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武当
作品:《穿越射雕:我以太极镇五绝!》 旭日初升,金色的光芒穿透了流动的云海,为华山之巅的每一块岩石,每一株苍松都镀上了一层辉煌的色泽。一夜论道,山巅的几人都带着各自的收获与思索,静默无言。
黄药师率先长身而起,他拂了拂衣袍上并不存在的尘土,动作间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疏狂。他看着崖边的沈夜,开口时,那种尖锐的傲气已化作另一种深沉。
“你的‘理’,确实高妙,将天地万物都囊括其中,无懈可击。”
他停顿了一下,随即话锋一转。
“但我的‘术’,亦有我的乐趣。看这世间规矩不顺眼,便亲手打破它,再立一个我自己的规矩,这其中的滋味,你这块“石头”是不会懂的。”
说完,他仰天发出一阵长笑,笑声激荡,在群峰间回响不绝。青色的袍袖猛然一展,他整个人便朝着下方的万丈云海投身而去,身形在云雾中几个起落,便消失不见,只留下那不羁的笑声,久久不散。
“黄老邪,等等我!”
周伯通见黄药师这般离去,只觉得有趣至极,立刻大喊一声。他甚至不走寻常山路,手脚并用,整个人缩成一团,顺着陡峭的崖壁就滚了下去,口中还嚷嚷着。
“咱们比比,看谁的道儿走得更快活!我这条路肯定比你那条好玩!”
他的身影很快也消失在云雾之中,为这肃穆的离别,添上了一抹顽童的胡闹。
山巅之上,复又归于平静。
一灯大师双手合十,向着沈夜缓缓躬身。
“先生之言,令老衲茅塞顿开。老衲穷尽半生,欲以佛法化解一阳指的刚猛,却始终不得其门。今日方知,并非要化解,而是要包容。”
他抬起身,面容平和。
“一阳指的‘刚’,或许能在先生所言的‘柔’中,寻得真正的圆满。此间事了,老衲也该回天龙寺,闭关静思了。”
郭靖站在一旁,整个人看起来心事重重。他走上前,对着沈夜,行了一个极其郑重的大礼,深深地弯下了腰。
“沈先生的‘道’,郭靖望尘莫及,那是属于天人的道路。”
他直起身,脸上是一种决然。
“可我只是一个凡人。襄阳城中,尚有万千百姓待我守护。他们不懂什么阴阳大道,只求能安稳度日,不受战火侵扰。我的‘道’,便在那人间烟火里,在那一砖一瓦的守护之中。”
他见识了神仙手段,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凡人之责。守护,便是他一生的答案。
沈夜看着眼前这几位故人各自寻到了自己的方向,轻轻颔首,并未出言强求。
“人各有道,殊途同归。”
他转过身,望向云海翻腾的南方,那里群山连绵,气象万千。
“此间尘缘将了,我欲往武当山一行。”
他的声音清朗,清晰地传入郭靖与郭襄耳中。
“为这‘太极’之理,寻觅一处传承之地。”
开宗立派!
这四个字重重地敲在了郭靖与郭襄的心上。两人的身体都出现了轻微的震动。
这并非是建立一个寻常的江湖门派,与丐帮、全真教争夺声名。这是要为一种全新的,凌驾于所有武学之上的哲思,开创一个道统。其意义之深远,远非又一次华山论剑可比。
“沈真人,我也去!”
郭襄几乎是不假思索,立刻脆生生地喊了出来。她从旁边的大石上跳下来,几步跑到沈夜身边,仰着小脸,脸上满是坚定与向往。
“我要学你的‘理’!”
“襄儿,胡闹!”
郭靖下意识地出声呵斥,他想阻止女儿这个冲动的决定。可当他看到女儿脸上那种前所未有的坚毅,那种对更高远世界的纯粹向往时,他准备说出口的话,又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想起了襄阳城下那神迹般的一幕,想起了沈夜那深不可测的境界。让女儿跟随这样的人物,或许,是她此生最大的机缘。
最终,万千的担忧与不舍,都化作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郭靖再次对着沈夜,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
“小女性情跳脱,顽劣不堪,日后,便有劳先生照拂了。”
这已是将女儿,托付给了对方。
沈夜的视线落在郭襄身上,看着她那双充满期盼的灵动眼眸,他微微一笑。
“可。”
一个字,便定下了这份师徒的缘分。
山巅辞别,郭靖与一灯大师联袂下山,一个重返红尘,一个回归青灯。
沈夜则带着郭襄,踏上了前往武当山的路途。他们走得不快,郭襄依旧骑着她那头小毛驴,而高空之上,神雕盘旋,发出阵阵清亮的啼鸣,不远不近地跟随着。
旅途之中,沈夜并不曾教授郭襄任何具体的拳法招式。
他们路过奔流不息的江河时,沈夜会停下脚步,指着滔滔的江水。
“你看这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便是‘上善若水’。”
他们行至巍峨连绵的山脉前,沈夜又会让她驻足观察。
“你看这山,承载万物,厚重不言,静默无争。这便是‘厚德载物’。”
郭襄起初听得懵懵懂懂,只觉得这些话比全真教的道藏还要玄奥。可随着旅途的延续,她渐渐地,从这天地万物之中,体会到了那无处不在的“理”。
她开始明白,真正的武学,或许真的不是那些精妙的拳脚招式,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她的心,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开阔而沉静。
数月之后,当秋意渐浓,他们终于抵达了武当山。
放眼望去,七十二峰拔地而起,巍峨耸峙,山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山顶隐隐有紫色的气韵升腾,一派祥和庄严。
沈夜领着郭襄,沿着山路向上。他没有去寻那些香火鼎盛的宫观,而是在一处视野开阔、背山面水、松柏环绕的峰台上,停下了脚步。
他环顾四周的地形与风水,感受着山间的气韵流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此地,可为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