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暖阁论功行重赏,帝命守仁整兵部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十二月十二日清晨,雪刚停,王守仁、刘瑾、陆炳、韩文四人便带着随从赶到坤宁宫。
通传后不久,暖阁内传来张永的喊声:“陛下有旨,宣王守仁、刘瑾、陆炳、韩文进见!”
四人整理官袍,随张永步入暖阁。
刚要行礼,朱厚照笑着摆手:“都免礼,一路从保定府回来辛苦了,快坐。”
“张永,给几位大人上热茶。”
暖阁内炭火熊熊,暖意融融,与外头的寒冬形成鲜明对比。
桌上摆着几碟点心,显然是朱厚照特意准备的。
四人心里一暖,纷纷谢恩坐下。
朱厚照先看向刘瑾和陆炳,眼里带着笑意:“你们是朕的家臣,这次在北直隶、山西查贪腐、传情报,跑前跑后没闲着。”
“朕没什么虚的,给你们些实在的。”
他转向张永:“去内库取两千两银子、两匹云锦,分赏给刘瑾和陆炳。”
“再给他们的家人各送十石米,算是朕的心意。”
刘瑾和陆炳连忙起身躬身:“谢陛下隆恩!奴婢/臣定当为陛下肝脑涂地!”
他们没想到陛下不仅记着功劳,还想着家人,心里满是感激。
朱厚照摆了摆手,又看向沈希仪——他昨日刚从保定府周边军营赶回,特意等着见驾:“希仪,你这几个月来回奔波,一会儿送旨去保定,一会儿协防边军,辛苦你了。”
“王守仁以前的京营参军位置,朕就给你了。”
“以后京营的练兵事宜,你多费心,争取再练出几支像大同边军那样的精锐。”
沈希仪眼睛一亮,起身谢恩:“谢陛下信任!臣定当好好练兵,绝不让陛下失望!”
京营参军掌管练兵实权,是多少武将梦寐以求的差事,他没想到陛下竟如此看重自己。
接着,朱厚照的目光落在韩文身上,语气温和:“韩老,你是两朝老臣,这次协调户部粮款,保障了北直隶的赈灾,功不可没。”
“朕知道你看重子孙教育,特批你从家里选一个优秀的子孙,入国子监读书。”
“将来考核合格了,直接授官,不用从杂役做起。”
韩文激动得老泪纵横,颤巍巍起身躬身:“老臣谢陛下隆恩!陛下如此体恤老臣,老臣就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为大明再办几年实事!”
国子监是天下学子向往的地方,子孙能入监读书,是天大的荣耀。
朱厚照又看向欧阳铎——他这次跟着王守仁查贪腐,立下不少功劳,之前只是个小小的户部主事:“欧阳铎,你这次在真定府核查粮款,找出了三个贪官的罪证,做得不错。”
“朕升你为户部郎中,负责北直隶的赈灾粮后续调度。”
“好好干,以后还有更大的担子给你挑。”
欧阳铎又惊又喜,连忙谢恩:“谢陛下提拔!臣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从主事升郎中,是连跳两级,这样的提拔速度,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最后,朱厚照的目光落在王守仁身上,语气变得郑重:“守仁,你这次在北直隶、山西的功劳最大——安抚灾民、严惩贪腐、稳定地方,每一件都办得漂亮。”
“京营参军的位置,朕给你卸了,按察使的差事也随着灾民安置完毕,暂时告一段落。”
他顿了顿,提高声音:“朕决定,升你为兵部左侍郎,协助管理兵部事务。”
王守仁心里一震,连忙起身:“陛下,兵部事务繁重,且多是老臣把持,臣怕……”
“怕什么?”朱厚照打断他,语气带着几分戏谑:“朕给你的‘镇朔剑’还在吧?有朕给你撑腰,谁敢给你使绊子,你尽管拿剑敲他的脑袋!”
暖阁里的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朱厚照又道:“说起来,你还得感谢一个人——刘大夏。”
他把刘大夏在大同胜仗后“要裁边军”的事说了一遍,连“养丘八浪费粮饷”的话都没落下。
刘瑾忍不住骂道:“这刘大夏真是糊涂!大同刚打胜仗就想裁边军,这不是给蒙古人送机会吗?”
陆炳也点头:“亏他还是兵部尚书,连‘忘战必危’的道理都不懂,简直是误国!”
朱厚照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兵部的摊子,早就被这些老臣整烂了——边军补给拖拖拉拉,武将提拔看关系不看能力,武器装备几十年没更新,再这么下去,大同的胜仗就是最后一次了。”
他看向王守仁,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守仁,朕之所以升你为兵部左侍郎,就是想让你收拾这个烂摊子,建一个崭新的兵部——练精锐、更新装备、提拔能将,你可有信心?”
王守仁看着朱厚照信任的眼神,又想起在北直隶斩杀贪官时百姓的欢呼,一股豪气从心底升起。
他躬身行礼,声音铿锵有力:“臣有信心!定不负陛下所托,三个月内,定让兵部焕然一新!”
“好!”朱厚照拍了拍手:“朕等你的好消息!要是缺人手、缺银子,直接跟朕说,朕给你开绿灯!”
他摆了摆手:“你们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几天,等过了腊八,再各司其职,好好干实事。”
“臣/奴婢遵旨!谢陛下!”四人齐声应道,躬身行礼后,慢慢退出暖阁。
走出坤宁宫,外面的阳光正好,雪地上反射着金光。
刘瑾拍了拍王守仁的肩膀:“王大人,恭喜啊!兵部左侍郎,这可是实权职位,以后可得多关照咱们这些家臣。”
王守仁笑了笑:“刘公公客气了,以后还要靠大家一起出力,才能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陆炳也道:“要是兵部需要锦衣卫查武将的底细,尽管开口,我随叫随到!”
韩文抚着胡须笑道:“户部那边,我也会多配合王大人,军饷、粮草绝不含糊。”
几人在宫门口分手,各自离去。
王守仁骑在马上,看着京城的街道,心里满是斗志——兵部的烂摊子虽然难收拾,但有陛下的信任,有同僚的支持,他有信心能做好,让大明的军事实力更上一层楼。
而暖阁里,朱厚照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对着张永道:“派人盯着刘大夏,别让他偷偷把航海图转移走,等守仁把兵部整顿好了,咱们再收拾他。”
“另外,大明报明天加一篇‘王守仁升任兵部左侍郎’的文章,让百姓知道,办实事的人终有回报,也让那些老臣看看,朕是真的要换血了。”
张永躬身应道:“奴婢遵旨!”
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朱厚照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兵部的位置,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王守仁是他选中的“利刃”,有了这把利刃,他就能彻底斩断兵部的积弊,为大明打造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而这,只是他改革大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