子,站起身走到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寒风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朕知道,你们当中,有不少人是因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才被迫入宫当差。”


    “有的是孤儿,无依无靠,皇宫就是你们唯一的去处。”


    这话一出,不少人瞬间红了眼眶。


    一个年轻宫女低下头,眼泪滴在衣襟上。


    她就是因为家乡闹灾,父母双亡,才被送入宫的,想起往事,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朱厚照继续道:“但从今天起,你们要记住 —— 皇宫就是你们的家!朕就是你们的家人!”


    “以后不管是哪个管事的太监苛责你们,还是哪个侍卫欺负你们,尽管告诉朕,朕为你们做主!绝不让你们再受委屈!”


    站在人群后的老太监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他年轻时曾被管事太监克扣月钱,还被打骂,只能忍气吞声。


    如今听到陛下的话,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几个侍卫也红了眼。


    他们虽然是武职,却也常被上司刁难。


    陛下的话,像是一股暖流,瞬间暖透了他们的心。


    朱厚照看着众人的反应,语气更加郑重:“还有一件事要宣布 —— 从正德元年正月开始,你们的俸禄,一律涨一番!”


    “太监宫女的月钱,侍卫番子的粮饷,全都翻倍!只要你们不勾结外臣、不做坏事,安安分分为大明办事,朕保你们衣食无忧,老有所养!”


    “轰!” 广场上瞬间炸开了锅!


    一个小侍卫猛地站起身,激动得声音发抖:“陛下…… 您说的是真的?我们的俸禄真的能涨一倍?”


    他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要养,每月的粮饷刚好够糊口,涨一倍就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了。


    朱厚照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朕金口玉言,绝不会骗你们!”


    话音刚落,所有人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


    太监宫女们哭出声来,侍卫和番子们也红着眼眶,齐声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圣恩浩荡!”


    声音震耳欲聋,回荡在皇宫上空,连远处的宫墙都似乎在震动。


    一个宫女哭着说:“陛下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报答陛下的恩情!”


    其他人纷纷附和,广场上满是哽咽的欢呼声。


    朱厚照走下高台,扶起最前面的老太监:“都起来吧,快趁热吃饺子,凉了就不好吃了。”


    老太监泣不成声:“陛下…… 老奴…… 老奴给您磕头了!”


    说着就要下跪,朱厚照连忙扶住他:“说了不用多礼,快坐下吃饺子。”


    众人这才敢起身,回到座位上,拿起筷子吃饺子。


    可很多人吃着吃着就哭了。


    这是他们这辈子吃过最暖心的一顿饭。


    朱厚照走到侍卫们的桌前,拿起酒壶给一个校尉倒了杯酒:“你们日夜巡逻,守护皇宫安全,辛苦了,朕敬你们一杯。”


    校尉受宠若惊,双手捧着酒杯,一口喝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刘瑾和张永跟在朱厚照身后,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满是欣慰。


    陛下这一手 “温情收心”,比任何刑罚都管用,这些人以后定会对陛下忠心耿耿。


    饺子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广场上满是欢声笑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拘谨。


    太监宫女们给朱厚照端来自己包的小饺子,侍卫们给朱厚照敬上烈酒。


    朱厚照来者不拒,和众人打成一片。


    一个小太监怯生生地问:“陛下,以后我们真的能常常见到您吗?”


    朱厚照摸了摸他的头:“当然能,只要你们好好干活,朕经常来看你们。”


    小太监高兴得蹦了起来。


    夕阳西下,饺子宴渐渐接近尾声。


    朱厚照擦了擦嘴,对张永说:“备轿吧,朕去仁寿宫看看母后,好久没陪她说话了。”


    “是,陛下!” 张永连忙应声,转身去安排。


    朱厚照又对众人道:“今天大家都吃好喝好了,以后好好办事,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谢陛下!” 众人再次躬身行礼,看着朱厚照的轿子远去,脸上依旧带着激动的笑容。


    刘瑾走到老太监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都看见了吧?陛下是难得的仁君,咱们可得好好伺候,别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老太监点头:“刘公公放心!老奴以后一定尽心尽力,绝不敢有半点懈怠!”


    广场上的人渐渐散去,可每个人的心里都暖烘烘的。


    他们知道,跟着这样的陛下,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朱厚照的轿子在仁寿宫前停下,他走下轿子,整理了一下衣襟。


    深吸一口气。


    之前因为整顿吏治,和母后有些隔阂,今天借着小年的机会,正好化解矛盾。


    宫女通报后,朱厚照轻步走入仁寿宫。


    远远就看到张太后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正笑着逗弄。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格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