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帝嘱刑尚护陈璋,旨授希仪镇保定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暖阁内的光线随着竹帘晃动明暗交错。


    朱厚照看着躬身肃立的韩邦,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声音比刚才温和了几分。


    “韩尚书,刑部新晋的主事陈璋,你多费心照看些。”


    韩邦心里一凛。


    连忙应声:“臣遵旨,定当照看好陈主事。”


    “不只是照看。”


    朱厚照抬眼,目光落在韩邦脸上,带着几分郑重。


    “这小伙子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心思细,有韧性,刑案审核的差事办得很扎实,你多给他派些难办的案子,好好磨练磨练他。”


    “还有,”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些。


    “京里官场复杂,难免有人会因为他是朕看重的人,故意给他使绊子,你得护着他,别让他受了委屈。”


    韩邦的心脏“咯噔”一下,彻底惊住了。


    陛下不仅要磨练陈璋,还要他“护着”,甚至直言“将来委以重任”,这待遇,比当时的欧阳铎入户部还高。


    “臣……臣明白!”


    韩邦连忙躬身,腰弯得更低了。


    “臣定当尽心磨练陈主事,绝不让人欺辱他,若有谁敢给陈主事使绊子,臣第一个不饶!”


    朱厚照满意地点点头。


    “你明白就好,下去吧,保定府的案子,三法司会审时别出岔子。”


    “臣遵旨!”


    韩邦再次躬身,慢慢退出暖阁,走的时候脚步都有些飘。


    他得赶紧回刑部,把陈璋的差事重新安排下,绝不能辜负陛下的托付。


    暖阁里只剩朱厚照和沈希仪。


    朱厚照走到沈希仪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沈总兵,这一路从保定赶回来,你也辛苦了,先在京里休息一天,明日带上你的五百精兵,回保定去。”


    沈希仪连忙躬身。


    “末将不辛苦!为陛下办事,是末将的本分,明日一早就可动身,不用休息!”


    “让你休息就休息。”


    朱厚照笑着摆手。


    “养足精神,才能把事办好。你回去后,给王守仁、徐延德带句话。”


    “他们在保定府做得很好,朕很开心。”


    沈希仪心里一暖,连忙应道。


    “末将一定把陛下的话带到!”


    “还有正事。”


    朱厚照收起笑容,语气变得郑重。


    “你回去后,以保定府为中心,让士兵辐射北直隶、山西周围的州县,查两件事。”


    “第一,查灾民安置情况。”


    “看看哪些州县还没发粮,哪些地方的流民还在挨饿,一一记下来,报给户部,让韩文尽快调粮过去。”


    “第二,查贪官污吏。”


    “但凡发现有克扣赈灾粮、强占民田的,按品级处置:巡抚以下的官员,只要东厂、锦衣卫、户部三方核实了罪证,不用报京,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不用手软。”


    “至于巡抚级别以上的官员,你们没权力处置,先押解回京,交给三法司会审,朕亲自定夺。”


    沈希仪听得心头一震。


    陛下这是把“生杀大权”下放了!巡抚以下说杀就杀,这信任,比什么都重。


    他连忙躬身。


    “末将遵旨!定当严查灾民情况,严惩贪官污吏,绝不放过一个蛀虫!”


    “还有。”


    朱厚照又补了句,声音里带着对王守仁的信任。


    “朕已下旨,擢升王守仁为北直隶按察使,掌管北直隶、山西一带的刑狱和灾民安置,遇事可便宜行事。”


    “徐延德暂代保定知府,负责保定府的日常政务,你多帮衬着点。”


    “他是定国公的孙子,有冲劲,但缺经验,你多提点他。”


    “另外,东厂和锦衣卫在北直隶、山西查案时,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多问问王守仁。”


    “他心思细,懂民情,朕信得过他。”


    沈希仪彻底惊了,膝盖一弯就想跪下。


    “陛下对王大人这般信任,末将……末将定当配合王大人,办好差事!”


    朱厚照扶起他。


    “不用跪,这些都是王守仁应得的。”


    “他在保定府既查贪腐又安民心,没辜负朕的托付,也没辜负百姓的期待。”


    他转身走到书房角落,拿起一把挂在墙上的宝剑。


    剑鞘是鲨鱼皮做的,剑柄上镶嵌着绿松石,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把剑,是先帝当年赐给朕的‘镇朔剑’,削铁如泥,朕一直没舍得用。”


    朱厚照把剑递给沈希仪。


    “你把它带给王守仁,告诉他。”


    “遇不决之事,巡抚以下的官员,他可持此剑先斩后奏,不用顾忌。”


    沈希仪双手接过宝剑,剑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只觉得手里沉甸甸的。


    这哪里是一把剑,分明是陛下对王守仁的绝对信任!


    “末将……末将替王大人谢陛下隆恩!”


    沈希仪声音都有些哽咽,捧着宝剑,深深躬身。


    “好了,没别的事了。”


    朱厚照摆了摆手。


    “你下去吧,明日动身时,不用来辞行了,直接回保定就行。”


    “末将遵旨!”


    沈希仪再次躬身,捧着宝剑,慢慢退出暖阁。


    走到暖阁门口时,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朱厚照正站在案前,看着保定府的舆图,背影挺拔得像株松。


    沈希仪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里的宝剑。


    他一定要把陛下的旨意和信任,完完整整地带给王守仁,绝不让陛下失望。


    暖阁里,朱厚照看着沈希仪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才缓缓坐下。


    他拿起案上陈璋的履历,指尖拂过“弘治十八年进士,三甲第五十二名”的字样,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陈璋、王守仁、徐延德、沈希仪……这些年轻人,都是大明的未来啊。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夜空。


    今夜的月亮很亮,照得皇宫的琉璃瓦泛着光,像铺了一层银。


    北直隶、山西的灾民会有活路,贪腐的蛀虫会被清除,大明的吏治会慢慢清明,这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


    只是,京城里那些藏在暗处的“老狐狸”,怕是不会这么轻易罢休。


    朱厚照的眼神冷了几分。


    没关系,只要他们敢跳出来,他就敢动手,不管是谁,都别想挡大明的路。


    窗外的风轻轻吹进来,带着夏夜的凉爽。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远方,心里已经开始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