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进京!通往权力中枢的跳板!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副部长李文亮正在仔细阅读着方悦提交的考察报告。
“吕州市公安局网格化警务改革考察报告”。
方悦的这份报告,让他格外上心。
因为写报告的人。
是方悦,公安部政策研究室处长,年仅二十九岁就坐到这个位置,在整个部里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她的家境更是非同一般。
她的父亲是最高法院的副院长,母亲是中央党校的教授,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了她的眼光和判断力都不一般。
更重要的是,方悦这个人很少对人给出极高的评价。
但在这份报告里,她对祁同伟的评价高得有些反常。
“该同志思路清晰,执行力强,在短时间内就将吕州市公安局的各项工作指标提升到全省前列,体现出了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
“网格化警务模式设计科学,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推广。”
“该同志年轻有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是难得的公安系统青年骨干。”
李文亮看到这里,放下了报告,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
这些评价,每一句都是正面的,每一句都是肯定的。
李文亮拿起电话,拨通了方悦的分机号。
“小方,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十分钟后,方悦敲门进来。
“李部长,您找我?”
“坐。”
李文亮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关于吕州的考察报告,我看了。”
方悦在椅子上坐下,神色平静:“您有什么指示?”
“报告写得很详细,数据也很翔实。”
李文亮端起茶杯。
“但我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
“真实想法?”
“对祁同伟这个人,你的真实看法。”
方悦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组织语言。
“李部长,祁同伟确实是个人才。”
“但是?”
“但是他的手段,有些让人担心。”
李文亮放下茶杯,身体前倾:“具体说说。”
“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细节。”方悦的声音变得谨慎起来,“比如他对下属的控制力,强得有些不正常。”
“怎么说?”
“我们在基层派出所考察时,每个民警对他都是绝对的服从和敬畏。”
李文亮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还有一件事。”
方悦继续说道。
“我们考察期间,正好遇到一个群众投诉案件。一个老太太说她儿子被派出所的民警打了,要求给个说法。”
“结果呢?”
“祁同伟亲自接待了这个老太太。十分钟的谈话,老太太就改口了,说是误会,还对民警表示了感谢。”
李文亮的眉头微微皱起:“这不是好事吗?说明他有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我后来私下了解了一下。”
方悦的声音更低了,“那个民警确实打了人,而且伤情不轻。但老太太突然改口,是因为她另一个儿子在市里的工程队干活,工程队的老板和祁同伟关系很好。”
李文亮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您的意思是,祁同伟用其他手段,让老太太闭嘴了?”
“我没有直接证据。”方悦摇摇头,“但这种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
李文亮站起身,走到窗前。
“小方,你觉得祁同伟这个人,本质上是好是坏?”
方悦想了想:“我觉得他不是坏人,但也不是纯粹的好人。”
“什么意思?”
“他确实想做事,也确实有能力做事。但他的方法,有时候会游走在规则的边缘。”
“他很聪明,知道怎么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这种聪明,用好了是能力,用坏了就是手段。”
李文亮转过身,看着方悦。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
“重用,但要监督。”
方悦毫不犹豫地回答,“他的能力确实出众,改革成果也确实显著。这样的人才,如果因为一些瑕疵就弃之不用,那是组织的损失。”
“同时,也要让他知道,组织在关注他,在监督他。不能让他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李文亮点点头,方悦的建议很中肯。
“全国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的事,你觉得他合适吗?”
“合适。”
方悦点头,“这个培训班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年轻骨干,他的条件完全符合。而且,把他调到北京来培训三个月,也正好可以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他。”
“好,那就这么定了。”李文亮回到座位上,“培训班的名单,你来负责最终确定。”
“是。”
“另外。”李文亮看了方悦一眼,“你和祁同伟接触这几天,对他印象怎么样?”
方悦的脸微微红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他确实是个很有魅力的人。能力强,有想法,而且很有个人魅力。”
李文亮是过来人,一眼就看出了方悦的异样。
“小方。”
“工作是工作,私人感情是私人感情。不要混淆了。”
“李部长,您想多了。”
方悦站起身。
“我只是就事论事地评价他的工作能力。”
“那就好。”李文亮点点头,“你下去吧,准备一下培训班的相关材料。”
方悦走出办公室后,李文亮又拿起了那份报告。
祁同伟,这个名字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能让方悦如此矛盾评价的人,一定不简单。
李文亮拿起红色的签字笔,在报告的最后写下了一行字:
“同意推荐参加全国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期间重点观察。”
...................................................
吕州市,祁同伟的办公室。
祁同伟正在处理一堆文件,秘书小刘敲门进来。
“局长,北京来电话了。”
祁同伟抬起头:“什么电话?”
“公安部政策研究室的,说是关于培训班的事情。”
祁同伟心里一跳,放下手中的笔。
“转进来。”
电话接通,传来方悦熟悉的声音。
“祁局长,恭喜你。”
“方处长,什么事值得恭喜?”
“全国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你被正式录取了。下个月15号到北京报到,培训期三个月。”
祁同伟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方处长,谢谢您的推荐。”
“这是你应得的。”方悦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不过我要提醒你,这个培训班的要求很严格,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明白。”
“还有一件事。”方悦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到了北京之后,记得保持低调。这里不比地方,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祁同伟听出了她话里的深意。
“我会注意的。”
“那就这样,我等你来北京。”
电话挂断后,祁同伟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全国政法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这是他通往更高层次的重要跳板。
祁同伟冷笑一声。
注意就注意吧,他从来不怕被人盯着。
只要能达到目的,只要能往上爬,什么代价他都愿意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