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高育良深夜讲明史,听懂了吗?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祁同伟进京,在汉东,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祁同伟这只雄鹰,即将挣脱吕州这片小小的天空,前途不可限量。


    同时吕州市委,不少人结结实实地松了口气。


    这位煞神总算要挪窝了,以后大家都能睡个安稳觉。


    ...................................


    此时。


    市委机关宿舍大院。


    高育良的家里。


    高育良,祁同伟如日常般的师生会面。


    祁同伟坐在老师对面,姿态恭敬。


    “同伟啊,要去京城了,心情怎么样?”


    高育良亲自给他续上茶水。


    祁同伟恭敬的接过茶水。


    “高老师,说实话,心里没底。”


    祁同伟的回答很坦诚。


    “没底?”


    “你祁同伟什么时候怕过?在金山县,面对几百号抬着棺材的村民,你都没怕过。”


    “那不一样。”


    祁同伟摇摇头。


    “在吕州,在金山,我知道脚下的路该怎么走。因为有老师您在,我心里有主心骨。”


    “可到了京城,那是天子脚下,卧虎藏龙。我两眼一抹黑,如履薄冰。”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捧了高育良,又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不安”。


    这番话,既是表忠是一种高明的政治表态。


    “你能这么想,很好。”


    高育良点点头。


    “说明你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你越是春风得意,就越要小心谨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让我想起了明朝的一个人……”


    话题转得很快。


    但祁同伟立刻就跟上了。


    “老师教过我们,以史为鉴,老师是想说,万历朝的那位张江陵?”


    “哦?”


    高育良的脸上露出赞许。


    “那我们今天就聊聊《明史》。”


    “万历新政,一条鞭法,考成法。他用十年时间,为大明续了命。国库充盈,边防稳固,朝政清明。可以说,他是大明朝的顶梁柱,是救世的能臣。”


    祁同伟静静地听着。


    “但是,他死后呢?”


    高育良的语气,陡然一转,带着一丝凉意。


    “人死还不到两年,万历皇帝就下令抄他的家。家产被抄没,爵位被剥夺,长子被逼自尽,家人流放边疆。一代名相,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扬。”


    “同伟,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祁同伟思索片刻。


    “学生以为,张居正的悲剧,根源有三。”


    “第一,他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从皇亲国戚到文官集团,几乎所有既得利益者,都视他为眼中钉。他活着的时候,有皇帝的信任,没人敢动他。他一死,反攻倒算,是必然的。”


    高育良示意他继续。


    “第二,他为人太过刚愎自用,行事霸道,不懂得妥协和变通。为了推行新政,他得罪了太多同僚,树敌无数,把自己放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这叫自绝于朝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祁同伟的声音低了几分。


    “他功高震主,却不懂得收敛。他不仅是首辅,更是帝师。他管教小皇帝,像管教自己的学生,甚至儿子。万历皇帝对他,是又敬又怕,更是又恨又怨。等皇帝长大了,亲政了,这笔账,迟早要算。”


    高育良久久没有说话。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学生,心里五味杂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自己只是提了一个张居正,祁同伟就能立刻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说明什么?


    说明祁同伟不仅读懂了历史,更读懂了政治!


    他已经不是那个需要自己手把手教导的学生了。


    他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甚至比自己更懂得权谋之术的“玩家”。


    “说得好啊。”


    高育良眼神赞赏无比。


    “比我这个研究历史的老师,看得还要透彻。”


    “尤其是第三点,说到了根子上。”


    祁同伟姿态依旧恭敬。


    谦卑地回道:“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里面的经验教训,都是前人用血泪写成的。学生愚钝,只是从老师您平日的教诲里,悟出了一点皮毛。”


    高育良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线装的《明史》。


    “权力,是谁给的?是皇帝给的。你可以用这个权力去做事,去改革,但你永远不能忘了,你只是一个臣子。你不能让皇帝感觉到,你比他还像皇帝。”


    “张居正的错,就在于他忘了自己的身份。他沉浸在‘天下第一能臣’的光环里,忘了君臣之别,尊卑有序。”


    他把书放回书架,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祁同伟。


    “同伟,你去京城,平台更高,机会更多,但水也更深。那里的人,比吕州这些官员,段位要高得多。”


    “你很有能力,这一点,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你太年轻,功劳太大,不懂收敛!”


    “万万不要走张居正的老路!”


    祁同伟立刻站了起来,神色肃然。


    “高老师,学生明白了。”


    “到了京城,我会戒骄戒躁,更要懂得,忠诚和本分。”


    “忠于谁?”


    高育良反问。


    “忠于组织,忠于党。”


    祁同伟的回答标准而正确。


    “对。”


    高育良点点头。


    “高老师的教诲,学生永世不忘。”


    高育良脸上重新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他拉着祁同伟重新坐下。


    祁同伟心里是对高育良是感激的。


    无论前世今生。


    自己无论何种境地,高育良都能站出来为自己遮风挡雨。


    但是,此生祁同伟有超越一世的政治经验。


    这一世必要完成逆袭。


    高老师,你只看到了张居正的败,却没有看到他的成。


    他用十年时间,做到了别人一百年都做不到的事。


    他享受了天下第一能臣的无上荣光。


    至于死后……人死如灯灭,洪水滔天又与我何干?


    更何况,我祁同伟,不是张居正。


    张居正的错,不是飞得太高,而是忘了给自己造一副翅膀,只会借皇帝的东风。


    而我,要的是翱翔九天的能力,要的是亲手掌控风云的权力!


    高老师,你躺好,此生我带你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