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阁老劝诫终无果,大夏藏图露私心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李东阳走出坤宁宫,心里像压着块大石头。


    他脚步匆匆往兵部赶,沿途遇到的官员打招呼,他都只是敷衍地点点头。


    满脑子都是“郑和航海图”和刘大夏的态度。


    到了兵部衙门口,守门的小吏见是首辅来了,连忙躬身行礼:“李阁老安好!”


    李东阳摆了摆手,急声问道:“刘尚书醒了吗?现在在哪儿?”


    小吏连忙回道:“回阁老,刘大人半个时辰前就醒了,太医说没大碍,就是气血攻心,现在正在后堂值房的卧榻上休息呢。”


    “带我过去。”


    李东阳没多废话,跟着小吏穿过前堂,直奔后堂值房。


    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压抑的哭声,断断续续,满是委屈和不甘。


    李东阳推开门,只见刘大夏躺在卧榻上,脸色惨白,嘴角还沾着未擦干净的血迹,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大明报”,哭得肩膀都在抖。


    “介夫,你先别哭了。”


    李东阳走到卧榻边,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事已至此,哭也解决不了问题。”


    刘大夏听到声音,猛地抬起头,看到是李东阳,眼泪流得更凶了:“宾之兄!陛下怎么能这么对我!我是为了大明啊!裁边军是为了省军费养百姓,他怎么能说我是秦桧?怎么能让百姓骂我?”


    “你为大明?你这是在害大明!”


    李东阳忍不住打断他,声音提高了几分:“大同刚打胜仗,蒙古人只是暂时退走,你就说要裁边军,这不是自断臂膀是什么?这不是去找死是什么?”


    “大明报社是陛下亲自授意办的,你以为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早就对咱们文官不满了!”


    李东阳坐下来,语气缓和了些:“文官们动不动就拿祖制挡事,有的还染指兵权、空谈误国,陛下这是借报纸给咱们敲警钟,你倒好,偏偏在这个时候撞枪口上!”


    刘大夏却摇着头,眼神依旧固执:“我没错!边军本就冗余,养那些丘八就是浪费国家资源,把钱用在百姓身上才是正途!陛下年轻,不懂治国的难处,你怎么也不懂?”


    “我不懂?”


    李东阳气笑了:“你懂?你懂为什么百姓骂你是秦桧?你懂为什么陛下宁可相信边军,也不相信你?”


    “那些‘丘八’在边关拼命,挡住了蒙古人的刀,你却在京城里说他们浪费资源,你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将士吗?”


    刘大夏被怼得说不出话,却还是不服气,别过脸,嘴里喃喃道:“我就是为了大明好,不管你们怎么说,我都没错。”


    李东阳看着他执迷不悟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再多说也没用,只能转入正题:“陛下说了,想让他不再追究报纸的事,不再为难你,可以。”


    “但他有个条件——让你交出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还有造船图纸、海外诸国舆图,只要你交出来,一切都好说。”


    “航海图?”


    刘大夏的身子猛地一颤,眼神瞬间慌乱起来,不敢看李东阳,语气也变得支支吾吾:“什么航海图?我不知道啊……”


    “当年先帝要找的时候,我就说了,那东西劳民伤财,早就被我烧了,烧了就是为了不让后人再犯同样的错,那是误国误民的举动!”


    李东阳紧紧盯着他的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他眼底的慌乱和心虚:“说谎!你绝对在说谎!航海图根本没被烧,而是被你藏起来了!”


    “介夫,事到如今,你就别再瞒了。”


    李东阳语气诚恳:“陛下既然开口要,就肯定知道图还在,你交出来,既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又能让陛下消气,何乐而不为?”


    “你要是执意说烧了,陛下肯定不会信,到时候不仅你要倒霉,说不定还会连累你的家人,你好好想想!”


    刘大夏的脸色变了又变,手心里全是汗,却还是咬着牙:“真的烧了!我没骗你!当年我亲自看着烧的,一张都没留!”


    他怕李东阳再追问,干脆闭上眼睛,摆出一副“打死也不说”的样子。


    李东阳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彻底凉了:“既然你执意如此,那我也没办法了。陛下给了我一天时间,明天交不出图,后果你自己承担吧。”


    说完,他没再看刘大夏一眼,转身走出值房。


    走到门口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刘大夏依旧闭着眼,却悄悄攥紧了拳头。


    那副样子,哪里是烧了图的坦然,分明是藏了秘密的紧张。


    李东阳无奈地摇了摇头,大步离开兵部。


    他心里清楚,刘大夏这是铁了心要藏着航海图,劝不动了。


    刘大夏根本没把航海图烧掉。


    当年先帝要找图时,他偷偷把图藏在了老家的地窖里,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郑和航海图记录了海外诸国的金银产地、贸易路线,只要把图留在手里,等将来刘家子孙有机会,就能靠着这图出海贸易,发家致富,让刘家成为大明最顶尖的世家。


    他以为这秘密能瞒一辈子,却没想到,多年后的现在会被朱厚照戳穿。


    而穿越而来的朱厚照,早就从后世的史料里知道了真相——刘大夏死后,他的子孙果然靠着航海图偷偷出海,积累了巨额财富,甚至暗中勾结海外势力,差点给大明惹来大祸。


    所以朱厚照要找航海图,不仅是为了效仿永乐爷下西洋,更是为了掐灭刘家的私心,防止将来的隐患。


    李东阳走出兵部大门,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却没带来多少暖意。


    他手里攥着空无一物的袖管,心里满是纠结——明天怎么跟陛下交代?是如实说刘大夏说图烧了,还是再想办法劝劝刘大夏?


    他站在街边,看着来来往往的百姓,不少人手里还拿着“大明报”,议论着刘大夏的“恶行”,嘴里骂着“秦桧”,心里更沉了。


    刘大夏的名声已经臭了,就算交出土图,怕是也洗不清了。


    “罢了,先回内阁,看看百官的奏折,再想想办法吧。”


    李东阳叹了口气,转身往内阁的方向走去,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


    他不知道,等待他的,不仅是陛下的追问,还有内阁里堆积如山的“抵制大明报”的奏折,以及文官们的步步紧逼。


    这场关于报纸、关于航海图、关于文官与皇权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