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龙颜震怒屠硬骨,六科死寂震朝纲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暖阁里的空气仿佛凝滞成冰,透着刺骨的寒意。


    朱厚照的目光死死盯着地上的方案,指尖因用力而捏得发白。


    半晌,他才从牙缝里挤出话来,声音冷得像淬了毒的冰:“张永。”


    张永身子猛地一抖,连忙应道:“奴婢在。”


    “你带着锦衣卫去六科。”


    朱厚照抬眼,眸子里没有半点温度。


    “找到那个王伦,让他签字。”


    “他要是识相签了,这事就算了。”


    朱厚照顿了顿,语气狠戾。


    “他要是还敢拿‘祖宗家法’搪塞,锦衣卫,给朕把他砍了。”


    张永吓得脸都白了。


    陛下竟真要杀人?还是杀六科的都给事中?


    这要是传出去,朝堂怕是要炸锅。


    “陛下,这……这是不是太急了?”


    张永还想劝。


    “王伦是老臣,要是杀了他,怕是会惹得文官集团不满,不如再……”


    “再什么?”


    朱厚照猛地一拍案,案上的茶杯都震得跳起来。


    “再让他拿‘祖制’堵朕的嘴?再让六科把朕的方案压着不办?”


    他站起身,走到张永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压迫。


    “张永,朕给你两条路。”


    “要么,去六科让他们签字。”


    “签了,皆大欢喜;不签,就按朕说的,杀了王伦,换个能签字的来。”


    “换的人要是还不签,就接着杀,直到有人签为止。”


    “要么,”


    朱厚照的目光更冷了。


    “你现在就告诉朕,你不敢去,那朕就换个人去,至于你……”


    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再明白不过。


    不去,就是抗旨,抗旨的下场,只有死。


    张永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这才明白,陛下这次是真动了怒,不是随口说说。


    他咬了咬牙,心里暗骂王伦不识抬举,嘴上却只能躬身。


    “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


    死道友不死贫道,王伦你别怪我,谁让你非要跟陛下硬碰硬呢?


    朱厚照挥了挥手,没再看他。


    “去吧,别让朕等太久。”


    “是!”


    张永连忙爬起来,捡起地上的方案,踉跄着往外走,连脚步都有些虚浮。


    出了暖阁,张永直奔锦衣卫指挥使司。


    他找到陆炳留在京的副手,点了十个精锐锦衣卫,个个都是手上沾过血的狠角色,腰间的绣春刀闪着寒光。


    “张公公,您这是……”


    副手见他脸色不对,连忙问。


    “别多问,跟我去六科。”


    张永把方案往怀里一塞,压低声音。


    “陛下有旨,六科都给事中王伦拒不签署改制方案,让他签,他要是不签……”


    他做了个 “砍头” 的手势,眼神狠了几分。


    “陛下说了,杀!换个人,不签就接着杀,直到有人签为止。”


    副手愣了一下,随即躬身。


    “属下明白!”


    十个锦衣卫立刻跟上,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六科衙门赶。


    街上的行人见是锦衣卫和司礼监的公公一起,都纷纷避让,没人敢多看一眼。


    到了六科衙门门口,王伦正坐在值房里,跟几个给事中喝茶。


    嘴里还在念叨:“陛下年轻,不懂祖宗家法,咱们做臣子的得劝,不能让他坏了规矩……”


    话没说完,就见张永带着十个锦衣卫闯了进来,绣春刀的寒光晃得人眼晕。


    给事中们吓得都站了起来,王伦也皱起眉,站起身。


    “张公公,你带锦衣卫来干什么?难道陛下要治我们的罪?”


    “王大人,别紧张。”


    张永强压着心里的慌,挤出个僵硬的笑,从怀里掏出方案,递过去。


    “陛下还是念着老臣的,再给您一次机会,签了吧,签了这事就过去了,大家都好看。”


    王伦看着方案,又看了看张永身后的锦衣卫,脸色沉了下来。


    “张公公这是来逼宫的?我都说了,祖制不可违!这字,我不签!”


    他把方案往桌上一推,梗着脖子。


    “别说带锦衣卫来,就是带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签!我倒要看看,陛下敢不敢因为一份方案,杀了六科的都给事中!”


    “王大人,你这又是何苦呢?”


    张永叹了口气,心里最后一点希望也没了。


    “非要逼陛下动手?”


    “动手?他敢!”


    王伦冷笑。


    “我为大明守了二十年祖制,先帝都敬我三分,他一个刚登基的小皇帝,还能翻天不成?”


    这话彻底激怒了张永。


    他可以死,但不能跟着王伦一起死。


    张永往后退了一步,对着身后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声音冷了下来。


    “王大人,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咱家不客气了。”


    站在最前面的锦衣卫眼神一厉,没等王伦反应过来,右手猛地一抽。


    绣春刀 “唰” 地出鞘,刀光像一道闪电,带着破空的锐响,直劈王伦的脖颈!


