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帝定三衙联查策,璋遇永惊受宠恩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刘瑾指尖点着 “河间府回执” 上的模糊官印,倒吸一口凉气:“这印都快磨没了,明摆着是后刻的假印,胆子也太大了。”


    陆炳翻到驿站缺页的登记薄,眉峰拧成疙瘩:“缺的正好是转运粮那几天,不是烧了就是藏了,肯定有鬼。”


    两人翻完最后一本账,齐齐转身看向朱厚照,脸色都沉得很。


    “陛下,” 陆炳先开口,声音带着狠劲,“这些账漏洞百出,分明是一群人串通好了贪墨!臣这就带锦衣卫去直隶,把那几个州县官抓回来审!”


    “急什么。” 朱厚照摆了摆手,“抓回来容易,要是打草惊蛇,让背后的人把赃款赃粮转移了,抓再多官也没用。”


    刘瑾连忙接话:“陛下说得是。这些州县官敢这么贪,背后指不定有靠山,说不定是哪个勋贵或是京官在撑腰,得先把根摸清楚。”


    朱厚照指尖敲着桌沿,目光扫过韩文、欧阳铎,又落回刘瑾、陆炳身上,缓缓开口:“朕的意思是,借这次赈灾款亏空的由头,整一波北直隶、山西一带的财政。”


    “不用你们出京城,就在京城坐镇,把网撒下去。”


    这话一出,屋里几人都愣住了。


    在京城坐镇就能查直隶、山西的账?这怎么查?


    朱厚照看出他们的疑惑,继续道:“分三步走。”


    “第一步,户部牵头。”


    他看向韩文,“韩大人,你让欧阳铎把查出的漏洞整理成册子,给北直隶、山西各府发公文,就说‘朝廷要复核赈灾款账目’,让他们把本县的收支细账、商号收据、驿站记录,三天内全送京城户部来。”


    “不用明说查贪墨,就说‘复核’,先看看他们的反应 —— 心里没鬼的会乖乖送,有鬼的要么拖延,要么造假,这就把可疑的人先筛出来了。”


    韩文眼睛一亮:“陛下高见!三天时间短,他们就算想造假也未必能造得天衣无缝,送过来咱们再比对,一抓一个准!”


    “第二步,锦衣卫盯梢。”


    朱厚照转向陆炳,“你让人盯着北直隶、山西在京的官员家眷,还有那些和受灾县有生意往来的商号掌柜。”


    “要是哪个州县官的家眷突然往老家送信、送银子,或是商号掌柜连夜搬东西、找关系,不用惊动,记下来就行 —— 这些人十有八九和贪墨脱不了干系。”


    陆炳拱手应道:“臣明白!锦衣卫在京里眼线多,保证盯得死死的,一只苍蝇都飞不出京城!”


    “第三步,东厂配合。”


    朱厚照又看向刘瑾,“你让东厂的人去查各部司的文书 —— 看看有没有哪个京官给直隶、山西的州县官递过条子,或是在赈灾款拨款时动过手脚。”


    “特别是户部、兵部那些管过赈灾的官员,他们的往来书信、批文,都给朕调出来查。”


    刘瑾连忙躬身:“奴婢这就去办!东厂管着文书库的钥匙,调文书方便得很,保证查得仔仔细细!”


    三人分工清晰,又都不用离京,只靠 “发公文”“盯梢”“查文书” 就能把网铺开,既稳妥又隐蔽。


    欧阳铎听得心头直跳,忍不住开口:“陛下,臣有几点补充意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朱厚照点头。


    “第一,公文里可以加一句‘若逾期不送或账目有误,朝廷将派御史巡按彻查’。”


    欧阳铎语速飞快,“用巡按吓他们一下,让他们不敢拖延 —— 那些州县官最怕巡按,知道巡按一来就没好果子吃。”


    “第二,让户部的老吏跟着复核账目。”


    他补充道,“那些老吏懂地方账目的‘弯弯绕’,知道哪里容易造假,比如商号收据上的印章年份、驿站登记的时辰漏洞,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咱们这些新人强。”


    “第三,查商号时可以让顺天府配合。”


    欧阳铎看向朱厚照,“顺天府刚换了代理府尹(周奎被贬后暂未补缺),陛下可以让他派些人手盯着京城的商号,要是哪个商号敢销毁账本,顺天府直接带人封店 —— 名正言顺。”


    一番话补得周到,把朱厚照没说细的地方全填上了。


    韩文拍着大腿叫好:“欧阳说得对!老吏和顺天府这两招太关键了,能省咱们一半功夫!”


