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夏拒查搬祖制,阁老顿悟叹文官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后堂的议事声刚起。


    兵部尚书值房的门就“吱呀”一声开了。


    刘大夏披着一件厚棉袍,慢悠悠地走出来。


    他脸上还带着惺忪的睡意,显然是被前堂的吵闹声惊醒的。


    抬眼扫了扫大堂。


    李东阳站在中间,刘瑾和陆炳分侍两侧。


    身后还跟着一群神情严肃的办事官、番子和校尉。


    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却还是端着尚书的架子,慢悠悠地走过去。


    “李首辅,这大清早的,你带着这么多人来兵部,又是东厂又是锦衣卫的,闹哄哄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故意不看刘瑾和陆炳。


    眼神里满是文官对“阉党”“武夫”的轻视。


    李东阳看着刘大夏,心里五味杂陈。


    眼前的人是和他共事多年的老臣。


    可如今却因为摆烂、藏图,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真是既可怜又可恨。


    他叹了口气,如实相告:“介夫,陛下接到奏报,说兵部涉嫌贪腐克扣边军粮饷,还延误了补给,特意命内阁、东厂、锦衣卫联合彻查,我也是奉旨行事。”


    “什么?!”


    刘大夏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了。


    音量陡然提高:“查我兵部?查我刘大夏?李首辅,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我是两朝元老,先帝钦点的兵部尚书,执掌兵部五年,从未出过差错!凭什么查我?”


    他梗着脖子,搬出了老资格。


    “再说了,祖制规定‘刑不上大夫’,文官犯错该由内阁议处,轮不到东厂和锦衣卫这些阉人和武夫插手!”


    刘瑾听得脸色铁青,往前一步刚要发作,就被李东阳用眼神拦住了。


    李东阳还想再劝:“介夫,陛下只是要查贪腐,不是针对你,只要你配合,查清后要是没事,陛下自然不会为难你。”


    “配合?我配合什么?”


    刘大夏冷笑一声,转身就要往外走。


    “我要去坤宁宫见陛下,当面问问他,凭什么听信谗言,怀疑老臣,怀疑兵部的文官!”


    “站住!”


    陆炳上前一步,拦住了他的去路,语气冰冷:“刘尚书,陛下有旨,兵部清查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衙门,还请你留步。”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拦我?”


    刘大夏伸手就要推陆炳。


    “锦衣卫的走狗,也配管我这个兵部尚书?滚开!”


    刘瑾也上前拦住他,尖声道:“刘大夏,你别给脸不要脸!陛下的旨意你也敢违抗?真当咱家不敢拿你?”


    “拿我?你一个阉人,也敢说拿我?”


    刘大夏彻底红了眼,什么难听的话都骂了出来。


    “你这没根的东西,靠着伺候皇帝狐假虎威,也配在我面前耀武扬威?还有你陆炳,锦衣卫就是皇帝的恶犬,迟早有一天会被宰了!”


    这话骂得极其难听。


    东厂番子和锦衣卫校尉都怒了,纷纷上前一步,手按在腰间的刀上,就等着刘瑾和陆炳下令。


    刘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刘大夏道:“好!好得很!你敢骂咱家?今天要是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不知道东厂的厉害!”


    “慢着!”


    李东阳连忙上前拦住。


    他知道要是真动了手,事情就更难收场了。


    他对着旁边的锦衣卫道:“把刘尚书请到他的值房去,好好看着,别让他乱跑,也别让他受委屈,让他冷静冷静。”


    锦衣卫校尉们应了声“是”。


    上前一左一右架住还在骂骂咧咧的刘大夏,往尚书值房拖去。


    刘大夏挣扎着大喊:“李东阳!你这个叛徒!你帮着阉人和武夫欺负老臣,你会遭天谴的!”


    直到值房的门被关上,骂声才渐渐消失。


    李东阳看着紧闭的房门,长长叹了口气。


    转身对着陆炳拱手道:“陆大人,刚才我擅自指挥锦衣卫,多有冒犯,还请海涵。”


    陆炳连忙回礼,笑着道:“李阁老哪里的话,您这是帮下官解了围啊。要是真让刘大夏闹到陛下那里,或者和他起了冲突,反而不好收场。”


    李东阳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疲惫和失望。


    “以前我总觉得,陛下对文官太严苛,可今天看到刘大夏的样子,看到那些文官的顽固,我才明白,难怪陛下对祖制、对我们文官有这么大的意见。”


    “我们这些文官,有的抱着‘祖制’当护身符,有的拿着‘文官体面’当挡箭牌,却忘了自己的本分是为大明办事,为百姓谋利,反而把派系利益看得比江山还重,这样的文官,怎么能不让陛下失望?”


    刘瑾站在一旁,见李东阳难得说句公道话,心里的火气消了不少,连忙上前安慰道:“李阁老也别太自责,不是所有文官都像刘大夏那样,您和杨次辅、韩尚书不都是办实事的好官吗?”


    “陛下心里有数,知道谁是真心为大明,谁是在混日子,这次清查兵部,也是为了把那些蛀虫清理掉,让真正办实事的文官能有施展的地方。”


    李东阳看了看刘瑾,又看了看陆炳,心里稍微好受了些。


    他知道,刘瑾说得对,陛下不是要否定所有文官,只是要清理那些烂掉的部分,让文官集团重新找回本分。


    大堂里的文官们见刘大夏被带走,又听到李东阳的话,都不敢再吱声,纷纷低下头。


    有的面露愧疚,有的却依旧不服气,只是不敢再公然反抗。


    李东阳看着他们,语气郑重:“从现在起,内阁、东厂、锦衣卫分头行动,内阁查公文流程,东厂查官员行踪,锦衣卫查贪腐证据,户部的人稍后就到,负责核账本。”


    “谁要是敢再阻碍查案,不管是哪个品级,一律按抗旨论处,交锦衣卫下狱!”


    这话一出,没人再敢有异议。


    连之前最嚣张的那个主事,都缩着脖子躲到了人群后面。


    刘瑾和陆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满意。


    有李东阳这句话,接下来的清查就好办多了。


    而尚书值房里,刘大夏还在对着门板骂骂咧咧,却没人再理会他。


    他不知道,自己的顽固和傲慢,不仅救不了自己,还会把更多的文官拖下水。


    而这场针对兵部的清查,也将成为大明文官集团整顿的开端。


    李东阳站在大堂中央,看着忙碌起来的众人,心里暗暗发誓。


    这次一定要查到底,不仅要清理兵部的贪腐,还要让所有文官都明白。


    只有办实事,才配得上大明的俸禄,才配得上陛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