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风口上的猪,国债里的黄金屋

作品:《重生80:从摆摊到世界首富

    能让五万块,在一年之内,变成五十万的好东西?


    洪叶的心,一路上都在“怦怦”直跳。


    她猜了无数种可能。


    是去南方倒腾更紧俏的电子产品?


    还是盘下更大的店面,扩大经营?


    又或者是,去买更先进的机器设备?


    当孟建华骑着那辆二八大杠,最终停在德城市人民银行那栋庄严肃穆的大楼前时。


    洪叶,彻底懵了。


    她看着那高高的台阶,和门口站岗的卫兵,有些不解地问:


    “建华哥,我们……来这里干什么?”


    孟建华没有回答。


    他锁好车,拉着还有些云里雾里的洪叶,径直走进了那间充满了消毒水味道的银行大厅。


    他没有去储蓄柜台,而是直接走到了大堂经理的办公桌前。


    指着墙上那张红底白字、几乎无人问津的宣传海报,对那个正端着搪瓷缸喝茶的银行经理,清晰地说道:


    “同志,你好。”


    “我们单位,要买国库券。”


    “五万块,全买!”


    什么?


    银行经理那口刚喝进去的热茶,差点当场喷出来!


    他猛地抬起头,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孟建华。


    买国库券?


    还一次买五万块?


    这小子,怕不是个傻子吧!


    可还没等他开口。


    第一个,也是最激烈的反对者,出现了!


    “建华哥!你疯了?”


    洪叶一把拉住孟建华的胳膊,急得声音都变了调!


    她压低声音,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


    “你知不知道你在干什么?这是1981年的国库券!三年期的!票面利率才百分之四!”


    “这五万块,是我们公司现在账上全部的流动资金!是我们所有人的血汗钱!你把它全部投进去,就等于把钱锁死整整三年!”


    “万一制衣厂那边要进货怎么办?餐饮部这边要发工资怎么办?资金链断了,我们所有人都得喝西北风!”


    她看着孟建华,眼神里充满了不解和痛心。


    “从财务的角度上来说,你这种行为,等于自杀!”


    她的反对,是理性专业的,更是字字泣血!


    当晚的紧急会议上。


    孟建华的决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围剿!


    “胡闹!简直是胡闹!”


    父亲孟铁牛气得浑身发抖,他一辈子节俭,在他看来,把白花花的票子,换成一张不能吃不能喝的纸,简直就是败家子行为!


    “儿啊,那可是五万块啊!不是五百块!你怎么就这么想不开,烧得慌啊!”


    母亲张桂兰在一旁急得直抹眼泪。


    齐宝山更是想不通,他挠着头,一脸的憋屈。


    “华哥!有这钱,咱多买两台解放牌大卡车,再招几十个兄弟,不出半年,我保证给你把本钱赚回来!”


    “你把钱都换成那什么‘券’,那玩意儿能拉货吗?能当饭吃吗?”


    从专业,到亲情,再到兄弟。


    这一次,孟建华,史无前例地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面对着所有人的质疑不解、担忧和反对。


    孟建华没有去解释,未来几年国家即将放开国债交易的政策,因为那太过惊世骇俗,无人会信。


    他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看着他们脸上那复杂的表情,一字一顿地,缓缓开口。


    “爸,妈,山子,洪叶姐……”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开服装厂,组建运输队,赚的是起早贪黑的辛苦钱,是一分一厘攒出来的血汗钱。”


    “但这一次……”


    他的声音拔高,充满了无穷的自信和力量!


    “我要带大家,赚一次认知的钱!”


    “赚一次,别人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的,时代的钱!”


    他看向洪叶,“我知道你的担忧,但这一次,请相信我。”


    他又看向父母,语气变得温和。


    “爸,妈,也请你们,相信你们的儿子。”


    最后,他走到齐宝山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山子,车,会有的。”


    “而且,会比你想象的,更多,更好!”


    他站回中央,用一种近乎赌上一切的决绝,宣布道:


    “这件事,今天,不是商量。”


    “是命令!”


    “也是我孟建华,对你们所有人的承诺!”


    “一年!就一年!如果这笔钱,没有从五万,变成五十万!”


    “我,孟建华,自动放弃‘建华商行’的一切股份和职务!”


    这番话,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堵上一切的豪赌!


    破釜沉舟的决心!


    再也无人反对。


    买下银行那五万块的额度,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孟建华真正的目标,是那些散落在民间,被无数人视作“烫手山芋”的……黑市国库券!


    在那个年代,国库券是单位强制摊派的,三年内无法兑现,等于一张废纸。


    很多人急用钱,都愿意打个三折四折,在黑市上把它处理掉。


    孟建华让齐宝山,发动了他所有的社会关系,放出风声:


    “建华商行,四折,现金,无限量收购81年国库券!”


    消息一出,整个德城的地下交易市场,都沸腾了!


    在国营大厂的门口,在胡同深处的角落里,在不起眼的茶馆里……


    无数急于将手里的“废纸”变现的人,蜂拥而至。


    在别人眼中,那是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但在孟建华的眼中,那是一座座正在被他用廉价现金,悄然收拢的……黄金山!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孟建华几乎将公司账上,以及服装厂刚刚回笼的所有流动资金,全部换成了一大包,沉甸甸的国库券。


    整个建华商行,再次变得捉襟见肘,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将全部的身家,都压在了孟建华一个人的判断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公司资金最紧张的时刻。


    纺织厂的王大海厂长,火急火燎地,闯进了孟建华的办公室,脸上写满了从未有过的焦急和难看!


    “小孟!出大事了!”


    王大海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端起茶杯就灌了一大口,也顾不上烫。


    “广州那边,突然来了个叫什么‘南方联合服装公司’的!”


    “他们的衣服,款式比我们的还时髦,价格……价格还比我们便宜了一半!”


    他看着孟建华,声音里带着一丝绝望。


    “我们的联营厂,第一批刚生产出来的货,一件都卖不出去了!全部积压在了仓库里!”


    “再不想办法,咱们制衣厂很快就要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