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永伴璋观新宅院,铎与文议账中疑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马车拐过刑部衙门前的街角,没走两盏茶的功夫就停了下来。
张永先掀帘下车,对着陈璋笑道:“陈大人,到了,您下来瞧瞧。”
陈璋连忙跟着下车,抬头就见一处青砖灰瓦的院落,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铜环,门楣上没有匾额,看着低调却透着规整。
院墙不高,能看到院里的石榴树探出枝头,绿叶间还挂着几个青涩的果子,透着几分生气。
“这院子离刑部也就半柱香的路程,您往后上下班不用赶时辰,多方便。”
张永一边引着陈璋往门口走,一边像个熟稔的房掌柜般介绍,“前儿个咱家让人翻修了一遍,屋顶的瓦换了新的,墙也重新刷了,您进去瞧着保准亮堂。”
守在门口的两个锦衣卫见张永来了,连忙躬身行礼,伸手推开了大门。
门 “吱呀” 一声打开,一股淡淡的木香扑面而来 —— 是新打的家具散发出的味道。
院子是三进格局,前院铺着青石板,两侧摆着两盆修剪整齐的冬青,正对着的是一间倒座房,门窗擦得锃亮。
“前院这倒座房,您要是有老家的人来,就能住这儿,不占正房的地儿。”
张永指着倒座房,又往院里走,“咱们去中院瞧瞧,那才是您住的地儿。”
中院比前院宽敞些,正中间挖了个小水池,池子里养着几尾红鲤,水面飘着几片荷叶,旁边还搭了个葡萄架,藤蔓已经爬满了架子,看着秋天就能结葡萄。
正房是三间,左右各有一间厢房,门窗都是新换的杉木,油光锃亮。
“正房左边是卧室,右边是书房,中间是客厅,您日常办公、休息都够了。”
张永推开正房的门,引着陈璋进去,“咱家让人给您打了新的拔步床、书案和衣柜,都是上好的榆木,结实耐用。”
陈璋走进屋里,目光扫过 —— 卧室里的拔步床挂着月白色的纱帐,书案上摆着笔墨纸砚,连笔筒里都插满了新笔;客厅里的八仙桌、太师椅摆放整齐,墙角还放着一个博古架,上面摆着几件简单的瓷器,看着雅致却不奢华。
“这…… 这也太周全了。”
陈璋看着屋里的布置,眼眶又热了,他没想到陛下不仅安排了住处,连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
他转身对着张永深深一揖:“张伴伴,劳您费心了,晚辈实在感激不尽!”
“哎,您可别谢我。”
张永连忙扶住他,笑着摇头,“这都是皇爷吩咐的,皇爷说您刚到京城,不能让您受委屈,特意让咱家按您的喜好来布置 —— 知道您是读书人,书房特意留了大窗户,采光好,看书不伤眼。”
陈璋心里一震,陛下连他 “喜欢读书” 这点都记着?
他攥着拳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陛下对晚辈这般厚爱,晚辈…… 晚辈唯有好好办事,才能报答陛下的恩情。”
“您能这么想,皇爷听了肯定高兴。”
张永拍了拍他的肩膀,“院里还留了两个杂役,负责打扫院子、做饭,您要是有别的需求,直接跟他们说就行,或者差人去宫里找我也成。”
他看了眼天色,又道:“时辰不早了,咱家还得回宫里复命,就不打扰您收拾了。”
陈璋连忙挽留:“张伴伴不再坐会儿?喝杯茶再走?”
“不了不了,宫里还有差事呢。”
张永摆了摆手,转身往门口走,“您好好安顿,明日卯时可别忘了去刑部点卯。”
“晚辈记下了,张伴伴慢走!”
陈璋送张永到门口,看着他上了马车,直到马车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回了院子。
站在中院的葡萄架下,看着满院的景致,陈璋心里又暖又定 —— 有这样的陛下,有这样的住处,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进了书房,拿起书案上的笔墨,在纸上写下 “不负君恩” 四个大字,笔锋刚劲,透着一股坚定。
另一边,户部衙门里。
韩文和欧阳铎刚把赈灾款的复核公文发出去,两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值房,一坐下就瘫在了椅子上。
韩文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妈的,真想不干了!”
“这些猪队友,一个个就知道贪墨,就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他拍着桌子,语气里满是烦躁,“先帝在的时候,虽也有贪腐,但没人敢在赈灾款上动手脚,现在倒好,陛下刚登基,这些人就敢顶风作案!”
