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后院起火,宴席上的鸿门宴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出什么事了?”孟建华的心,猛地一沉。
洪叶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张制作精美、烫金的红色请柬,递到了他手里。
孟建华疑惑的展开。
“兹定于三日后,于新世纪大饭店,为市工商局刘建国局长之子刘伟举办婚宴,特邀“建华商行”孟建华总经理莅临。”
落款,是一个他从未听过的名字——龙四海。
“这不是请柬。”
洪叶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这是战书!”
齐宝山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将烟头在地上踩灭,脸色阴沉下来。
“华哥,你走的这半个月,德城……变天了。”
他开始详细地解释起来。
原来,就在孟建华南下广州的这段时间,一个名叫“龙四海”,外号“龙哥”的男人,突然在德城异军突起。
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大笔钱,盘下了市中心最豪华的地段,开了一家名为“新世纪大饭店”的酒楼。
装修,港式豪华风。
厨子,是从省城高薪挖来的粤菜大师傅。
开业当天,市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全都到场祝贺。
“新世纪”,一夜之间,就抢走了德城所有的高端餐饮市场。
“这个龙哥,不是善茬。”
齐宝山的眼里,第一次流露出了忌惮。
“他不是我这种街头混混,他是真正的过江龙。据说跟市里某个大领导有远亲关系,黑的白的,两道通吃!手底下养着一帮打手,比我当年,狠一百倍!”
“他现在,不仅抢高端市场,还看上了我们的‘肥肉’——团餐业务!”
齐宝山指着那张烫金的请柬,
“这张请柬,就是他下的最后通牒!”
“他放出话了,要么,我们建华商行,主动把所有工厂的食堂业务,全都让出来,滚回乡下卖早点。”
“要么……”
“就在刘局长儿子的婚宴上,当着全市所有权贵和合作伙伴的面,让我们身败名裂!”
去,还是不去?
去,等于自投罗网,走进一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
以龙哥的手段,他有一万种方法,在菜品、服务、甚至是食品安全上,给你栽赃陷害,让你当众出丑,再难翻身!
可要是不去呢?
那是公然的,不给刘局长面子!
以后,工商税务,三天两头上门检查,有穿不完的小鞋!
孟建华回到家时,父母也听说了这件事。
父亲孟铁牛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一言不发,屋子里烟雾缭绕。
母亲张桂兰看着儿子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紧锁的眉头,心疼得不行。
她走上前,拉住儿子冰凉的手,轻轻的拍了拍。
“儿子,别怕。”
“妈不懂什么大生意,也不懂什么龙哥虎哥的。”
“但论做菜,妈不信那个大饭店的洋厨子,能比得上,咱家放进去的这颗……真心实意。”
是啊。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背后,站着的是我的家人,我的团队!
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和斗志,从他心底,猛地窜了上来!
第二天一大早。
孟建华没有像龙哥预想的那样,去饭店里低头求饶。
甚至,连龙哥的面都没见。
他直接带着一份,连夜赶制出来的文件,敲开了市工商局,刘局长办公室的大门!
文件的标题,足以让任何一个八十年代的领导,眼前一亮:
《关于本市,首次举办“新式草坪流水席”,可行性方案》!
孟建华没有提龙哥的威胁,更没有诉苦。
只是将那份方案,递了上去。
“刘局长,首先,恭喜公子大婚之喜!”
“其次,我想跟您提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他的话术,直击人心!
“您是咱们德城,思想最开明的领导。现在城里办婚宴,都是在饭店摆几桌,千篇一律,吃个饭就散了,没新意,也体现不出您家的气派。”
“您儿子的婚宴,要做,就要做成全市独一无二的!做成一个,让所有来宾都记住一辈子的,经典!”
“我建华商行,斗胆,免费为您策划一场,集餐饮、娱乐、社交一体的……草坪流水席!”
草坪流水席?
这几个新词汇,瞬间勾起了刘局长的兴趣!
孟建华趁热打铁,开始了详细描绘:
在市公园的草坪上,搭起红喜棚,铺上白桌布,宾客们可以自由走动,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歌舞表演,那该是何等的时髦和洋气!
就在刘局长被彻底吸引时,孟建华才“不经意”地,抛出了真正目的。
“当然,我知道,新世纪的龙老板,也想承办这次宴席。”
“您看这样行不行?”
“为了公平,也为了让您的婚宴,办得更热闹,更有话题性!”
“这次的饭菜,我们‘建华商行’,和‘新世纪大饭店’,一家负责一半!”
“我们把灶台,摆在现场!让所有宾客,现场品尝,现场评判!”
“您看谁家的菜,更受大家欢迎,以后,咱们市里大大小小的招待宴席,就优先用谁家的!”
“我们,公平竞争!”
“也算是,给您儿子的婚宴,添个热闹的彩头!”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给足了刘局面子,又显得自己光明磊落,
还巧妙地,将一场你死我活的“鸿门宴”,变成了一场万众瞩目的“打擂台”!
刘局长,被彻底打动了!
这个方案,太完美了!
既有新意,又显得他这个当领导的,公平公正,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公平竞争,一举多得!
“好!”
他猛地一拍桌子,当场拍板!
“小孟!就按你说的办!”
婚宴当天,清晨。
德城市,人民公园,中央大草坪。
两支风格迥异的队伍,泾渭分明,遥遥对峙,谁也不服谁。
草坪东侧。
“新世纪大饭店”的豪华车队,一字排开!
四辆崭新的、刷着雪白油漆的解放牌大卡车,光是停在那里,就透着一股子财大气粗的豪横劲儿。
车门打开,二十几个身穿统一纯白厨师服、头戴高帽的厨师和学徒,有条不紊地从车上搬运物资。
银光闪闪的餐具,用专门的箱子装着。
甚至,他们还拉来了一台在当时堪称神器的……雅马哈牌电子琴!
旁边,还跟着几个市文工团的小提琴手!
那排场,那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大领导下来视察了。
而在草坪的西侧。
画风,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