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汉东内斗升级!不料被京城一锅端!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省长办公室里。
赵立春站在窗前,背着手。
往日里那种掌控一切的从容,此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烦躁。
“春林,你怎么看?”
吴春林表情恭敬:“省长,我觉得,这件事不能急。他们打的是‘规则牌’,用程序和资历来对抗您的权威。我们越是强硬,就越被动。”
“那你的意思,这个政法委书记,我们争不过他?”
“当然不是。”
吴春林摇了摇头。
“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他们讲资历,我们就讲政绩。他们讲专业,我们就讲大局。舆论的阵地,我们必须占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田国富倒了,但林城不能乱。那个五百亿的投资项目,现在是全省关注的焦点,也是您手里最有力的一张牌。”
“我们完全可以借着这个东风,把‘改革’和‘发展’的旗帜举得更高。谁能推动改革,谁能拿下项目,谁就是汉东的功臣。在这种大势面前,任何强调资历、论资排辈的论调,都会显得不合时宜,都会成为改革的绊脚石。”
赵立春的眼睛亮了起来。
吴春林不愧是跟了他多年的心腹,总能精准地把握到他的思路。
没错,斗争不能只停留在会议室里。
他要发动一场更大的战争,一场关乎汉东未来发展路线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他赵立春,是天然的统帅。
“你说的对。”
赵立春点了点头。
“这件事,你亲自去抓。让宣传部那边配合,把调子给我定起来!就围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这个主题,给我往深里做文章!”
“是!”吴春林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
与此同时,省委大院的另一栋小楼里,纪委老书记的办公室,也聚集了好几位汉大的老人。
气氛同样凝重。
“老书记,今天在常委会上,算是勉强顶住了。”
一位老常委揉了揉眉心。
“可赵立春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他这个人,睚眦必报。今天丢了这么大一个面子,后手肯定已经准备好了。”
他旁边的另一位同志跟着叹了口气。
“是啊,要不是我们几个老家伙豁出这张老脸,拿程序和规矩跟他硬磨,政法委书记这颗关键的棋子,今天就真落到他赵家口袋里了!”
“现在推洪山同志上去,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最先开口的老常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育良还是太年轻了,资历和根基都还浅,还需要磨砺。只能先让洪山同志扛几年,等风头过去,再让育良平稳接班。”
“急什么?”
老书记的声音像一颗定心丸,瞬间让屋里的焦躁平息下来。
“跟他斗了这么多年,他想出什么牌,我闭着眼睛都能猜到。”
“无非,就是那几招罢了。”
“会场上讲不过道理,就要到会场外去找补。他赵立春最擅长的,不就是扯虎皮做大旗吗?”
老书记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说:“看着吧,不出三天,全省的报纸、电视,都会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调子。他会把那个五百亿的项目捧到天上去,谁赞成改革,谁就是汉东的功臣;谁讲规矩、论资历,谁就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大家怎么听着这么耳熟?这不就是赵立春惯用的套路吗?
“他想把水搅浑,想用大势压人。”
“老书记,那我们……”
“他要唱改革的高调,我们就把‘稳定’的基石给他夯得更实!林城刚出了那么大的案子,人心惶惶,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稳定!是纪律!是把田国富那颗烂葱拔了之后,把土给重新填好、踩实!”
“他要的是功绩,我们要的是根基。看看最后,是他那座飘在天上的楼阁先盖起来,还是我们这片地基更牢固。”
他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让他去折腾。正好,也让育良在旁边好好看,好好学。这汉东的天,没那么容易变。”
“要么拿经济发展的大帽子压人,要么就是动用他手里的行政资源,分化我们,拉拢中立派。”
“是啊,那个五百亿的投资,就是他手里最大的牌。现在下面各地市的书记市长,眼睛都盯着这块肥肉,谁不想分一杯羹?赵立春只要放出点风声,说谁支持他,项目就优先考虑谁,恐怕……”
老书记将滚烫的茶水依次斟入几个小杯,茶香四溢。
“所以,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他有他的阳关道,我们有我们的独木桥。刘洪山在政法系统干了一辈子,门生故吏遍布全省。从现在开始,让下面的人,把弦都给我绷紧了!他赵立春不是要改革吗?好啊,我们就帮他‘严格执法’!把所有陈年旧案,所有历史遗留问题,都给我翻出来,按程序,一个一个地办!我倒要看看,他那大刀阔斧的改革,遇上我们这铁板一块的‘法治精神’,是他砍得动,还是他自己崩了刃!”
这一招,叫釜底抽薪。
你赵立春要搞经济建设,我就让你后院起火,处处掣肘。
让你明白,这汉东,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
一场席卷整个汉东官场的政治风暴,已然成型。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赵家班与梁系遗老的巅峰对决,将决定汉东未来十年走向的时候。
.............................................
一份来自京城,印着鲜红抬头的文件,被直接送到了省委书记的办公桌上。
省委书记看着文件上的那几行字,愣了足足有五分钟。
然后,他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用一种极为复杂的语气,通知所有在家的省委常委,半小时后,召开紧急扩大会议。
半小时后,还是那间会议室。
赵立春和纪委老书记等人,都带着一丝疑惑和警惕看着主位上的省委书记。
他们都以为,对方又想出了什么新招,这么快就召集大家回来,准备进行第二回合的较量。
省委书记没有一句废话,只是让秘书,将那份文件复印,分发给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所有人的表情,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凝固在了脸上。
震惊,错愕,不可思议……
赵立春死死地盯着手里的那张纸。
文件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一段话:
“经中央研究决定,为加强汉东省政法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特任命方正同志,由中央政法委推荐,担任汉东省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
方正?
谁是方正?
这个名字,对在座的所有汉东高官来说,都陌生得如同一个谜。
他们在这里斗得你死我活,争得头破血流,结果,中央直接从天上扔下了一块巨石,把他们所有人的算盘,砸了个粉碎。
赵立春坐在那里,他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深处,却翻涌着惊涛骇浪。
是中央对汉东,一次毫不留情的敲打!
他赵立春改革汉东多年,自认已经将这片土地经营得如铁桶一般。
他以为,汉东的人事,特别是政法委书记这种要害位置,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中央甚至连一个提前通气的电话都没有,直接一纸文件,就决定了位置的归属。
他身旁,那位刚刚还在唇枪舌剑、寸步不让的纪委老书记,此刻也像泄了气的皮球。
他赢了和赵立春的对峙,却输给了整个牌局。
他们这些地方派系,在真正的顶层权力面前,渺小得不值一提。
整个会场,所有人的心思都活泛了起来。
震惊过后,是迅速的盘算。
这个空降而来的“方正”,到底是什么来头?是哪座山头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