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早已超出了现有智囊团的能力范围!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目前家国在全球航运格局中尚未具备主导地位。
而苏能这只猛兽,已经露出了锋利的牙齿。
无论它下一步怎么行动,家国都不能坐视不理。
高育良缓缓起身,目光坚定。
“我们都要明白一个道理,有句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们打赢了关税战,这次也一定能打赢港口战。”
无论两场战争最终结局如何,都凝聚着他全力以赴的心血。
港口战争象征着一种全新的作战形态。
看来对方为了对抗家国,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高育良语气坚定地对他们说道:
“这次我们的交涉对象,还是布鲁克尔王室。”
“但我们得换种方式,毕竟他们对我们以往的套路太熟悉了。”
“我觉得我们该回归最初的方针,以合作为主。”
高育良始终相信,布鲁克尔必须成为自己的盟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双方的紧张关系,
从而集中力量应对苏能集团。
马康康站起身来,
“领导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现在正处在关键的转折点上。”
“成败在此一举。”
“那现在谁去和布鲁克尔王室谈判?”
高育良将目光投向他。
马康康睁大眼睛,手指指着自己。
“领导,您让我去?”
会议一结束,高育良耳边就没安静过……
马康康始终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难以独当一面。
康克尔帮他收拾办公用品,
柳映雪则在一旁泡茶。
他确实缺乏应对如此大规模谈判的经验,
这种场合,他实在应付不来。
高育良只问了他一句话:
“你想当逃兵吗?”
马康康像被雷劈中一样,
呆呆地摇了摇头。
高育良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坐下:
“既然你不是想逃,那就记住我刚才说的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苏能集团又不是吃人的怪物,你怕它做什么?”
“你越害怕,它就越要咬住你不放。”
“这个时候,你就要亮出你的剑,拿出十足的勇气。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如果一开始我就去谈,他们反而会拿这个当筹码,明白吗?”
“你只要守住一个底线,不透露我们的真正目的,尤其是港口选址和苏能集团的选址不能重合,这一点千万不能说漏嘴。”
马康康点了点头。
柳映雪笑着打趣道:
“这么年轻就能担此重任,这可是你一生的资本。”
“今天以茶代酒,干了这一杯!”
马康康喝完茶,站起身来。
“请各位等我的好消息。”
说完,他快步离开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只希望一切能顺利些。
苏马二世自从股市风波之后就一直身体欠佳,
已经前往伏西兰斯吉岛休养。
接替他的是国防大臣宝克隆。
但港口项目却被交给了建设大臣莱文斯基。
莱文斯基对此颇有怨言。
明明这事也牵涉到国防,港口一建,势必需要部署兵力。
可对方却明确拒绝沟通,宝克隆似乎也明白,惹麻烦的事他不能插手。
等待多时的莱文斯基终于迎来了马康康。
“马先生,这次你作为代表前来,我希望我们能开门见山。”
“你第一次出面代表,希望我们能谈得顺利,你也希望能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马康康点点头。
莱文斯基率先提起宁克股票和瓦斯汽车的问题:
“我们希望先讨论这两个议题,没有结果,我们不会进入港口议题。”
马康康却像没听见似的,
继续翻阅对方准备的各种文件,
还用铅笔轻轻画了一个圈。
莱文斯基疑惑地看着自己的秘书,
他们从未和马康康谈过判,对这位新手的举动感到不解。
而马康康也看出了他们的疑惑。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刚才画圈是多此一举?”
“其实我们都误会了。
我不画这个圈,所有文件都可以通过;但我画了这个圈,所有的文件都得围绕这个圈来修改。”
莱文斯基笑了。
这个年轻人真有意思,
居然用一个小小的圆圈讲出这么深的道理。
他对马康康的印象越来越好,
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欣赏。
但谈判立场上,他绝不让步:
“抱歉,今天我们只能从宁克汽车股票和瓦斯汽车这两个问题入手。”
“其他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第一条,我们希望对宁克汽车的股权做出限制,不允许你们随意进行股权出售或转让。”
“第二点,我们不同意宁克在布鲁克尔境内建厂。
如果一定要落地,必须设在边境地带。”
“关于瓦斯汽车的问题,我们依然要求恢复其生产许可,不得干扰其正常经营活动。”
“确保瓦斯汽车具备完整生产条件。”
马康康微微一笑,语气轻松。
“这两个问题确实挺敏感。
但宁克如果在这里销售,价格至少要比其他品牌低三成。”
“这个问题无需多言,市场自有判断,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瓦斯汽车不在限制名单之中,我们已经解除三项约束,它有权自主生产、销售,包括零部件供应。”
“之所以目前还无法复工,关键还是技术标准没达标。”
莱文斯基脸色阴沉。
国家刚撤销了他们的研究院。
现在又说技术要达标,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马康康也没跟他纠缠,只是安静地听着。
莱文斯基终究没有讨到任何实质性的承诺,谈判草草收场。
马康康斗志昂扬,觉得再来一轮,照样能应付。
可惜莱文斯基不再接招。
谈判结束后,高育良等人也对马康康刮目相看。
“有意思,都说年轻人敢闯。
今天莱文斯基这个老滑头,怕是吃了你这个愣头青的亏。”高育良笑着,神情中满是满意。
“谈判就是看谁先把谁逼疯,你只要明白这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康克尔点点头。
“话虽粗,但理很正。”
“领导这招真是高明,给这些外国人好好上了一课。”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不能拖太久。
听说苏能集团已经在做应对准备了。”
高育良点头。
“没事,我有的是办法陪他们玩到底。”
他说完,便让众人散去,自己立刻拨通了老丈人的电话。
“现在有个难题,苏能那边我们有点难顶住了。”
“我想让家国放出一个东西线高铁的项目。”
“借这个机会打乱他们的节奏。”
“我打算先示弱,再释放一些烟雾弹扰乱他们判断。”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知从何说起。
这事难度实在不小。
操作空间太大,风险也高。
这种级别的博弈,早已超出了现有智囊团的能力范围。
老丈人也不敢打包票。
“你要的可是个重磅炸弹。
家国这条东西线高铁,从来都没透露过风声。”
“你真打算靠这个牵制苏能?”
“我明白你的用意,但这样做太冒险了。
稍有不慎,他们根本不会上当。”
高育良笑了笑。
“放心,我已经有了打算。”
“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配合,特别是内部的默契。”
“只有放出项目把他们注意力引开,我才有机会反制。”
老丈人深吸一口气。
“好,我尽力配合。”
电话挂断后,高育良静静站在窗前,望着远方。
他在等家国帮他创造的那一线机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丈人也在四处奔走。
终于,在电话结束后的四个小时,家国高调宣布启动东西线高铁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