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最大的认可
作品:《穿越大乾,开局公主退婚我逆袭!》 “姜戍边!”吕培盛最先回过神,上前一步,语气凝重地提醒,“此等军国大事绝非儿戏,若有半句虚言,便是欺君之罪!”
姜戍边知道空口无凭,当下也不辩解,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好的战报,双手高举过头顶,“陛下,前线战报在此,每一笔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请陛下过目!”
“快呈上来!”武帝声音已然失态,平日里的从容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旁的吕培盛不敢耽搁,快步上前从姜戍边手中接过战报,小心翼翼地递到武帝面前。
武帝一把抓过战报,顾不得拂去封函上的细尘,指尖用力撕开信封,急切地抽出里面的信纸。
当目光扫过战报上的第一句话时,武帝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眼中迸发出难以抑制的狂喜。
“此次全线大捷,斩敌四万有余,草原部落彻底被打垮!”
他一字一顿地念出这句话,话音未落,便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在御书房回荡。
武帝正想继续往下看,忽然想起一事,抬头问道:“姜戍边,魏国公如今在何处?”
“回禀陛下!”姜戍边躬身答道,“魏国公带领小队正在城外驻扎,随时等候陛下召见。”
“这小子出去一趟,倒比从前规矩了不少。”武帝满意地点点头,摆了摆手,“你现在就去传旨,让他即刻进城,无需拘泥于那些繁琐的礼节。”
说罢,他低头准备继续翻阅战报,姜戍边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猛地一怔。
“陛下!”姜戍边再次拱手,语气坚定,“魏国公进城之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武帝眉头顿时皱起,语气中带上了几分不悦,“怎么?莫非还要朕亲自去接他不成?”
“陛下,依朝廷法度,确实该由您亲自出城迎接。”姜戍边依旧躬身,语气中带着激动。
旁边的吕培盛听到这话,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道不好,姜戍边怎敢当着陛下的面说这种话?
武帝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神锐利地盯着姜戍边,“这话,是魏国公教你说的?”
姜戍边茫然地抬起头,如实答道:“陛下,魏国公并未与臣说过这些,只是按照朝廷法度,此事本就该如此。”
“若大军凯旋,朕自然会亲自出城迎接,就凭你们这支小队,要朕亲自去接?简直是无稽之谈!”武帝猛地站起身,双手按在御案上,语气中满是怒火,刚才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你老实说,刚才那些话到底是谁教你说的?”
“陛下,你误会了!”姜戍边察觉到气氛不对,连忙解释。
“误会?”武帝冷笑一声,目光转向姜戍边,“你倒说说,魏国公凭什么让朕亲自去迎他?”
吕培盛见状,赶紧上前一步,对着姜戍边厉声说道:“魏国公向来为人低调,恪守本分,怎会让陛下做这等不合规矩之事?定是你擅作主张,想为魏国公邀功!”
为了帮魏国公解围,他只能将这口黑锅扣在姜戍边头上。
姜戍边听到这话,脸色骤然一变,再看到武帝阴沉的脸色,瞬间明白是自己引起了误会。
他连忙伏地叩首:“陛下息怒!臣绝非擅作主张!此次魏国公在前线立下奇功,不仅击溃草原部落,同时生擒了回离与科尔部落的两位大汗,如今两位大汗就在军中羁押!若陛下不愿出城,臣等只能将两位大汗秘密带回京城便是!”
“你说什么?”武帝猛地瞪大双眼,声音都变了调,“你们……生擒了回离与科尔部落的大汗?”
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姜戍边竟会带来这样一个惊天消息。
姜戍边连忙点头,“陛下,战报中对此事已有详细记载,臣不敢有半句虚言!”
武帝顾不上追究姜戍边的“无礼”,双手拿起战报,飞快地往下翻阅。
当看到“魏国公率百人小队,夜袭草原中军大营,于万军之中生擒两位大汗,且斩杀另一部落首领”时,他拿着战报的手顿在半空,整个人都呆滞了,仿佛置身梦中。
常年侵扰边境,让朝廷头疼不已的草原部落,如今竟被杀了一个大汗,擒了两个大汗?
这等战绩若是说出去,怕是满朝文武都会以为他在白日做梦!
过了许久,武帝才勉强平复下翻涌的心情,声音依旧带着一丝颤抖,沉声问道:“你所说的这一切,当真属实?”
“陛下,此事关乎我朝国誉,臣便是有天大的胆子,都不敢在您面前胡说八道!”姜戍边再次叩首,语气无比坚定。
“来人!摆驾!朕现在就出城!”武帝大手一挥,语气不容置疑。
吕培盛连忙上前一步,轻声问道:“陛下,是否要通知百官一同前往迎接?”
“不必了!”武帝摆了摆手,目光坚定,“百官出城迎接,那是大军凯旋时才用的礼节,眼下魏国公是提前归来,有朕亲自出面,已然足够。”
吕培盛不敢多言,连忙躬身退下,着手安排出城事宜。
仅仅半刻钟后,武帝便带着一队亲卫,浩浩荡荡地出了皇宫。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整个京城都陷入了紧张之中。
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陛下,今日为何会突然出宫,且行色如此匆匆?
一时间,京中百姓与官员纷纷猜测,却始终无从得知缘由。
武帝早已严令随行之人,在事情未完全确认之前,不得泄露半点消息。
抵达城门外,武帝勒住马缰,对着姜戍边吩咐道:“你先过去通报,让魏国公做好准备。”
姜戍边领命,翻身上马,扬鞭疾驰而去。
看着姜戍边骑马的背影,武帝微微点头,心中暗赞魏国公倒是把手下人教得不错,进退有度,行事干练。
在城外的营帐中,周毅听闻武帝在来的路上,连忙召集手下将士,整理衣甲,列队站好,准备迎接圣驾。
原本因长途奔袭而略显疲惫的将士们,此刻都是精神一振,眼中满是期待。
陛下的到来,是对他们此次战功最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