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帝批改制传司礼,六科封驳触龙颜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坤宁宫暖阁的晨光透过窗棂,落在案上的改制方案上。


    朱厚照握着朱笔,指尖划过李东阳拟定的“给事中职能调整”条款,眼神专注。


    方案里写得清楚:裁减六科冗余给事中,将“抄录公文”“核对流程”等杂务划归吏房,让给事中专注于“监察六部、弹劾贪腐”,还新增了“给事中可直接向皇帝递奏疏”的权限,不用再经内阁中转。


    朱厚照越看越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既能让给事中发挥“监察”作用,又能绕开内阁的掣肘,把权力往自己手里收一收。


    他拿起朱笔,在方案末尾重重写下“同意”二字。朱砂鲜红,力透纸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放下笔,朱厚照对着殿外喊:“张永!”


    张永连忙从外面走进来,躬身行礼:“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


    朱厚照把方案递过去,语气急促:“这份改制方案,你拿去司礼监,让他们按规矩披红盖章,越快越好。”


    “盖完章后,你亲自去六科一趟,让他们也批‘同意’,这方案得尽快实行,别耽误了时辰。”


    张永接过方案,双手捧着,心里清楚这方案的分量。按弘治朝的规矩,皇帝或内阁的方案,必须经司礼监披红、六科同意,才能正式生效,少一步都不行。


    他连忙躬身:“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办,绝不耽误!”


    说完,他捧着方案快步往外走,连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几分。陛下催得急,他不敢有半分怠慢。


    司礼监的值房里,几个随堂太监正围着案台整理公文,见张永进来,都连忙起身行礼:“张公公。”


    “都别忙了,先办陛下的差事。”张永把方案放在案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陛下刚批了‘同意’,让咱们给这份给事中改制方案披红盖章,你们赶紧弄,弄完了我还得去六科。”


    太监们不敢耽搁,连忙取来印泥和司礼监的大印。一个太监负责在“同意”二字旁披红,另一个则小心翼翼地在方案末尾盖上大印。红泥落下,印鉴清晰,透着官方的郑重。


    前后不过一刻钟,披红盖章就完成了。张永拿起方案,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出错,才转身往外走:“我去六科了,这里的事你们盯着点。”


    “张公公慢走!”太监们齐声应道,看着张永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里都暗暗嘀咕——这给事中改制方案,怕是要在朝堂上掀起不小的风浪。


    六科衙门离司礼监不远,张永捧着方案,没坐马车,步行过去,路上还在琢磨——六科的人应该不会为难他,毕竟这是陛下批了同意、司礼监盖了章的方案,他们顶多走个流程,就会批“同意”。


    可他没想到,刚到六科衙门,就碰了个软钉子。


    六科的负责人是吏科都给事中王伦,年过五十,是弘治朝的老臣,出了名的“硬骨头”,连先帝在时,他都敢封驳奏章,更别说现在面对刚登基的朱厚照了。


    王伦接过方案,只扫了一眼,脸色就沉了下来,把方案往案上一放,语气生硬:“张公公,这份方案,六科不能批‘同意’。”


    张永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王大人,您说什么?这是陛下批了同意、司礼监盖了章的方案,怎么就不能批了?”


    “陛下同意,司礼监同意,不代表六科就必须同意。”王伦梗着脖子,声音洪亮,“给事中制度是太祖爷创立的,先帝爷在位时也只是微调,从未动过‘裁减人员’‘直接递奏疏’这些根本条款,这是祖宗家法,不可更改!”


    他指着方案里的条款,逐条反驳:“裁减冗余给事中,会让六科人手不足,以后怎么监察六部?给事中直接向皇帝递奏疏,绕开内阁,这是破坏‘内阁-六科’的制衡规矩,长此以往,朝政会乱的!”


    张永耐着性子劝道:“王大人,陛下也是为了让给事中更好地办事,不是要破坏规矩,您就别较真了,赶紧批‘同意’吧,不然让陛下知道了,你们六科的人都得吃罪不起。”


    “吃罪不起?”王伦冷笑一声,拍着案台站起来,“张公公,我王伦从当给事中那天起,就知道‘封驳’是六科的职责,哪怕是陛下的旨意,只要不合祖宗家法,我就敢封驳!”


    “我六科的人,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绝不因为怕得罪陛下,就违背祖宗家法!”


    这话掷地有声,旁边几个给事中也跟着附和:“王大人说得对!祖宗家法不能改!我们支持王大人!”


    张永看着眼前这群油盐不进的“硬骨头”,气得手都抖了。他好言相劝,没想到对方这么不给面子,还搬出“祖宗家法”来压他。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最后劝道:“王大人,您再想想,这方案要是推行下去,给事中的权力会更大,更能发挥监察作用,对你们六科也是好事啊。”


    “好事?”王伦嗤笑一声,“把权力集中到陛下手里,绕开内阁和六科,这是好事?张公公,您是陛下身边的人,可也得明白,大明的江山不是陛下一个人的,是靠‘祖宗家法’撑起来的,坏了规矩,江山就不稳了!”


    话说到这份上,再劝也没用了。


    张永知道,今天是别想让六科批“同意”了,他拿起方案,又看了眼王伦,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王大人,您可要想清楚,封驳陛下的方案,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早就想清楚了。”王伦闭上眼睛,不再看他,“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六科绝不会批‘同意’。”


    张永没再说话,转身往外走,心里又气又急。陛下还在暖阁等着消息,他却带着封驳的结果回去,陛下肯定会发火。


    走出六科衙门,阳光刺眼,张永却觉得浑身发冷,他加快脚步,往坤宁宫赶,手里的方案仿佛有千斤重,每走一步都觉得沉重。


    路上遇到几个官员,见他脸色不好,想打招呼,都被他摆摆手打发了。他现在没心思应付任何人,满脑子都是怎么跟陛下交代。


    回到坤宁宫时,已经是午时了,朱厚照正在暖阁里用膳,见他回来,放下筷子问:“怎么样?六科批‘同意’了吗?方案什么时候能实行?”


    张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手里的方案掉在地上,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奴婢无能……六科……六科封驳了方案,说……说这是祖宗家法,不可更改……”


    朱厚照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他盯着张永,眼神里的温度一点点降下来,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暖阁里静得可怕,只有窗外的鸟鸣声,还有朱厚照沉重的呼吸声,每一声都透着压抑的怒火。


    张永跪在地上,头埋得更低了,他能感觉到,陛下的怒火已经快要爆发了,他甚至能想象到,接下来陛下会有多生气,六科的人又会面临怎样的惩罚。


    而此刻的六科衙门里,王伦正对着几个给事中训话:“你们别怕,只要咱们守住祖宗家法,陛下就算再生气,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大明的规矩,不能坏在咱们手里!”


    给事中们齐声应道:“是!我们听王大人的!”


    他们都以为,只要搬出“祖宗家法”,陛下就会妥协,却不知道,他们的“硬骨头”,已经彻底点燃了朱厚照的怒火,一场关乎六科命运,也关乎大明制度变革的风暴,即将来临。


    张永依旧跪在地上,不敢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