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全国效仿学习

作品:《我,祁同伟,此生站着当封疆大吏

    一年后。


    吕州市公安局。


    一年时间,祁同伟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市民满意率从原来的不到60%,飙升到了95%以上。各类案件的办结率也提高了30%。


    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怨气少了,警民关系明显改善。


    祁同伟的名字已经成为全国公安系统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时。


    办公室里,祁同伟正在接受《人民公安报》记者的专访。


    “祁局长,您的改革思路是怎么形成的?”


    祁同伟穿着笔挺的警服,胸前的警衔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改革,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思考什么深刻的问题。


    “老百姓跑断腿、磨破嘴,就为了办一个证,盖一个章。我们公安机关,应该让群众满意,而不是让群众受罪。”


    “那网格化警务呢?”


    “网格化警务,核心是下沉警力,贴近民心。”


    祁同伟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吕州地图前。


    “你看,我们把全市划分成200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社区民警。民警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等案子,而是主动出击,走街串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效果怎么样?”


    “数据说话。”


    祁同伟指了指桌上的统计表。


    “今年前十个月,吕州市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35%,破案率上升到98.7%,群众满意度达到99.2%。”


    记者赶紧记录下这些数字,眼里满是敬佩。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


    高育良推门而入,脸上挂着春风般的笑容。


    “同伟,不好意思打扰了。”


    他看了一眼记者,点头示意。


    “这位是?”


    “《人民公安报》的记者,正在做专访。”


    祁同伟连忙介绍。


    “高市长,您来得正好,也说几句?”


    记者眼前一亮,能采访到市长,这可是意外收获。


    高育良摆摆手:“我就不抢同伟的风头了。”


    他转向祁同伟:“同伟,有个好消息告诉你。公安部刚刚下发通知,要在全国推广吕州的经验。部里准备派工作组来实地调研,时间定在下周。”


    祁同伟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但很快就被谦逊的表情掩盖。


    “这是组织的信任,也是压力。我们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不能给汉东丢脸。”


    “你放心,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


    高育良拍了拍他的肩膀。


    “还有一件事。央视《新闻联播》今晚要播出吕州公安改革的专题报道。”


    ……


    晚上七点。


    吕州市委大楼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


    乔怀远、高育良、祁同伟,还有各个部门的一把手,全都围坐在电视机前。


    “各位同志,今天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乔怀远清了清嗓子。


    “我们吕州,要上《新闻联播》了!”


    掌声雷动。


    七点整,熟悉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响起。


    “……接下来请看,汉东省吕州市公安局创新警务模式,打造服务型公安机关的报道。”


    画面切换,吕州市公安局的大楼出现在屏幕上。


    “在汉东省吕州市,一扬公安改革正在悄然进行。这里的老百姓发现,办事不用再跑断腿,报案不用再碰钉子。”


    镜头转向政务服务大厅,里面人头攒动,但秩序井然。


    “市民张大爷告诉记者,以前办个身份证要跑三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搞定。”


    张大爷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这个祁局长,是个好官!”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画面再次切换,出现了祁同伟的身影。


    他穿着警服,正在社区里和居民聊天。


    “吕州市公安局局长祁同伟表示,公安机关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安机关的温度。”


    镜头中的祁同伟,说话诚恳,表情亲和。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老百姓满意,让老百姓安心。”


    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目前,吕州市的经验正在全国推广,为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分钟的新闻结束了,会议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乔怀远站起身,脸上的笑容比春天的阳光还要灿烂。


    “同志们,这是我们吕州的骄傲!这是我们汉东的骄傲!”


    “特别是同伟同志,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真是后生可畏啊!”


    祁同伟连忙站起身,做出谦逊的姿态。


    “这是集体的功劳,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我个人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


    ……


    散会后,祁同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秘书小刘递过来一摞电话记录。


    “局长,今天下午的电话都在这里。公安部办公厅打了三次,说是要安排调研时间。还有十几个省市的公安厅局,都想来学习交流。”


    “明天开始,我们要准备接待工作。”


    他放下记录,走到窗前。


    一年前,自己还为前程生存四处碰壁。


    一年后,他已经成了全国公安系统的明星。


    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


    一周后。


    吕州机扬,下午三点。


    祁同伟站在VIP通道外,他今天穿的是崭新的警服,肩章擦得锃亮,。


    “局长,飞机已经降落了。”秘书小刘凑过来汇报。


    祁同伟点点头。


    这次考察,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公安部的人来吕州,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


    通道里传来脚步声。


    一行人走了出来。


    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胸前挂着工作证。


    祁同伟认出来了,这是公安部政策研究室的李主任。


    李主任身后的是一个年轻女人。


    她二十多岁,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秀发飘逸,气质干练。


    “祁局长!”李主任走过来,伸出手。


    “欢迎欢迎!”祁同伟连忙上前,握住对方的手。


    “一路辛苦了!”


    “这位是我们处长,方悦同志。”李主任介绍道。


    年轻女人走上前,伸出手。


    “公安部政策研究室处长,方悦。”


    “久仰大名。”祁同伟保持着笑容。“方处长这么年轻就担任处长,真是年轻有为啊。”


    方悦淡淡一笑:“祁局长过奖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实地了解一下吕州的改革经验。听说你们的网格化警务搞得很有特色?”


    “不敢当,不敢当。”


    祁同伟谦逊地说。


    “都是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还请各位领导多多指导。”


    方悦点点头,但眼神依然在观察着他。


    “祁局长,我们这次调研,会深入到基层一线。希望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


    她这话说得很有深意。


    祁同伟心里明白,这是在暗示他,不要搞那些花架子,不要作假。


    “当然,当然。”


    祁同伟连忙点头。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绝不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