    刘瑾也点头:“加巡按的话是个好主意,那些小官一怕就容易露马脚。”


    朱厚照看着欧阳铎,眼里满是赞许:“就按你说的补,这三点都加上。”


    他站起身,语气斩钉截铁:“韩大人,你和欧阳铎今天就整理公文,下午就发出去。”


    “刘瑾、陆炳,你们现在就回各自衙门布置,盯紧了,别出岔子。”


    “记住,这事儿要快,但要稳,没拿到实据前,谁也不许声张,更不许私自抓人。”


    “等把所有证据都攒齐了,朕再给他们来个一锅端!”


    “臣(奴婢)遵旨!” 屋里几人齐声应道,个个精神抖擞,刚才的疲惫一扫而空。


    韩文和欧阳铎抱着账册往外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刘瑾和陆炳也快步退下,显然是急着回衙门布置。


    暖阁里很快只剩朱厚照和张永。


    张永上前给朱厚照续了杯茶:“陛下这招太高了,不用动兵动马,在京城就能把外面的贪墨犯全揪出来。”


    朱厚照喝了口茶,嘴角勾了勾:“不是朕高,是他们自己蠢 —— 贪就贪了,还把账做得这么糙,不抓他们抓谁?”


    他放下茶杯,“对了,陈璋那边安顿好了?今天他该去刑部入职了吧?”


    “早安顿好了!” 张永连忙回道,“奴婢昨天让人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新打了家具,还备了被褥茶具,就等陈大人去了。”


    “奴婢想着今天一早去驿馆接他,先送他去刑部报到,再带他去看住处,正好不耽误他办事。”


    “嗯,你办事妥帖。” 朱厚照满意点头,“去吧,别让他等急了。”


    “是,奴婢这就去!” 张永躬身退了出去。


    另一边,在京城城西的驿馆门口。


    陈璋背着个小包袱从驿馆里出来,他特意换了身干净的青布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 今天是去刑部入职的日子,得体面些。


    他站在门口正琢磨着 “该怎么去刑部”,就见一辆青色马车停在了驿馆门口。


    车帘掀开,张永从车里下来,脸上带着笑:“陈大人,可算等着您了!”


    陈璋吓了一跳,连忙拱手:“张伴伴?您怎么来了?”


    他昨天虽和张永聊得投机,却没想过张永会亲自来接他 —— 张永是陛下身边最亲近的太监,相当于 “司礼监掌印” 的级别,而他只是个刚入职的刑部主事,差着十万八千里。


    张永快步上前,拉着他往马车走:“陛下特意吩咐了,让奴婢送您去刑部入职,再带您去看新住处,可不能让您这个‘新科主事’第一天就走冤枉路。”


    陈璋彻底懵了,脚步都有些飘 —— 陛下不仅提拔他、安排住处,竟还让张伴伴亲自来接?


    这恩宠也太重了!


    他受宠若惊,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来,只能跟着张永往马车走,心里又暖又慌。


    暖的是陛下的信任,慌的是自己能不能担起这份看重。


    “陈大人,上车吧。” 张永掀开马车帘,笑着往里让,“刑部的衙门上班早,咱们得赶在辰时前到,别误了点卯。”


    陈璋这才回过神,连忙躬身:“有劳张伴伴了,实在是…… 实在是不敢劳烦您。”


    “哎,客气啥。” 张永把他推上车,自己也跟着坐了进来,“陛下说了,您是他看重的人,伺候您就是伺候陛下,应该的。”


    马车缓缓动起来,沿着街道往刑部方向走。


    陈璋坐在车里,看着对面笑容和善的张永,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 今天去了刑部,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办事,绝不能辜负陛下这份恩宠,也不能让张伴伴白跑这一趟。


    他却没注意,张永偷偷打量着他,心里也在琢磨 —— 陛下眼光是真毒,这陈璋看着老实,眼里却有股韧劲,说不定真能像欧阳铎一样,在刑部闹出些动静来。


    马车穿过两条街,离刑部衙门越来越近。


    陈璋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 他的仕途,从这一刻起,才算真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