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东厂铁腕,夜锁紫禁城
作品:《朕,朱厚照,登基即斩外戚》 刘瑾踩着满地枯黄落叶,“咯吱咯吱”声似历史诉说。
他坚定地站在黑瓦灰墙的东厂核心院落前,这里隐藏无数秘密与权力斗争。
院落前,两尊石狮子威风蹲踞,张着血盆大口,黑石眼珠在残阳余晖下泛着冰冷诡异的光,像暗处窥视的眼睛。
“刘公公到 ——” 随侍小太监尖细的嗓子唱喏,声音在空旷巷子回荡出三圈回音,如权力涟漪扩散,彰显刘瑾到来带来的震撼。
随着唱喏,衙署大门“吱呀”一声缓缓拉开。
十几个身穿黑色劲装的东厂番役齐刷刷跪地,动作整齐划一,尽显东厂严格纪律。
为首的掌刑千户低头,声音发颤:“属下等参见刘公公,不知公公驾临……”
他声音中带着惶恐与不安,毕竟刘瑾到来打破了东厂平静秩序。
“咱家奉陛下旨意,提领东厂。”
刘瑾目不斜视,径直迈过门槛,青布蟒袍下摆随步伐摆动,扫过番役头顶,动作看似随意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从今日起,东厂的规矩,咱家来定。”
掌刑千户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东厂提督历来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多年规矩如今被一个随堂太监打破,不合规矩。
他心中涌起不满与质疑,但看到刘瑾身后跟着的二十名金瓜武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那二十名金瓜武士身姿挺拔,气势凛然,是皇帝的人,来给新提督撑腰,有他们在,无人敢违抗刘瑾命令。
“属下…… 属下参见提督大人!” 掌刑千户“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动作干脆决绝。
身后番役们见状,也跟着山呼“参见提督大人”,声音整齐洪亮,在衙署中回荡。
刘瑾满意地眯起眼睛,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胖手一挥:“都起来吧。咱家没时间跟你们客套,陛下有旨,清查皇宫内外与外臣勾连的内奸,重点查先帝去世前后,所有出宫记录。”
他声音低沉有力,每个字都像重锤敲击在众人心上。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三个时辰内,给咱家把有嫌疑的名单列出来,漏了一个,咱家扒了你们的皮!”
语气中充满威胁与警告,让众人不敢懈怠。
“是!” 番役们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紧张与敬畏。
他们转身匆匆往档案房冲去,脚步匆匆似有无形鞭子驱赶。
东厂档案房神秘森严,比太和殿库房还要森严。
三层铁门紧锁,钥匙分别由三个千户保管,三人同时到齐才能打开。
里面堆满黄皮卷宗,记录着京城内外所有人言行举止,从王侯将相到贩夫走卒无一遗漏,如庞大历史档案记载世间故事。
刘瑾坐在提督公案后,看着番役们抱来一摞摞卷宗,堆积如山。
他指尖在案上的《厂卫则例》上轻叩,有节奏的叩击声似他心中权力节奏。
他知道,东厂老人心里不服。
他们在这摸爬滚打多年,有自己的势力和习惯,凭什么听他一个“暴发户”指挥。
但他不在乎,在他看来,不服就打到服,权力面前没有妥协余地。
“千户,” 刘瑾忽然开口,看向掌刑千户,“先帝去世前三天,太医院的院判李嵩,是不是出过宫?”
他目光锐利深邃,似能看穿一切。
掌刑千户一愣,连忙翻查卷宗,手指快速翻动。
“回大人,是…… 是出过宫,去英国公府瞧过病。”
他声音慌乱,没想到刘瑾会突然问起。
“英国公府?” 刘瑾挑眉,透露出疑惑与思索。
“张懋是武将,跟文官集团向来不对付,李嵩去他家做什么?”
