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黑风寨新产业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多子多福赢麻了》 黑风寨,险峻的山坳之前。
李阳勒住马缰,身后三百名李家军士卒肃然静立。
抬眼望去。
前方山坳两侧悬崖上,原本负责警戒的山贼身影,正迅速地向后撤去。
不多时,寨门大开。
以二当家李二霸为首,黑风寨的大小头目们鱼贯而出。
他们身后,跟着黑压压一片人,除了三百多名面色复杂的山贼,竟还有百余名面容憔悴的女子,显然是被掳上山来的。
“李东家!”
“我等黑风寨上下,今日愿真心归顺,从此奉东家为主,听从号令,绝无二心!”
李二霸快步上前,双手高高捧起一面绣着“黑风”二字的陈旧旗帜。
李阳伸手接过黑风寨的旗帜,仔细看了看,随即朗声大笑。
“好!你们既然愿意追随于我,我李阳在此立誓,必视你们如兄弟手足,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将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谢东家!”
“不,是大当家!”
山贼群中爆发出混杂着兴奋与希望的呼喊声。
“各位兄弟!”李阳抬手压下喧哗,“如今局势微妙,我们行事需格外谨慎,为免树大招风,招来官府猜忌,对外,我仍是你们的东家,而非大当家,你们归顺之事,需要暂时秘而不宣,此乃保全你我之上策!”
说着,他从身旁亲随手中接过一面绣着“李”字的旗帜和一块沉甸甸的玄铁令牌,交给李二霸。
“当朝赵室昏庸,天下动荡已现,我等聚义,非为苟全,实为在这乱世中寻一条生路,乃至搏一个未来!此乃我李家军信物,他日若旗号竖起,尔等见令如见我,须即刻响应!”
李二霸双手接过旗帜和令牌,脸露激动之色难。
其余山贼们更是群情涌动。
“东家,请随我入寨!”李二霸侧身引路。
“好!进寨!”
李阳一挥手,队伍缓缓开动。
在李二霸的引领下,李阳穿行了那处著名的险要隘口。
通道仅宽四五米,两侧峭壁险要,仰头只见一线天光,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形。
难怪官府屡次征剿无功而返。
穿过这狭长的险道,眼前豁然开朗。
里面竟是一片方圆数公里的山中盆地,四周被高耸的峭壁环抱,宛如天然的巨大城墙。
盆地内溪流潺潺,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大片开垦出的良田阡陌纵横。
更引人注目的是,不少田地里种植了烟叶。
远处山坡上,还有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吃草。
盆地中央,一座险峻的石山拔地而起,山上是巨大的寨堡!
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这哪里是什么贼窝,分明是一处自给自足、可长期固守的世外桃源和军事要塞!
李阳沿着夯实的土路,一路行至中央石山上的主寨。
寨内房屋林立,粗略看去竟有三百余间。
议事厅、粮仓、兵器库、匠作坊、马厩牛栏一应俱全。
在聚义厅的虎皮大椅坐下,李阳目光扫过众人。
“东家,如今您已入主黑风寨,弟兄们何去何从,还请东家示下,是…还是重操旧业,亦或是另谋出路?”李二霸代表众人开口。
“打家劫舍,终究是刀头舔血,朝不保夕的营生,并非长久之计。”李阳缓缓道,“我既然接纳诸位,自有更好的财路予你们,比那抢劫更安稳,也更赚钱!”
“真的?”
“若能安稳赚钱,谁愿意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东家先前许诺每月二两银子的饷钱,总不能一直让东家白白养着我们…”
头目们交头接耳,大多面露期待,又带着几分疑虑。
李阳微微一笑,说道:“首先,我需从寨中抽调三百青壮,由我留下的教官负责,严格操练,编成一军。此乃我等安身立命、应对未来变局之根本!”
“此事我等绝无异议!”李二霸率先表态。
众人纷纷附和。
乱世之中,兵力就是最大的保障。
“其次,”李阳话锋一转,指向寨外那一片片烟田,“我看寨中广种烟叶,此物,便是你我日后之大财源!”
“烟叶?”一个头目忍不住说道,“东家,这玩意儿不过是咱们自己种来抽着解闷的土货,偶尔拿些下山也换不了几个钱…”
“是啊,有钱人家自个儿庄子里都种,穷人家又不会买,这…这能赚什么大钱?”
“比起皮毛山货,这烟叶实在不值一提啊…”
厅内顿时响起一片质疑之声,显然没人相信这寻常的烟叶能变成摇钱树。
李二霸虽也疑惑,但还是压住场面,说道:“休得喧哗!东家既有此言,必有妙法!我等听东家吩咐便是!”
“诸位放心,”李阳成竹在胸的说道,“寻常烟叶自然不值钱,但经我之手,它便能脱胎换骨,成为价比黄金的紧俏货!你们只需负责按照我的要求,精心种植、采收烟叶即可,后续如何制作、如何售卖,皆由我来操办!”
见李阳如此笃定,众人虽仍半信半疑,却也不再反驳。
“好!我等全听东家安排!”李二霸代表众人躬身领命。
接下来几日。
李阳和张文忙得不可开交,为归顺的山贼逐一登记,并详细清点了寨中库存的兵器、粮草、各类工具以及牲口数量。
临行前,李阳留下一百名精锐的李家军士卒驻守黑风寨。
一方面负责防卫,另一方面是教化、整训这些新归附的山贼,将他们逐步纳入李家军的体系。
李家寨。
茶厂内。
一间特意收拾出来的僻静工坊。
桌上,摆满了发酵好的烟叶、柔韧的桑皮纸、精选的棉花、以及用来粘合的米浆等物。
“东家,您这是要做什么?”
张文看着这些毫不相干的材料,好奇地问道。
“做卷烟。”李阳含笑道,“一旦成功,就是一条不比卖酒差的赚钱路子”
将烟叶去梗、切丝、烘烤..
取过裁好的桑皮纸,将烟丝细细铺上,卷入其中...
又以棉花搓成细小的滤嘴塞入一端,用米浆封口…
不一会儿,一支造型古朴的卷烟便诞生了。
取过油灯,将卷烟一端引燃,深吸了一口。
烟雾过喉,虽然比后世的香烟略显粗糙,却带着这个时代烟草特有的醇厚与原始香气。
而棉花滤嘴的存在,极大地减少了杂气和焦油的吸入,口感远比这个时代直接抽旱烟或水烟要纯净、柔和得多。
“来,你也试试。”
李阳将另一支卷好的烟递给张文。
张文学着样子,迟疑地吸了一口。
烟雾入喉。
先是一怔,随即眼睛猛地亮了起来,惊叹道:“这…这烟竟如此顺口?香气醇和,全无往日抽旱烟时的灼辣之感!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李阳暗道,在后世,烟、酒、茶可是利润最为惊人的三大合法消费品。
尤其是烟草,历来是国家专营的税收支柱。
若能在这古代成功复制出卷烟并形成产业链,那滚滚而来的银钱,恐怕真的会如江河奔流,源源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