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论剑

作品:《穿越射雕:我以太极镇五绝!

    山风吹过,带来云海深处的水汽。一声平和的佛号,穿透了风声,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两道人影,一前一后,顺着陡峭的山路缓步走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身披陈旧袈裟的老僧,他步履平稳,每一步的距离都分毫不差。跟在他身后的,是卸下了一身戎装的郭靖,他面容沉静,看着山巅的几位故人,心中百感交集。


    周伯通停止了打拳,好奇地看着来人。黄药师则只是瞥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注意力依旧放在沈夜身上。


    郭靖走上前,先是对着黄药师深深一揖。


    “岳父。”


    黄药师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郭靖又看向周伯通,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


    “周大哥。”


    “靖儿,你也来啦!”周伯通高兴地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来得正好,快来看沈小子变戏法!他可好玩了!”


    一灯大师走到了众人面前,双手合十,对着沈夜微微躬身。


    “沈施主,一别经年,风采更胜往昔。”


    沈夜还了一礼。


    “大师慈悲,禅心通透,亦是精进。”


    几人见礼已毕,华山之巅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安静。最终,还是黄药师打破了这份沉默。他走上前两步,青色的衣衫在风中摆动。


    “沈先生,你费这么大功夫,邀我们几个老家伙来这华山顶上吹风,总不会只是为了叙旧这么简单吧?”


    他的话语直接,毫不客气。


    “划下道来。今日,是比武,还是比别的什么?”


    周伯通一听“比武”二字,立刻兴奋起来。


    “比武好!比武好!咱们先打一场,谁赢了谁说话!”


    郭靖站在一旁,没有出声。他此行前来,便是为了求道,比武与否,于他而言已不重要。


    沈夜摇了摇头。


    “武,已是末节。”


    这五个字一出口,在场之人,除了郭襄,无不为之动容。


    黄药师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讽。


    “末节?你我皆是习武之人,穷尽一生之力,攀登武学高峰。到你口中,竟成了不值一提的末节?”


    “你若不信,大可以你的通天手段,来试试我这三十年创出的功夫!”


    沈夜没有回应他的挑衅。他只是转身,走到了崖边的一片空地之上。那里的山石平坦,被云雾环绕。


    他缓缓抬起双手,在身前划出一个圆。


    一个很慢,很柔,很圆的起手式。


    太极。


    随着他的拳势展开,山巅之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原本有些凛冽的山风,似乎变得柔和了许多。远处翻涌的云海,流动的速度,也仿佛与他那舒缓的动作,形成了某种奇异的共鸣。


    黄药师起初还带着一丝不屑,可看着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就变了。


    他从沈夜那看似简单的画圆,揽雀尾,单鞭之中,看到了自己毕生钻研的奇门五行。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卦方位,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所有变化的至理,都被那看似平淡无奇的拳法,一一演化,又一一归于混沌。


    他一生所学驳杂,自认天下万般术数,皆可入武。可沈夜的拳,却告诉他,万般术数,本就是武,本就是理。


    周伯通则看得手舞足蹈,他没有想那么多深奥的道理。他只是觉得,沈夜这画圈的功夫,实在是太好玩了。


    “咦?这个圈画得圆!我也来试试!”


    他学着沈夜的样子,也在一旁画起了圈。可他画出来的圈,总是带着一股急切的,想要立刻看到结果的意味,与沈夜那份从容不迫的韵味,截然不同。


    他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不对不对,这圈里有东西!好像怎么画都画不完,里面藏着无穷无尽好玩的变化!比我的空明拳还有趣!”


    他沉浸了进去,忘记了比武,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画出那个完美的圆。


    一灯大师双掌合十,脸上露出了平和的微笑。


    他修习一阳指,功夫本是至刚至阳。后来又潜心佛法,追求以禅意化解戾气。


    此刻,他从沈夜的拳理之中,看到了佛法所讲的“圆融”与“放下”。


    那阴阳的转化,刚柔的相济,不正是佛法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体现吗?


    他的一阳指,追求的是以一点破万法。而沈夜的太极,却是以一圆容万法。


    一灯大师在这一刻,心中有所触动。他那至刚的一阳指,似乎找到了一条可以继续走下去的,更加宽广的道路。


    郭靖看得最是吃力,却也最是投入。


    他的降龙十八掌,是他一生侠义的写照,至大至刚,勇往直前。


    他看着沈夜的拳法,那阴阳的流转,那虚实的变换,让他感到十分困惑。这与他所知的武学道理,完全背道而驰。


    可渐渐地,他从那柔和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一股比他的降龙十八掌更加宏大,更加不可撼动的力量。


    那不是击溃,而是包容。


    不是毁灭,而是转化。


    他隐约感觉到,降龙十八掌的刚猛,并非终点。刚猛之后,或许还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刚柔并济,那才是真正的,无可匹敌的境界。


    就在四人各自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中时,场中的沈夜,拳势一变。


    他使出了一式“云手”。


    双手在他的身前,一上一下,缓缓地,交替画着圆。


    随着他这个动作的出现,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


    他周遭那些缭绕不散的云雾,像是受到了某种无形的牵引,竟开始随着他的拳意,缓缓地流动起来。


    云雾汇聚,旋转,在他的身周,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轮廓分明的,由真实云雾构成的太极图!


    白色的云雾构成了阳鱼,山岩的阴影构成了阴鱼。


    云随手动,意引天象!


    天地,在这一刻,与他的拳法产生了共鸣。


    在场四人,黄药师,周伯通,一灯大师,郭靖,皆是站在这个时代武学最顶点的存在。可他们看着眼前这一幕,都被震撼得无法言语。


    这已经不是武功。


    这是仙法,是神迹。


    是他们穷尽一生想象,也无法触及的境界。


    郭襄更是张大了小嘴,她牵着小毛驴的手都松开了,只是呆呆地看着那个在云雾中演练拳法的身影。她所追寻的“道”,此刻就以一种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展现在了她的面前。


    许久,沈夜缓缓收势。


    他身周那个由云雾构成的太极图,也随之慢慢散去,重新化作了山间的寻常云海。


    他收势而立,平静地看着众人。


    “此为太极。”


    他的声音不响,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阴阳为基,万法归一。”


    “黄岛主的‘术’,伯通前辈的‘真’,一灯大师的‘禅’,郭靖的‘正’,皆在其中,并无高下之分。”


    “它们只是‘道’在不同人身上的,不同显现而已。”


    黄药师沉默了。


    他一生狂傲,难以真正服人。可今日,在沈夜这番话,这场演示面前,他心中那份傲气,被彻底折服。他所追求的“术”,确实只是太极之理的一种应用。


    周伯通已经完全不在乎输赢了。他跑到沈夜面前,学着他刚才云手的样子,兴奋地挥舞着手臂,试图也引动那些云雾。


    “这个好玩!这个太好玩了!沈小子,快教教我,怎么才能让那些云听我的话?”


    一灯大师对着沈夜,再次深深一躬。


    “阿弥陀佛。施主一席话,一趟拳,胜过老衲十年枯禅。今日方知,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郭靖也走了过来,他对着沈夜,行了一礼。


    “沈先生,郭靖受教了。”


    一场前所未有的华山论剑,没有比武,只有论道。


    沈夜以一场惊世骇俗的演练,将自己的“太极”之理,确立为这个时代武学的最高峰。


    他没有说谁对谁错,只是告诉他们,所有的路,都包含在这一条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