他心中充满疑问,这个寻常出诊背后是否隐藏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 掌刑千户答不上来,额头冒出细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他翻卷宗时觉得是寻常出诊没当回事,如今被一问才发现另有隐情。
“记下来,” 刘瑾拿起朱笔在纸上画了个圈。
“李嵩有嫌疑。”
他语气坚定果断,似已给李嵩判刑。
掌刑千户额头渗出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卷宗上。
他心中暗暗惊叹,新提督眼睛够毒,看似不经意的问题却能发现端倪。
接下来的三个时辰,东厂衙署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的朱笔落纸声。
“沙沙”声似时间脚步声催促众人加快速度,朱笔落纸声似命运判决声决定嫌疑人命运。
刘瑾没再说话,一页页翻,一行行看,眼神专注锐利,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遇到可疑处便用朱笔圈出,偶尔问一句细节,句句戳在要害上,让番役们佩服他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番役们从敷衍渐渐变成敬畏,发现这胖太监看着和气,肚子里全是刀,每句话都充满威严和力量。
三更梆子敲响,一张写满名字的名单摊在案上,墨迹未干。
名单上密密麻麻写着二百三十七个名字,宫女太监占大半,还有三十多个侍卫,七个御医,连御膳房的两个厨子都在列,可见清查范围之广、力度之大。
“大人,” 掌刑千户指着名单上一个名字,“寿宁侯府的管事,在先帝去世当天,进过三次宫,每次都跟太后宫里的掌事太监碰头。”
他声音中带着兴奋,似发现重大线索。
刘瑾目光在那个名字上停留片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好得很,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他没想到小小管事能牵扯出这么多人,看来皇宫里的水比想象还深。
他拿起名单,抖了抖纸页。
“这些人,分布在哪些宫苑?”
他想知道嫌疑人具体位置以便下一步行动。
掌刑千户连忙铺开皇宫舆图,用朱砂笔标出密密麻麻的红点。
“回大人,乾清宫、仁寿宫、太医院、侍卫营房都有,还有几个在太妃的偏殿里。”
他声音紧张,这些地方都是皇宫重要区域,行动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仁寿宫和太妃殿的人,留到最后动。”
刘瑾指尖点在舆图上的坤宁宫。
“先从外围清起,别惊了圣驾。”
他深知行动必须谨慎,不能惊动皇帝。
“是!” 掌刑千户连忙应道,知道刘瑾安排有道理,必须严格执行。
“还有,” 刘瑾抬头,眼里闪着狠光。
“让番役们换上便服,带足锁链,等宫里落钥。”
他要在合适时机出手,将人一网打尽。
“落钥后,各宫门都派人守住,一只鸟都别想飞出去。”
掌刑千户心里一凛,落钥后动手是要一网打尽,不给通风报信机会。
他感受到刘瑾的决心和狠辣,心中涌起敬畏。
“属下这就去安排!” 掌刑千户说完匆匆离去,脚步急促有力。
看着掌刑千户背影,刘瑾拿起朱厚照赐的拂尘,轻轻掸了掸案上灰尘。
二百三十七人只是开始,他要让皇宫里每个人都知道谁是真正主子,谁是替主子拿刀的人。
四更天,紫禁城角楼响起落钥梆子声。
“哐当 —— 哐当 ——” 声音在寂静夜里格外响亮,似命运钟声。
厚重宫门一扇扇合上,铜锁落锁声传出很远,像给某些人敲丧钟,预示末日来临。
刘瑾站在东厂衙署台阶上,看着远处宫墙上巡逻火把渐渐稀疏。
他对身后番役们道:“时候到了。”
他声音低沉坚定,充满决绝勇气。
三百名东厂番役早已换上便服,腰间别着锁链和短刀,黑压压站在院里,像一群蓄势待发的夜狼。
他们眼神中充满凶狠与坚定,做好迎接挑战准备。
“记住,” 刘瑾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穿透骨髓的寒意。
“拿人时不许出声,反抗者,格杀勿论。”
他命令如死神宣判,番役们不敢违抗。
“若有人敢通风报信,不管是谁,先斩后奏!”
“属下遵令!” 三百人齐声应道,声音压得极低,却震得院角梧桐叶簌簌落下。
刘瑾最后看了一眼皇宫方向,那里烛火大多熄灭,只有几处还亮着,像困在网里的萤火虫,微弱无助。
他挥了挥手,率先走出东厂衙署,坚定步伐似走向胜利征程。
夜风吹起他的袍角,露出腰间短刀,刀鞘上的鲨鱼皮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如他心中的杀意,冰冷无情。
“走,给陛下交差去。”
队伍像一条黑色的蛇,悄无声息地滑进紫禁城宫道,朝着亮着烛火的地方缓缓游去,如一群黑暗中的幽灵,即将展开一扬惊心动魄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