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草台班子?豪华饭店?大比拼!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建华商行”的车队,姗姗来迟。
三辆……嘎吱作响的……破旧三轮车。
孟建华亲自蹬着一辆,齐宝山和父亲孟铁牛各蹬一辆。
车上装载的,是他们连夜从木材厂淘来的长条板凳,和自己动手打造的、刷着桐油的简易木桌。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周围那些早早赶来看热闹的市民,和一些帮忙的宾客,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发出了窃窃私语。
“我的天,这还用比吗?”
“那建华商行的小老板,是脑子进水了吧?敢跟新世纪大饭店叫板?”
“哎,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啊。我看,这哪是什么对决,这分明就是一场……公开处刑!”
东侧,新世纪大饭店的阵地里。
老板“龙哥”,今天穿了一身从香港买来的名牌花衬衫,
头发抹得油光锃亮,连苍蝇上去都得打滑。
他叼着一根“万宝路”香烟,在下属点头哈腰的簇拥下,笑着看向自己的豪华排场。
而西侧,建华商行的阵地。
孟建华对周围那些指指点点的目光,充耳不闻。
他正指挥着团队,不紧不慢地,布置着他们的“战场”。
简陋,但不简单。
每一张木桌上,都铺了一块由洪叶带领“嫂子手工组”,连夜缝制的、印着喜鹊登梅吉祥图的蓝色印花桌布。
素雅的格调,与公园的绿草红花,融为一体,透着和谐、雅致。
每一套餐具,虽然只是白瓷碗和竹筷,却被孟母张桂兰,带着女工们用滚烫的开水,反复烫了三遍,再用干净的白布,一个个擦干包好,整齐摆放在桌上。
那份认真、干净,是任何豪华餐具,都比不了的。
最绝的,还是入口。
孟建华没有像龙哥那样,花钱扎俗气的塑料拱门。
他让齐宝山带人,从公园后山,砍来了新鲜的竹子,又采来了漫山遍野的野花。
就地取材,用竹子和野花,搭起了一座充满了自然气息、清新扑鼻的……天然拱门!
没有奢华,却处处透着匠心。
没有炫耀,却处处充满了人情。
上午十点,宾客陆续到场。
龙哥游走于各位来宾之间,谈笑风生,八面玲珑,尽显地头蛇的威风。
他端着一杯从省城搞来的“红葡萄酒”,摇摇晃晃地,走到孟建华面前。
“孟老板,年轻有为啊。”他举了举杯。
孟建华微笑着,端起一杯白开水。
“龙哥,过奖。”
龙哥凑近一步,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
“小子,给你最后一个机会。”
“现在,当着所有人的面,给我磕头认输,把你手里所有工厂的食堂合同,都转到我的名下。”
“今天这事,就算了。”
“否则……”
他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
“我保证,你和你身后这群泥腿子,明天,就从这个市,彻底消失。”
就在他说话的间隙。
不远处,新世纪大饭店的一个厨师,端着一盆滚烫的开水,脚下“一滑”,朝着建华商行这边临时搭起的煤炉,泼了过来!
这一盆开水要是泼实了,整个炉子都得熄火!
一直在煤炉旁假装烧火,保持警惕的齐宝山,动了!
他一个侧身,抓起一个大锅盖,“当”的一声,挡在了煤炉前!
开水被锅盖挡下,发出一阵“滋啦”声,蒸汽四散!
那个厨师被齐宝山那凶神恶煞的眼神一瞪,吓得腿一软,爬起来就跑了。
双方的马仔,怒目而视,
隔着十几米的距离,火药味一触即发!
孟建华仿佛没看到刚才那惊险的一幕,更没有被龙哥的威胁吓到。
他微笑着,对龙哥举了举手里的白开水。
“龙哥,生意是生意,别动气。”
“咱们啊,还是让在座的各位宾客,说了算。”
与此同时,他不动声色,对人群中的妹妹孟小妹,悄悄地使了个眼色。
孟小妹心领神会。
立刻拉着两个半大孩子,一人提着一个用红布盖着、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竹篮,装作在草坪上追逐玩耍。
她们笑着,闹着,悄无声息地,溜进了宾客席的孩子堆里。
等待着,总攻的信号。
“吉时已到!婚宴,正式开始!”
十一点整,司仪那高亢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公园。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首先有请,我们德城市最高档、最豪华的‘新世纪大饭店’,为我们献上第一道,开胃大菜!”
话音刚落!
悠扬的小提琴声响起!
十几名穿着统一制服、戴着白手套的服务员,排着整齐的队列,迈步而出!
每个人手里,都托着一个银质托盘。
托盘上,是一道道摆盘精美、造型华丽的……冷盘!
雕着龙凤呈祥的水果拼盘!
用鱼子酱点缀的凉拌海蜇头!
甚至,还有一盘用干冰营造出仙雾效果的……冰镇刺身!
那场面,那气势,瞬间就征服了在场所有,没见过世面的德城宾客!
“哇!太气派了!”
“这……这就是大饭店的实力吗?”
“这菜,看着就跟艺术品一样,哪里舍得下筷子啊!”
龙哥得意地,看了一眼西侧那片还冒着黑烟的“土灶台”,又看了一眼孟建华。
“看到了吗?乡巴佬。”
“你,拿什么,跟我斗?”
就在“新世纪大饭店”那盘雕着龙凤呈祥的水果拼盘,被宾客们称为“艺术品”时。
一股味道,突然从草坪西侧那片简陋的阵地,飘了过来。
那是一种,浓烈淳厚的……肉香!
一瞬间。
整个草坪上,所有谈话声,所有小提琴声……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越过那些华而不实的冷盘,投向正冒着滚滚白烟的,“建华商行”土灶台!
香味的源头,是那几口黑漆漆、不起眼的大铁锅。
锅里,没有山珍,没有海味。
有的只是一道,全中国老百姓都再熟悉不过的家常硬菜——
红烧肉!
掌勺的,不是省城来的大师傅。
而是孟建华的母亲,那个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一辈子都在为家人灶前灶后忙碌的普通女人——张桂兰!
此刻的她,眼神专注,不停翻动着大铁勺。
锅里的五花肉,是孟建华亲自下乡,从清水营村那头吃了一年猪草的土猪身上,精挑细选出来的。
肥瘦相间,层次分明。
经过孟母独家秘方的慢火细炖,足足煨了三个小时!
直到那猪皮,用一根筷子,都能轻轻地捅破!
瘦肉,已经吸饱了汤汁,变得酥烂入味!
肥肉里的油脂,已经全部化开,与冰糖、酱油、黄酒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琥珀般晶莹剔透,红得发亮的诱人色泽!
孟建华才喊了一声:
“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