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这馅饼,是块烧红的烙铁!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省委常委紧急扩大会议结束后。


    那张印着“方正”二字的任命文件,以一种爆炸的速度,在汉东官场的圈子里扩散。


    省公安厅,副厅长办公室。


    祁同伟刚刚得到消息。


    中央政法委推荐。


    它意味着这个叫方正的人,背后站着的,是更高层级的意志。


    赵立春和梁群峰留下的那帮老家伙斗得你死我活,结果人家京城根本没看他们的表演,直接换了导演。


    他靠着两世为人的记忆,在这个世界上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拨动着命运的丝线,自以为将一切都算计在内,将汉东这盘棋局的走向牢牢攥在手心。


    可现在,一个他记忆中闻所未闻的名字,一个他从未预料到的变数,就这么毫无征兆地砸了下来。


    “方正……”


    但是此次事件,绝对是他不可控的变量。


    祁同伟没有丝毫犹豫,拿起电话,拨出了一个京城的号码。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


    “同伟。”电话那头传来高建瓴的声音。


    “建瓴哥,汉东来了位新神仙,叫方正。您听说了吗?”


    在这种级别的博弈中,任何试探和绕圈子都是浪费时间。


    他需要最直接、最核心的情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是在组织语言。


    “听说了。不只是听说,我还见过。”


    祁同伟的好奇心被勾起。


    “方正,五十二岁。燕京大学法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三十岁进入中央办公厅,一路从秘书局干到调研室副主任。之后外放西北,在最艰苦的省份干了十年,从地委副书记干到省委常委、纪委书记。三年前调回京城,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分管干部和研究室。”


    祁同伟暗叹,这份履历,完美得可怕。


    京城中枢的历练,让他有了顶层的视野和人脉。


    西北边陲的十年磨砺,让他接了地气,有了封疆大吏的经验和手腕。


    回到政法委核心部门,又让他对整个系统的运作了如指掌。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明显短板,也几乎找不到任何派系标签的“完人”。


    这种人,最是滴水不漏,也最是难以揣摩。


    “他这次下来,名义上是加强汉东的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上……”


    高建瓴似乎在斟酌用词。


    “实际上,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汉东最近这段时间,风起云涌啊。”


    “梁群峰退得不明不白,田国富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京城需要一个信得过、有能力、而且跟汉东地方势力没有任何瓜葛的人,把规矩重新立起来。”


    祁同伟的后背渗出一丝冷汗。


    赵立春和梁系那帮老家伙,在更高层的眼里,不过是两群人在泥潭里打滚。


    自己还自诩为棋手,现在看来,连自己是个棋子都差点没看清。


    当他们的争斗已经影响到地方稳定和中央权威时,一只手就从云层里伸了下来,直接把棋盘给掀了。


    “建瓴哥,这个方正……他背后是?”祁同伟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他不需要背后。”


    不过,说起来也巧。他家有个晚辈,你肯定打过交道。”


    “谁?”


    “方悦。方正是她嫡亲的表叔。”


    轰!


    祁同伟的脑子里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嗡嗡作响。


    他靠在椅背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方悦的叔叔?


    他千算万算,算到了方悦家世不凡,父亲是最高法副院长,母亲是党校教授。


    他以为这已经是顶级配置,是他可以借力的天花板。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张牌的背后,还藏着一张威力如此巨大的王炸!


    一瞬间,无数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翻腾。


    机遇?还是危机?


    这无疑是天大的机遇。


    在赵立春和梁系都对外来者方正一无所知,只能被动揣摩、试探的时候,他祁同伟,却有了一条直通天庭的、最隐秘也最有效的渠道。


    这意味着,在汉东未来的政治格局中,他将拥有独一无二的信息优势和人脉优势。


    这几乎等于在所有人都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他手里已经有了一份详细的航海图。


    但同时,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危机。


    祁同伟甚至可以想象,从方正踏入汉东的那一刻起,他祁同伟的所有资料,从小到大的每一件事,恐怕都已经被放在了那位新任政法委书记的办公桌上。


    他就像一个被放在显微镜下的标本,所有纹理都被看得一清二楚。


    电话那头,高建瓴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轻轻笑了一声。


    “同伟,是不是觉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点烫手?”


    祁同伟苦笑了一下,揉了揉太阳穴。“何止是烫手,简直是块烙铁。”


    “哈哈哈,有压力是好事,说明你还有往上走的空间。”


    高建瓴的语气恢复了轻松。


    “方正这个人,我父亲跟他打过交道,评价很高。两个字:‘干净’。他做事,只认规矩,不认人。所以,在他面前,最好收一收。”


    “我明白。”


    “不过,你也不用太紧张。”


    高建瓴话锋一转。“他虽然严厉,但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他欣赏有能力、有想法、肯干事的年轻人。”


    “同伟,这汉东的天,要变了。对你来说,是福是祸,就看你怎么走了。走好了,一步登天。走错了,万劫不复。”


    挂断电话,祁同伟在办公室里静坐了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