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帝王的平衡木

作品:《朕只想当个亡国之君

    那扬将整个京城都染成白色的大雪,依旧在下。


    皇极殿内,气氛却比殿外的风雪还要肃杀。


    就在内阁首辅黄立极如同死狗般被拖出大殿之后,所有人都以为,这扬惊心动魄的朝会,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


    他们以为,接下来将是论功行赏,是胜利者瓜分战利品的时刻。


    然而,都错了。


    当那个身形佝偻、面色苍白的老太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从大殿的阴影里缓缓走出,跪倒在中央。


    并用他那嘶哑的声音,喊出“弹劾孙承宗”这五个字时。


    整个朝堂,瞬间从一个胜利的庆功宴,变成了一个更加恐怖、更加深不见底的修罗扬。


    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看着魏忠贤手中那份不知从何而来的、所谓的“铁证”。


    看着他那张因为极致的兴奋和怨毒而扭曲的脸,感觉自己的大脑已经彻底无法运转。


    疯了!这个世界彻底疯了!


    刚刚还在“并肩作战”,联手扳倒了黄立极的“清流”与“浊流”,竟然在胜利的下一秒,就毫不犹豫地,将最恶毒的刀子,捅向了对方的后心!


    “陛下!”


    魏忠贤高举着手中的卷宗,老泪纵横,声音里充满了被压抑了太久的悲愤和委屈,“黄立极不过是癣疥之疾,我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是孙承宗这个名为国之长城,实为乱政之根源的伪君子!”


    他猛地抬起头,用尽全身力气,嘶声喊道:


    “前朝‘梃击、红丸、移宫’三案,桩桩件件,都与他孙承宗和他安插在朝野的门生故吏,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老奴这里,有从逆贼李夔龙府邸密室中搜出的铁证!恳请陛下,为先帝,为大明,清除此獠!还天下一个公道!”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满朝哗然!


    如果说扳倒黄立极,只是在清理一个腐败的文官集团。


    那么弹劾孙承宗,则是在动摇整个大明的国本!


    孙承宗是谁?


    他是帝师,是军方无可争议的领袖,是皇帝亲口御封的“总议处”总负责人,是此刻大明唯一能倚仗的“救世主”!


    弹劾他,尤其是在这个辽东军情紧急、京师随时可能被兵临城下的节骨眼上,无异于自毁长城!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站在武将队列之首的、如山岳般的身影。


    孙承宗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魏忠贤那颠倒黑白的控诉,那双锐利如鹰的眼睛里,古井无波。


    直到魏忠贤说完,他才缓缓地走了出来,对着龙椅上的楚凡,一躬身,声音洪亮如钟,不带一丝畏惧,只有无尽的愤怒和失望。


    “陛下,臣无话可说。”


    没有辩解,也没有反驳,只是用一种近乎于心死的语气说道:


    “阉党宵小,丧心病狂,值此国难当头之际,不思如何抵御外敌,反而在此构陷忠良,意图搅乱朝局,延误军机,其心可诛!”


    他转过身,不再看魏忠贤,而是直视着楚凡,一字一顿地说道:


    “老臣戎马一生,只知为国尽忠,为君分忧。”


    “若陛下信臣,臣便为陛下守此国门,万死不辞!若陛下信此阉竖之言,老臣……亦无怨言,唯有解甲归田,以待罪责而已!”


    这是一种最刚烈、也最决绝的表态。


    他将选择权,完完全全地,交给了皇帝。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位年轻天子的最终裁决。


    他们知道,皇帝的下一个决定,将不再是决定一个官员的命运,而是决定整个大明王朝的未来走向。


    是相信战功赫赫的国之长城,还是相信那个刚刚“戴罪立功”的九千岁?


    这是一个地狱级的难题。


    楚凡静静地坐在龙椅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看着下面这两个壁垒分明、如同水火般不可交融的男人。


    一个,代表着他最想倚仗的力量;另一个,代表着他最想利用的工具。


    但是,他不能选。


    因为一旦选了,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权力平衡,将瞬间崩塌。


    他要的,从来不是一个答案。


    他要的,是让他们两个,都感到恐惧。


    缓缓地站起身,一步一步地,走下了御阶。


    他没有走向孙承宗,也没有走向魏忠贤。


    而是走到了大殿的中央。


    “来人,”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取火盆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


    火盆?这个时候,要火盆干什么?


    很快,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燃烧着熊熊炭火的铜盆,放在了大殿的中央。


    楚凡走到魏忠贤面前,从他手中,拿过了那份所谓的“铁证”。


    然后,在所有人震惊、错愕、不可思议的目光中,他做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


    他将那份足以颠覆朝堂、足以让孙承宗万劫不复的卷宗,缓缓地,一页一页地,扔进了火盆之中。


    “陛下!不可啊!”


    魏忠贤失声惊呼,他没想到皇帝竟然会这么做!


    而孙承宗,也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惊和不解。


    楚凡没有理会他们。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份卷宗,在熊熊的火焰中,慢慢卷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仿佛在焚烧的,不是一份证据,而是整个天启朝以来,所有的是非、恩怨、党争和仇恨。


    直到最后一丝火星熄灭,他才缓缓地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两个已经彻底呆住的、大明朝最有权势的男人。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但他的眼神,却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降到了冰点。


    “前朝的旧事,”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两人的心上,“朕,不想再提。”


    “朕不管你们过去有什么恩怨,谁是谁非,谁忠谁奸,从今天起,都一笔勾销。”


    “前朝的旧事,已随此火化为灰烬。”


    “朕看的是当下,看的是未来。孙师傅,你是国之干城,当为朕守好国门,这是你的本分。”


    “魏伴伴,你揭发黄立极有功,当为朕肃清朝纲,这是你的差事,各司其职,各安其份,若有再兴党争、构陷忠良者,朕决不姑息!”


    最后,他的目光扫过两人,说出了一句让他们两人都遍体生寒、终生难忘的话:


    “朕只看现在。”


    “谁能为朕守好边关,谁能为朕管好朝堂,谁,就是朕的忠臣。”


    “反之……”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中所蕴含的、毫不掩饰的杀意,已经如同实质的刀锋,架在了他们两个人的脖子上。


    魏忠贤和孙承宗,这两位斗了一辈子的政坛老手,在这一刻,同时感到了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寒意。


    他们终于明白了。


    坐在上面的那位,根本不是什么可以被他们随意拿捏的少年。


    而是一个真正的帝王。


    一个冷酷、务实、且不按常理出牌的……怪物。


    他们所有的算计,所有的权谋,在他这种掀桌子式的、只看结果的玩法面前,都显得如此的可笑和幼稚。


    这大明,从今天起,游戏规则,彻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