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众官追悔吐实情,大夏绝望求宽恕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从坤宁宫出来,李东阳、韩文、刘瑾、陆炳等人兵分三路,直奔兵部衙门而去。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迫感。
离明天的御门审案只剩一夜,必须把所有证据钉死,不能给贪官任何狡辩的机会。
韩文带着欧阳铎和五个户部算学最精的主事,径直走进兵部的账房。
账房里堆满了杂乱的账本,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霉味。
他指着账本对众人说:“今晚咱们必须把近五年的边军粮饷、武器采购账全部核完,每一笔支出都要对应上实际花费,找出所有贪腐的证据链。”
欧阳铎已经撸起了袖子,拿起一本账本翻开:“韩大人放心,我们连夜赶工,就算不睡觉,也得把这些烂账算清楚,让明天审案时一目了然!”
五个主事也纷纷应和,各自拿起账本。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声音瞬间在账房里响起,打破了夜的寂静。
另一边,刘瑾和陆炳则把兵部所有的底层小官——从九品的笔帖式、未入流的吏员,总共二十多人,全部召集到了大堂。
这些人平时负责抄写公文、整理档案,对兵部的贪腐或多或少都有些耳闻,只是不敢声张。
刘瑾站在台阶上,尖细的嗓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都给咱家听好了!陛下已经查明,兵部是桩彻头彻尾的窝案,明天就要在奉天殿开御门审案,谁也跑不了!”
陆炳接着补充,语气冰冷:“但陛下说了,你们都是小官,大多是被迫参与或知情不报,只要现在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就算自首,最重也就是贬官或贬为庶民,保一条小命!”
“可要是敢隐瞒,明天审案时被查出来,那就是同谋!最轻也是菜市场斩首,家人还要被流放三千里,自己掂量掂量!”
这话一出,堂下的小官们瞬间炸了锅,脸色惨白,互相看着对方,眼神里满是恐慌。
一个笔帖式颤抖着问:“刘公公、陆大人,我们说的话,陛下真的能算自首吗?不会秋后算账吧?”
刘瑾冷笑一声:“陛下金口玉言,岂会骗你们这些小角色?现在说出来,还能有条活路;不说,就是死路一条,自己选!”
陆炳更是拔出了腰间的刀,刀光一闪:“最后给你们一炷香时间考虑,谁先开口,谁就能从轻处置!”
小官们彻底慌了,纷纷跪倒在地。
一个负责整理武库司档案的吏员率先开口:“我说!我说!武库司郎中张全每年都会把采购的弓箭、铠甲虚报数量,去年就把五千把弓报成一万把,贪了两万五千两银子!”
有了第一个开口的,其他人也纷纷跟风,生怕落后一步。
“职方司主事王庆和大同的粮商勾结,把发霉的粮食当成军粮发给边军,自己赚了差价!”
“刘尚书的侄子在兵部当差,不用上班,却领着双份俸禄,这是空额!”
“武器库的旧铠甲被郎中偷偷卖给了山匪,换了银子分赃!”
刘瑾和陆炳让东厂番子和锦衣卫校尉一一记录,每个开口的小官都要签字画押。
不到半个时辰,就收集到了十几条关键线索,涉及到的官员比之前清查的还要多,连一些中层官员的贪腐细节都被扒了出来。
一个吏员哭着说:“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不该帮郎中做假账,现在只求陛下能饶我一命,我再也不敢了!”
陆炳看着记录,满意地点点头:“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但你们能自首,也算识相,明天陛下审案时,会考虑你们的态度的。”
而此时的尚书值房外,李东阳正站在门口,犹豫了片刻,还是推门走了进去。
刘大夏正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头发一夜之间白了大半,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岁。
听到开门声,他猛地抬头,看到是李东阳,眼中瞬间燃起一丝希望,挣扎着站起来:“李首辅!你是不是来救我的?陛下是不是改变主意了?”
李东阳摇了摇头,走到他面前,语气沉重:“介夫,别抱希望了。陛下已经定了,明天开御门审案,把兵部的窝案公之于众,你是兵部尚书,这案子的主角,非你莫属。”
“什么?!御门审案?主角?”
刘大夏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嘴唇哆嗦着:“那我不是死定了?奉天殿上那么多文武百官,还有史官记录,我要是被定罪,不仅自己要死,还要遗臭万年啊!”
他突然爬到李东阳脚边,抱住他的腿,哭着哀求:“李首辅,求求你,帮我去求求陛下!我知道错了!我不该藏航海图,不该摆烂,不该贪腐!我愿意把贪的银子都退回来,愿意致仕回老家,只求陛下饶我一命!”
李东阳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心里没有一丝同情,只有惋惜:“介夫,晚了。当初陛下让你交航海图,你要是交了,顶多就是致仕退休,可你偏要嘴硬,还摆烂不办公,现在又查出你牵头贪腐三百万两,谁也救不了你。”
“陛下要的是办实事的官员,不是你这种拿着祖制当护身符、贪墨边军救命钱的老顽固。你想想,这几年你干了什么?藏图、摆烂、贪腐,桩桩件件都踩在陛下的底线和刀尖上,你不死谁死?”
刘大夏愣在原地,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嘴里喃喃着:“我错了…… 我真的错了…… 我不该和陛下对着干…… 不该贪那些银子……”
李东阳叹了口气,轻轻推开他的手:“后悔也没用了,明天好好在奉天殿认罪吧,或许还能给家人留条活路。”
说完,他转身走出值房,留下刘大夏一个人在地上痛哭流涕,绝望的哭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回到兵部大堂,刘瑾和陆炳已经把小官们的供词整理好了,送到李东阳面前:“首辅,这些小官招了不少细节,还牵扯出了三个之前没查到的郎中,证据更扎实了。”
李东阳接过供词,翻看了几页,点了点头:“好,把这些供词和户部核算的账本合在一起,明天一早送到奉天殿,给陛下过目。”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离御门审案只剩几个时辰了。
“大家再检查一遍证据,别出任何差错,明天的审案,关系到大明的吏治整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刘瑾、陆炳齐声应道:“请首辅放心!”
账房里,韩文和欧阳铎还在核算账本,眼睛都熬红了。
欧阳铎伸了个懒腰,对韩文说:“韩大人,最后一本账也核完了,所有贪腐的银子都对上了,每个涉案官员贪了多少,都清清楚楚!”
韩文揉了揉眼睛,露出一丝疲惫却坚定的笑容:“好!明天就让这些贪官在文武百官面前,把自己的罪行一一说清楚,给陛下一个交代,给边军将士和百姓一个交代!”
而此时的皇宫里,朱厚照已经起床,正在御书房翻看之前的清查记录。
张永走进来禀报:“陛下,大明报社的第一篇报道已经印好了,标题是《兵部窝案初现:五年贪腐三百万,边军将士受冻饿》,一早就能传遍京城。”
朱厚照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很好。明天的奉天殿,将会是这些贪官的末日,也是大明吏治革新的开始。”
窗外的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皇宫,也照亮了兵部衙门里忙碌的身影。
一场注定震动朝野的御门审案,即将拉开帷幕,而那些贪腐的文官,也即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