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烂账曝光群情愤,众臣请见待圣裁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李东阳的话音刚落,内阁、东厂、锦衣卫的人立刻分头行动。


    兵部大堂里瞬间忙碌起来。


    只有那些文官缩在角落,大气都不敢喘。


    内阁的办事官直奔兵部档案房,翻出近五年的公文卷宗。


    从“边军粮饷批复”到“武器采购奏报”,一份份仔细核对。


    刚翻了不到半个时辰,一个办事官就拿着一份卷宗跑出来,脸色发白。


    “首辅!不好了!武库司正德元年的弓箭采购奏报有问题!”


    李东阳和韩文连忙凑过去。


    只见卷宗上写着“采购弓箭一万把,每把银五两,共计五万两”。


    可附后的验收清单上,却只有“八千把”的签字,且字迹潦草,显然是伪造的。


    “五万两银子,只买了八千把弓,剩下的两万两去哪了?”韩文气得拍了案。


    “这可是边军的保命武器,他们也敢贪!”


    旁边的欧阳铎刚帮户部核完一本账本,凑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骂道:“这些狗官!”


    “每把弓的实际成本最多一两,他们报五两就算了,还敢克扣数量,这是要让边军拿着空弓去打仗吗?”


    他刚入官场不久,还没见过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腐,气得手都在抖。


    “以前总觉得文官是‘清流’,现在才知道,有些文官比市井无赖还黑心。”


    与此同时,东厂的番子也有了发现。


    刘瑾拿着一份“官员行踪记录”,尖声对李东阳道:“首辅你看!”


    “兵部职方司郎中王庆,上个月说是去大同核查边军编制,实则去了江南游山玩水,所有花费都报成‘公干开支’,光青楼的账单就报了三百两!”


    “还有这个武选司主事王全,家里只有五口人,却在京郊买了三进的院子,还娶了四个小妾。”


    “他一个主事年俸只有六十两,哪来的钱?明摆着是贪的!”


    陆炳也带着锦衣卫校尉押着一个小吏过来。


    那小吏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哭道:“首辅饶命!刘尚书让我做的假账!”


    “职方司的边军编制是十万,实际只有七万,每年的空额饷银六十万两,都被刘尚书和几个郎中分了!”


    “六十万两?”李东阳倒吸一口凉气,差点站稳不住。


    “大明全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三千万两左右,一个兵部每年就贪走六十万两,这还只是空额,要是加上武器采购、战马饲料的贪腐,不知道要多少!”


    他接过锦衣卫递来的假账本,上面的数字密密麻麻,每一笔都对应着“空额名单”“分赃记录”,甚至还有刘大夏的亲笔签字,证据确凿,无可抵赖。


    韩文看着账本,老泪纵横:“先帝在位时,省吃俭用给边军拨粮饷,没想到全被这些蛀虫贪了!”


    “大同的将士在前线挨饿受冻,他们却在京城里花天酒地,良心都被狗吃了!”


    刘瑾气得尖声道:“这些文官真是披着人皮的狼!”


    “平时骂咱们阉党贪腐,他们自己贪得更狠!必须把他们全抓起来,凌迟处死才能平民愤!”


    陆炳也附和道:“不仅要抓涉案的官员,还要查他们的家人、门生,肯定还有漏网之鱼!”


    欧阳铎冷静下来,道:“首辅,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这些贪腐数额太大,牵扯的官员太多,咱们做不了主,必须立刻禀报陛下,让陛下定夺!”


    李东阳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件事已经超出了内阁的处置范围,六十万两空额饷银,加上刘大夏的藏图、摆烂,必须由陛下亲自出手,才能震慑住整个官场。


    “好!”李东阳当机立断。


    “韩文、刘瑾、陆炳、欧阳铎,你们跟我去坤宁宫见陛下,剩下的人由内阁次辅杨一清带领,继续清查,不许放过任何一个蛀虫!”


    “是!”众人齐声应道,放下手头的卷宗和账本,跟着李东阳往外走,脚步匆匆。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沉重。


    这不仅是兵部的丑闻,更是大明官场的耻辱。


    而此时的兵部尚书值房里,刘大夏已经骂累了,瘫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


    他刚才透过门缝,看到外面的锦衣卫押着小吏过去,听到了“空额六十万两”“假账”的字眼,心里瞬间慌了。


    他以为靠着“两朝老臣”的身份和“祖制刑不上大夫”的规矩,陛下最多骂他几句,绝不会动真格。


    可现在看来,他错了。


    新皇和先帝不一样,先帝宽容文官,新皇却只看“实事”,只要犯了错,不管你是谁,都不会放过。


    “怎么会这样?”刘大夏喃喃自语,手指紧紧攥着衣襟。


    “先帝在时,文官贪点小财根本不算事,怎么到了新皇这里,就成了死罪?”


    他想起自己藏在老家地窖里的航海图,想起每年分的空额饷银,想起那些被他包庇的贪官门生,心里越来越怕。


    “要是这些事全被查出来,别说致仕退休,怕是要满门抄斩!”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刘大夏站起身,想冲出去求饶。


    可刚走到门口,就被守在外面的锦衣卫拦住了:“刘尚书,首辅有令,在清查结束前,您不能离开值房。”


    刘大夏瘫坐在地上,绝望地看着天花板。


    他终于明白,自己不是死在“祖制”的庇护下,而是死在自己的贪婪和傲慢上,死在对新皇的轻视上。


    而另一边,李东阳等人已经赶到了坤宁宫门口。


    小太监进去通传后,很快就出来回话:“陛下说,让各位大人直接进暖阁。”


    几人整理了一下官袍,跟着小太监走进暖阁。


    刚进门,就看到朱厚照正坐在案前,批改着奏折,旁边的张永侍立在侧。


    朱厚照抬起头,看到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还有李东阳手里的账本,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却还是笑着道:“各位大人今天怎么一起过来了?难道是兵部的清查有结果了?”


    李东阳带头躬身行礼:“陛下,臣等有要事启奏,此事关系重大,涉及兵部巨额贪腐,臣等不敢擅自处置,特来向陛下禀报!”


    韩文、刘瑾、陆炳、欧阳铎也跟着躬身:“臣/奴婢有要事启奏!”


    朱厚照放下朱笔,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哦?巨额贪腐?有多严重?李阁老,你先说。”


    李东阳刚要开口,却被朱厚照抬手拦住:“等等,你们一路过来肯定累了,张永,给各位大人上茶,喝口茶再慢慢说。”


    “谢陛下!”众人谢恩坐下,接过张永递来的热茶,却没人有心思喝。


    兵部的烂账像一块巨石压在他们心上,必须尽快让陛下知道真相。


    暖阁里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窗外的阳光透过竹帘照进来,却驱不散众人脸上的阴霾。


    朱厚照看着他们紧绷的神情,心里已经有了准备。


    看来兵部的问题,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


    他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好了,现在可以说了,到底查出来什么?涉及多少官员?贪了多少银子?”


    李东阳深吸一口气,拿起手里的账本,刚要开口,就见朱厚照的目光扫过众人,眼神里满是期待和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