欧阳铎端起桌上的凉茶喝了一口,缓解了喉咙的干涩,他放下茶杯,沉声道:“韩尚书,您说得对,现在的情况和先帝时期不一样了 —— 陛下不是先帝,先帝仁厚,遇事总想着‘教化为主’,可陛下年轻,眼里揉不得沙子,真要是查出来贪墨,定会见血。”
韩文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可不是嘛!陛下看着年轻,心思却比谁都透亮,今天在暖阁里,没等咱们说透,就定了三部门联查的计策,那布局,比咱们这些老臣都周全,这些贪墨的人,怕是要栽大跟头了。”
两人沉默了片刻,欧阳铎忽然皱起眉头,像是想起了什么:“韩尚书,刚才整理公文的时候,我总觉得那些账本里的‘漏洞’,有些不对劲。”
韩文抬起头,疑惑道:“不对劲?哪里不对劲?”
“说不上来。” 欧阳铎皱着眉,手指轻轻敲着桌沿,“那些漏洞太‘明显’了 —— 有的账册数字对不上,有的回执印章模糊,甚至还有驿站登记薄缺页,这太反常了。”
“按说,真要贪墨,不该把账做得这么糙,至少会伪装得像点样子,可这些账,就像是故意留下漏洞,等着咱们查一样。”
韩文心里一动,他盯着欧阳铎,眼神变得凝重:“你也觉得不对劲?”
“我入户部十几年,查过的贪腐案不少,还真没见过这么‘蠢’的贪墨 —— 漏洞摆得明明白白,生怕别人查不出来。”
他顿了顿,又道:“你才入户部两三个月,就能看出不对劲,不简单啊!换了别的新人,怕是只会觉得‘这些人贪得太明目张胆’,根本想不到背后的门道。”
欧阳铎连忙拱手,语气谦逊:“都是韩尚书教得好,您这段时间带晚辈查账,教了晚辈不少看账的诀窍,不然晚辈也发现不了这些异常。”
“你这小子,就是太谦虚。” 韩文笑了笑,疲惫的脸上多了几分暖意,“行了,别琢磨了,先去休息吧,折腾了一晚上,再熬下去身子该扛不住了。”
“那些不对劲的地方,等后续复核账册送过来,咱们再慢慢查,总能找出端倪。”
欧阳铎点了点头:“好,那晚辈先送您回府?”
“不用,我在值房眯一会儿就行,你也去隔壁的休息室躺躺,明日还得盯着各地送过来的账册呢。” 韩文摆了摆手,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
欧阳铎应了声 “是”,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值房,关好门,转身去了隔壁的休息室 —— 他确实累坏了,沾着枕头就能睡着,可闭上眼睛,脑子里却总想着那些 “不对劲” 的账本,翻来覆去,竟一时没了睡意。
与此同时,锦衣卫指挥使司的衙署里。
陆炳刚把盯梢的差事安排下去,一个锦衣卫校尉就匆匆跑了进来,躬身道:“大人,东厂的刘公公派人来了,说有要事想和大人聊聊,人已经在门外了。”
陆炳愣了一下,刘瑾派人找他?
他和刘瑾虽都是陛下身边的人,却一个掌锦衣卫,一个掌东厂,平日里没什么交集,今天怎么突然派人来了?
难道是为了赈灾款查账的事?
陆炳皱了皱眉,沉声道:“让他进来。”
校尉应了声,转身往外走,很快就领了一个穿东厂番子服饰的人进来。
那人对着陆炳躬身行礼:“小人见过陆大人,刘公公让小人给大人带个话,说关于北直隶、山西查账的事,有几个细节想和大人商量,问大人今晚有没有空,在‘悦来茶馆’见一面。”
陆炳手指敲着桌沿,心里琢磨着 —— 刘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查账的事陛下已经定了分工,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他盯着那东厂番子,缓缓开口:“刘公公没说是什么细节?”
“小人不知。” 那番子摇了摇头,“刘公公只说,这事得当面和大人说,在衙门里不方便。”
陆炳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刘公公,今晚戌时,悦来茶馆,我会去。”
“是,小人这就回去复命!” 那番子躬身应着,转身退了出去。
陆炳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眉头皱得更紧了 —— 刘瑾突然约他见面,绝不是简单的 “商量细节”,怕是还有别的目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天色,心里默默想:不管刘瑾想干什么,今晚见了面,总能知道答案,只是…… 这事要不要先告诉陛下?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 没弄清楚刘瑾的意图前,先别惊动陛下,等今晚见了面,再做打算。
而此时的东厂衙署里,刘瑾正坐在案前,手里把玩着一枚玉扳指,听着番子的回报:“公公,陆大人答应了,今晚戌时在悦来茶馆见面。”
刘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放下玉扳指,沉声道:“好,通知下去,今晚安排几个可靠的人在茶馆外盯着,别让闲杂人等靠近。”
“是,公公!” 番子躬身退下。
刘瑾靠在椅子上,眼神变得深邃 —— 陆炳啊陆炳,今晚就让咱们看看,谁才是陛下最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