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酒楼开业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多子多福赢麻了》 次日一早,李阳便带着张文进了花石县城。
县城最繁华的十字街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各路商贾、行人穿梭不息。
而与这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街角一家挂着“福临酒楼”牌匾、却门庭冷落的二层铺面。
酒楼老板陆福林是个面有愁容的中年人。
他一听李阳有意盘店,顿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热情得近乎谄媚地将二人迎进店内。
店内桌椅倒是整齐,却蒙着一层薄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腐气,唯一的活物是柜台上打盹的伙计,真是门可罗雀。
“李老板您瞧瞧,我这地段,这格局,全县找不出第二份!平时生意好得很,就今儿个不知怎地人少些……”陆福林搓着手,努力堆笑。
李阳不语,只踱步看着。
张文却忍不住了,冷笑道:“陆老板,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们来前打听过了,您这酒楼开张不足三月就挂售匾额,往前数,七八个东家在此开店,最长的也没撑过一年,风水不好?怕是人心更险吧。一口价,一千两。”
陆福林脸色一白,支吾着想辩解。
李阳抬手止住他,看向窗外对面那家气派非凡、宾客盈门的“王记酒楼”。
开门见山道:“陆老板,明人不说暗话。对面王记,酒好,势大,压得这条街所有酒肆都喘不过气,你这店,不是风水不好,是坐在了龙潭虎口边上,一千五百两,连同地契,现银结算,你肯,我们现在就画押交钱。”
陆福林瘫坐下来,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就依李老板。”
他接过银票,飞快地办了交割手续,仿佛怕李阳反悔。
捏着银票,他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低声道:“李老板,您盘下这店,是打算做绸缎庄还是书肆?”
“酒楼。”李阳淡淡道。
“什么?”陆福林惊得差点跳起来,“您、您既知对面是王记,为何还要……唉!又来个不怕死的……”
他摇摇头,揣着银子,如同逃离是非之地般匆匆走了。
李阳与张文即刻着手装修。
消息很快传到了对面王记酒楼东家王林耳中。
这日,王林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伙计,摇着折扇踱步过来,站在正在装修的店门口。
阴阳怪气道:“哟,我当是谁这么大胆子,原来是青牛村的李阳李东家啊!”
“怎么,在乡下占了点薄名,就真以为能到县城来翻浪了?”
“告诉你,这花石县的水,深着呢!别以为抢了我些乡镇散客就能耐了,在这,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否则,前面那些卷铺盖滚蛋的,就是你的下场!”
李阳停下手中的活,拍了拍身上的灰。
走到门口,与王林对视,嘴角噙着一丝冷嘲:“王东家,生意各做各的,客人愿意去哪吃酒,那是客人的自由。我的下场如何,不劳您费心。咱们……拭目以待。”
王林脸色铁青,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一月后,“阳记酒楼”装修毕,焕然一新。
三层小楼飞檐翘角,气派不凡。
一楼大堂宽敞明亮,专营啤酒烧烤,烟火气十足。
二楼雅间清静别致,适合宴饮洽谈。
三楼则设了十数间干净客房。
开业前夜,张文仍忧心忡忡:“东家,都打听清楚了,王林手段阴狠,之前几家酒楼倒闭,背后都有他的影子,我们……”
李阳拍拍他的肩:“怕甚?兵来将挡。明日你只管看好店内开业,我自去发请帖。”
翌日吉时,爆竹声声,“阳记酒楼”正式开业。
李阳早已去县衙请了陈县丞、公孙主簿并石捕头等人,几人皆笑允晚间散衙必来捧场。
开业告示一出,加之鞭炮助阵,立时吸引了大批人流。
许多尝过青牛村美味的熟客闻讯而来,欣喜不已。
“太好了!阳记终于开到县城了!以后吃烧烤喝啤酒再不用跑那么远了!”
“是啊!这茅台酒,我在怡红院尝过一次,念念不忘,今日定要买些回家!”
一时间,酒楼内座无虚席,人声鼎沸,香气四溢。
从附近闻讯而来的地主富户到寻常百姓,都争相涌入,生意火爆异常。
对面王记酒楼的客人肉眼可见地少了一大半。
王林站在自家楼上,看着阳记门口川流不息的人群,脸色阴沉得很。
他立刻派人去买来阳记的啤酒、烧烤和茅台。
啤酒入口,他啐了一口:“粗劣之物!”
然而,当那杯清澈凛冽的茅台入喉,他浑身一震,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骇。
“这……这酒?!”这酒力、这醇香,远非他家最好的黄酒所能比!
恰在此时,管事孙掌柜慌慌张张跑来。
“东家,不好了!怡红院和邻县飘香阁方才派人来,说……说以后不再进咱们的酒了,他们……他们全都改订了阳记的酒!”
“什么?!”
王林如遭雷击,青楼用酒是他收入的大头!
乡镇市场丢失已让他利润锐减,若再失掉县城酒楼和青楼供应,他王家基业真要动摇!
他眼中闪过狠毒之色,对孙掌柜咬牙道:“敬酒不吃吃罚酒!用老办法,给他点颜色瞧瞧!要狠!”
“明白!”
孙掌柜会意,匆匆离去。
不到一个时辰,一大群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酸臭气的乞丐,如同约好了一般,涌到阳记酒楼门口。
他们或坐或卧,堵住了大半入口,伸着脏手向进出客人讨要,甚至故意碰撞拉扯。
酒楼的生意瞬间一落千丈,客人们纷纷皱眉掩鼻,绕道而行。
李阳在楼内看到这一幕,眉头紧锁。
张文急得团团转:“东家!定是王林搞的鬼!这可如何是好?”
李阳面色沉静:“稍安勿躁,他们愿意待着,就让他们待着,不必驱赶。”
傍晚时分,陈县丞、公孙主簿领着石捕头等几个衙役,兴致勃勃地便服而来。
刚到街口,就看到阳记酒楼门口那一片狼藉和堵门的乞丐,几人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走进明显冷清不少的店内,李阳马上迎上前。
李阳脸上带着几分无奈与委屈,拱手道:“各位大人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只是……唉,小人恐怕辜负大人期望,难以在县城立足了。”
他目光示意了一下门外。
陈县丞脸色早已铁青。
他何等精明,一看便知是有人故意捣乱,阳记的牌照可是自己发的,这不是明着打自己的脸么?
他冷哼一声,对李阳道:“李东家不必忧心,我们花石县向来治安良好,今日之事可能是误会,明日你照常营业便是!”
李阳立刻躬身,语气感激:“有大人这句话,小人便放心了!!”
是夜,酒楼后院雅间内,依旧美酒佳肴,气氛却比往常多了几分肃杀。
陈县丞等人吃得痛快,却也记下了门外之辱。
次日清晨,那帮乞丐果然又准时聚拢而来,故技重施。
只是他们没注意到,街角巷尾,几十双锐利的眼睛早已盯上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