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靠山
作品:《官府发媳妇:我多子多福赢麻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阳记酒楼门口就传来一阵熟悉的哼哼唧唧声。
那帮乞丐果然又准时聚拢过来,一个个或坐或卧,将酒楼大门堵得严严实实。
他们伸出脏兮兮的破碗,嘴里念叨着讨钱的浑话,身上散发着难闻的酸臭味。
引得过往行人纷纷侧目掩鼻,绕着圈子走,谁也不敢靠近酒楼半步。
酒楼内,张文和伙计们看着门外的景象,个个愁眉苦脸,束手无策。
张文急得直搓手,跑到李阳面前:“东家,他们又来了!这都堵了三天了,再这么下去,咱们这生意就真不用做了!要不……咱们还是跟王林服个软吧?”
李阳却气定神闲地坐在柜台后,手指拨弄着算盘。
闻言只抬眼瞥了下窗外,淡淡道:“急什么?好戏还没开场呢。去,让后厨照常备料,特别是烧烤和啤酒,多备些,今日生意差不了。”
张文一脸疑惑,心里直打鼓,但见李阳胸有成竹的样子,还是依言去了后厨吩咐。
伙计们也面面相觑,不知道东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硬着头皮打扫卫生,准备开门营业。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街口突然传来一阵整齐而急促的脚步声。
伴随着一声威严的呼喝:“闲杂人等闪开!县衙办案,都让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石捕头一身皂隶公服,腰佩长刀,领着十余名衙役气势汹汹地直奔阳记酒楼而来。
衙役们个个面色严肃,步伐铿锵,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吓得街上的行人纷纷避让。
那些堵门的乞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衙役们两人一组,粗暴地反剪双手按倒在地。
一个看似乞丐头子的络腮胡挣扎着喊道:“官爷!官爷饶命!我们就是讨口饭吃,没犯王法啊!凭什么抓我们?”
石捕头冷笑一声,一脚踹在他屁股上,厉声道:“没犯王法?聚众滋事,阻塞交通,骚扰商户,惊扰百姓!这哪一条不够打你们几板子、关你们几天大牢?说!谁指使你们来的?”
那乞丐头子眼神闪烁,嘴硬道:“没、没人指使……就是看这儿生意好,想来讨点钱……”
“还不老实!”石捕头厉声喝道,“给我搜!”
衙役们立刻上前,在这些乞丐身上仔细摸索起来。
很快,就从几个乞丐的破碗里、怀里搜出了不少崭新的铜钱,甚至还有几锭碎银子,数额远超寻常乞丐一日所能乞讨到的数目。
更可疑的是,那些铜钱边缘还隐约带着王记钱庄特有的印记。
“哼!”石捕头拿起那些钱,在乞丐头子面前晃了晃,“讨饭能讨来这么多整钱?还是刚出炉的新钱?我看是有人花钱请你们来‘讨饭’的吧!带走!全部押回大牢,细细审问,我就不信审不出幕后指使!”
乞丐们顿时慌了神,哭爹喊娘地求饶,有的甚至互相攀咬起来:“是他!是他让我们来的!说只要堵门就能拿钱!”
“是王家伙计找的我们,给了我们五文钱一天!”
衙役们毫不留情,拿出铁链将乞丐们一个个锁住,如同串蚂蚱一般,浩浩荡荡地押往县衙方向。
沿途百姓纷纷围拢过来,对着乞丐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我就说嘛,阳记酒楼生意这么好,怎么突然来这么多乞丐堵门,原来是有人搞鬼!”
“肯定是对面王记酒馆干的!他们嫉妒阳记生意好,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太缺德了!做生意哪能这样?活该被官府抓起来!”
“这下好了,官府出手了,看谁还敢捣乱!”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阳记酒楼门口就恢复了清净,甚至比平时还干净了些。
张文和伙计们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狂喜涌上心头。
张文激动地跑到李阳面前,声音都带着颤音:“东家!您、您早就料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啊?石捕头怎么突然来帮咱们了?”
李阳放下算盘,微微一笑:“陈大人既已金口允诺,岂会坐视不理?这不过是小试牛刀罢了。”
经此一事,阳记酒楼不仅危机解除,名声反而更响了。
官府为其撑腰的消息在县城里迅速传开,原本还有些观望的客人彻底放下心来,纷纷走进酒楼品尝美食。
更重要的是,王林使用卑劣手段打压竞争对手还被官府当场戳破,其声誉一落千丈,不少原本去王氏酒馆的客人都转而来了阳记。
不到中午,阳记酒楼就再次人满为患,甚至比开业那天还要火爆。
大堂里坐满了客人,连门口都摆上了临时的桌子。
“给我来两斤啤酒!”
“听说你们的茅台特别好喝,来一瓶!”
“再烤十串羊肉,多放辣椒!”
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对面的王氏酒馆则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王林站在二楼窗边,看着阳记门口车水马龙、自家店内冷冷清清的景象,气得浑身发抖,一把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
孙掌柜在一旁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
“好!好一个李阳!好一个陈县丞!”王林眼中满是怨毒,咬牙切齿地说,“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王家?没那么容易!咱们走着瞧!”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下午时分,公孙主簿竟亲自来到了阳记酒楼。
他并非来吃饭,而是代表县衙,将一块烫金的“模范商户”牌匾送到了李阳手中,表彰其安置流民、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李老板,你这阳记酒楼不仅生意做得好,还为朝廷分忧,安置了一百名难民,实在难得啊!”公孙主簿笑着说,“这牌匾你可得好好挂起来,这可是县衙对你的肯定!”
李阳连忙接过牌匾,拱手道谢:“多谢公孙主簿,多谢县衙的肯定!我一定再接再厉,诚信经营,为县里多做贡献!”
他让人立刻将牌匾挂在酒楼最显眼的位置,金色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在李阳的授意下,伙计们又挂出了“开业三日,啤酒买一送一,茅台限时优惠”的告示,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客人络绎不绝,收银台的银子都堆成了小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陈县丞、公孙主簿、石捕头等人果然再次微服而来,这次是真正心情舒畅地来享受美酒佳肴。
李阳特意在二楼安排了雅间,备上了最好的茅台和特色烧烤。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陈县丞拍着李阳的肩膀,低声道:“李老弟,今日之事,不过是敲山震虎。王林在花石县盘踞多年,关系盘根错节,你以后仍需小心应对。不过你放心,只要你占着理,合法经营,本官……和县衙,便是你的后盾!”
李阳举杯站起身,郑重地说:“大人恩情,李阳铭记于心!我一定合法经营,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两人一饮而尽,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