    王伦脸上的冷笑还没褪去,就觉得脖子一凉,紧接着是钻心的疼。


    他想喊,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脑袋 “咚” 地掉在地上,滚了两圈,眼睛还圆睁着,满是难以置信。


    鲜血 “噗” 地喷了出来,溅了满桌满地,连旁边的给事中脸上都沾了血点。


    温热的血顺着桌沿往下淌,滴在青砖上,晕开一朵朵刺目的红。


    整个值房瞬间鸦雀无声。


    刚才还在喝茶的给事中们,一个个都僵住了。


    有的手里还端着茶杯,茶水洒了一身都没察觉;有的张着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还有的腿一软,直接瘫坐在地上,裤脚湿了一片 —— 吓尿了。


    没人想到,张永真敢让锦衣卫动手。


    更没人想到,就在六科的值房里,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王伦 —— 六科的都给事中,就这么被砍了头。


    绣春刀上的血顺着刀刃往下滴,“滴答”“滴答”,落在地上的血水里,声音在寂静的值房里格外清晰,像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那锦衣卫收刀入鞘,面无表情地退到张永身后,仿佛只是砍了一棵白菜,而不是一个朝廷命官。


    张永看着地上的尸首,心里也发怵,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他捡起掉在地上的方案,走到一个吓得浑身发抖的给事中面前 —— 那是吏科的副给事中,王伦的副手。


    张永把方案递过去,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你签。”


    副给事中看着方案上的血迹,又看了看地上王伦的脑袋,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签不签?”


    张永又问了一遍,身后的锦衣卫往前站了半步,绣春刀的刀柄在阳光下闪着光。


    副给事中 “噗通” 一声跪在地上,连忙去抓笔,手抖得像筛糠,连笔都握不住,掉在地上好几次。


    旁边一个给事中想拉他,却被锦衣卫一个眼刀吓了回去,不敢再动。


    张永弯腰捡起笔,塞到副给事中手里,按着他的手,在方案末尾的 “同意” 二字上,连划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圈,勉强算是签了。


    “这就对了。”


    张永松开手,拿起方案,看了眼上面的血迹和签名,满意地点点头。


    “早这样,不就省事了?”


    他转身往外走,十个锦衣卫跟在后面,没人再看地上的尸首和瘫在地上的给事中们。


    走到门口时,张永停下脚步,回头说了句。


    “告诉你们六科的人,好好干活,别学王伦,不然……”


    他没往下说,但那眼神里的警告,谁都懂。


    等张永带着锦衣卫走远了,值房里才爆发出压抑的哭声。


    有给事中扑到王伦的尸首旁哭,有人生气地捶桌子,却没人敢说 “要去告御状”。


    王伦的脑袋还在地上呢,谁还敢触这个霉头?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京城。


    “六科都给事中王伦拒不签署方案,被陛下派锦衣卫砍了头!”


    “就在六科值房里砍的!血溅了一地!”


    “副给事中被逼着签了字!六科现在没人敢吭声了!”


    官员们听到消息,个个吓得心惊胆战。


    谁也没想到,朱厚照为了推行一个改制方案,真敢杀六科的负责人,这魄力,比先帝可狠多了。


    内阁值房里,李东阳刚收到消息,手里的茶杯 “啪” 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陛下…… 陛下怎么能真杀人?”


    李东阳脸色惨白,连连摇头。


    “王伦虽顽固,却是为了祖制,杀了他,文官集团会寒心的!”


    旁边的阁老也急了。


    “是啊!六科是制衡六部的关键,陛下这么一搞,六科以后还敢封驳奏章吗?这朝堂的规矩,怕是要乱了!”


    李东阳没说话,只是望着皇宫的方向,心里沉甸甸的。


    他现在才明白,这位年轻的陛下,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 “能被劝服”,他要做的事,谁也拦不住,哪怕是杀人,也绝不手软。


    而坤宁宫暖阁里,朱厚照接过张永递来的方案,看到上面的血迹和歪歪扭扭的签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朕说过,要么签字,要么死。”


    他把方案扔在案上。


    “现在签了,就好。”


    张永躬身站在一旁,不敢接话。


    他知道,经此一事,朝堂上再没人敢轻易违逆陛下的意思了。


    暖阁外的阳光正好,却照不进半点暖意。


    谁都知道,从王伦的脑袋掉在六科值房的那一刻起,大明的朝堂,就不一样了。


    六科的值房里,依旧一片死寂。


    给事中们或坐或站,没人说话,只有地上的血迹在提醒他们 —— 刚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


    他们不知道,接下来陛下还会做什么,但他们清楚,往后再面对陛下的旨意,他们再也不敢说 “不”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