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卅年
作品:《穿越射雕:我以太极镇五绝!》 三十年的光阴,在指尖流逝。
沈夜的足迹,遍布了这颗星辰的五洲四海。他曾立于南美雨林深处的玛雅金字塔顶,看下方丛林起伏,感受那古老文明祭祀时留下的,混杂着血与信仰的独特场域。他也曾走过罗马的斗兽场,那残破的巨大环形建筑里,似乎还回荡着千百年前的嘶吼与欢呼,每一块石头都浸透了荣耀与死亡的“理”。在恒河的岸边,他见过无数信徒在浑浊的河水中沐浴,将生死寄托于一条河流,那份虔诚与此地的混乱,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平衡。
他随身携带的那个行囊,里面最初只放着一卷空白的竹简。如今,那竹简早已被打开,上面刻满了各种奇特的符号与图形。有的是他在沙漠中感悟到的,代表“枯”与“荣”的螺旋。有的是他在极北冰海领会到的,象征“静”与“藏”的六角冰晶。还有更多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是他从不同文明,不同天地中,提炼出的,属于那个地方的,最根本的“理”。
他的容貌,却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三十年前,那个二十许的青衫青年。岁月在他身上,似乎彻底停滞了。
只有他身旁的神雕,那乌黑的羽毛间,添了几分风霜的灰白。它的动作不再有年轻时的猛烈,多了一份沉稳。它看向沈夜的时候,也不再是单纯的禽鸟对主人的依赖,更像是一位无言的道侣,一个见证了彼此道路的同行者。
这一日,他们站在一处不知名的高山之巅。云海在脚下翻滚,东方,是日出的方向,也是故土的方向。
沈夜遥望着那片天际线,许久,才对身旁的神雕开口。
“我们回去吧。”
神雕发出一声低沉的鸣叫,用头轻轻蹭了蹭沈夜的衣袖,作为回应。
数月之后,大宋边境的一座小城。
午后的阳光有些懒散,街道上却并不平静。人来人往,行色匆匆,叫卖声此起彼伏,但那声音的底色里,却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焦躁。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三十年前的安逸,而是一种淡淡的,混合了铁锈与尘土的肃杀与不安。
沈夜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布长衫,将那卷刻满符号的竹简收入行囊,独自走在街上。他走得很慢,与周围急促的人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存在,与这个忙碌而紧张的世界,有些格格不入。
他走进了一家路边的茶馆。
茶馆里人声鼎沸,一个角落里,说书先生正讲到兴头上,惊堂木一拍,唾沫横飞。
“话说那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再次围困襄阳!铁骑如林,遮天蔽日!城中军民,人心惶惶!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只见那郭靖郭大侠,手持降龙十八掌,与夫人黄蓉,率领江湖群雄,登上城头,誓与襄阳共存亡!那一战,真是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郭大侠一人独战数名蒙古高手,方才保得一方平安!”
说书先生讲得慷慨激昂,周围的茶客也听得热血沸腾。
“好!郭大侠真乃当世英雄!”一个粗豪的汉子将茶碗重重顿在桌上。
“是啊,若非有郭大侠夫妇死守襄阳,我们这些边境小城,怕是早就化为焦土了!”旁边一个商人附和道,脸上带着后怕。
角落里,一个看起来像是读过几天书的文士,却轻轻摇了摇头,发出了一声不以为然的嗤笑。
“郭大侠固然是英雄,守城护民,功在社稷。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又哪里知道,这世上,还有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
他这话说得不大,却引来了旁边几人的注意。
那粗豪汉子扭过头,瓮声瓮气地问:“哦?听你这口气,难道还有比郭大侠更厉害的人物?”
文士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道:“厉害?这个词太俗了。我说的,是一种境界。你们可曾听过,三十年前,那位沈夜沈真人的传说?”
“沈真人?”汉子皱起了眉,“有点印象,好像是说他武功天下第一,后来就没消息了。”
“何止是天下第一!”文士的声调高了些,“我曾在一本游记中读到,那位沈真人,当年以太极拳理,败尽天下五绝。之后更是远赴西域,连那波斯拜火教,都在他面前俯首称臣!那拜火教是何等存在?传承千年的大教派!在沈真人面前,也不过是土鸡瓦狗!”
“这么神?”汉子有些不信,“既有如此通天彻地的本领,为何不去襄阳助拳?若他肯出手,那蒙古大军,岂不是挥手可灭?”
“这便是你等凡俗之见了。”文士的脸上露出一份优越感,“郭大侠守的是一城一地,是‘人’间事。而沈真人追求的,是天人之道,是‘天’地事。他的境界,早已超脱了凡俗的争斗。你们知道他后来去了哪里吗?”
不等旁人回答,他便自问自答。
“不知所踪了!有人说,他破碎虚空,羽化飞升了!这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岂会再留恋这红尘俗世的打打杀杀?”
沈夜坐在不远的另一张桌子旁,安静地听着这一切。他给自己倒了一杯粗茶,茶水入口,带着一丝苦涩。他看着那些人为了“郭靖”和“沈夜”这两个名字争论不休,一个代表着入世的侠义,一个代表着出世的传说。
他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
世人传颂的,已经是另一个故事里的他了。那三十年的游历,早已让他完成了从“人”到“道”的蜕变。如今的他,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他们口中那个传说的缔造者。仅此而已。
那边的争论还在继续。
“飞升?我看是吹牛吧!人怎么可能飞升!”粗豪的汉子还是不服气。
“你懂什么!”文士急了,“这叫道法自然!你不懂,不代表没有!”
旁边那个一直没说话的商人,这时却插了一句嘴。
“要说这世上,谁最想找到沈真人,怕就不是我们这些空口白话的人了。”
“哦?那是谁?”众人被他勾起了好奇心。
商人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还能有谁?就是郭大侠家那位二小姐,郭襄啊。”
“郭襄?”
“是啊。听说那姑娘,性子古怪得很。放着好好的大侠女儿不当,偏要学那些江湖人,满世界乱跑。跑什么呢?就是为了寻访那位沈真人的仙踪。为了这个,她可是走遍了大江南北,什么奇人异士都拜访过。这都找了多少年了,也没个结果。”
沈夜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停顿。
郭襄。
这个名字,在他的记忆深处,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记。如今,却已经是一个为了寻找他,而走遍大江南北、实实在在的少女了。
这三十年,改变的不仅仅是山川地貌,还有人。
他心中那片古井无波的道境,被这个名字,轻轻地,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泛起了一圈微不足道的涟漪。
他放下了茶杯,留下几文钱。
走出茶馆,外面的天色依旧明亮。他抬头看了看天,分辨了一下方向,然后迈开脚步,向着西南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