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最致命的就是这枚“舆论炸弹”!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布鲁克尔即将建设的正是布里维安港。
而如今,合作提议已经送到眼前。
只要他点头,高铁项目交给他们,港口也会随之落入自己手中。
苏能集团的目标就将落空。
他微笑着开口:
“我家乡有种名茶。”
“初尝略带苦味,但回味悠长。”
“不妨边品边谈。”
三人随即步入茶室。
高育良亲自泡好茶,推至二人面前。
“布里维安港,我已经关注许久。”
“这是国家重要的中转枢纽。”
“同时,港口建成后,海军舰艇也可在此停靠补给。”
“但现在,苏能集团向我们发起了新的挑战。”
花川利夫捧起茶杯,缓缓说道:
“苏能在全球多个地方都控制着港口资源。”
“我们东冰洋和千岛也在一些小型港口有所布局,但都难以抗衡。”
“所以我们愿意与您联手,共同应对。”
高育良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高铁项目和沿海高速的建设,就拜托二位了。”
“争取两个月内签约,你们负责推动港口项目。”
李佳敏和花川利夫难掩兴奋。
这一趟没白来。
高育良深谙其道——先让对方签下项目,再要求他们协助。
若是反过来,恐怕合作早已告吹。
谁都不是省油的灯,都得见到实利才肯出手。
饭局结束后,此事很快传到了莱文斯基耳中。
他立刻致电宝克隆。
“东冰洋和千岛已经动手了。”
“苏能目前还没动作,布里维安港究竟花落谁家?”
宝克隆语气烦躁。
“谁拿下都得照规矩办事。”
“我们不用替他们做决定,让苏能自己选择。”
“这两天你帮我约一下高育良,我想见见他。”
莱文斯基本想推脱,但见宝克隆态度坚决,只好答应。
而且宝克隆对家国的举动颇为不满,
听起来,更像是要借机敲打高育良。
通过徐晴和康克尔,他们顺利约到了高育良,
并定在宝克隆的官邸会面。
见面当天,宝克隆仗着高大的身材,热情地握住高育良的手不放。
高育良只是淡然回应。
“您知道吗?这里的熊看见人类,都会很激动。”
“就像您现在这样。”
“但您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一定也是靠实力。”
康克尔差点笑出声来。
徐晴和马康康尚显年轻,还未能完全领悟话中深意。
宝克隆却以为这是在夸赞自己。
布鲁克尔以熊为象征动物,
而这片地区因独特的寒冷气候,孕育了上百种熊类。
他随即邀请高育良入席,步入餐厅。
徐晴与马康康拦住了准备离开的康克尔。
“刚才他笑得那么开心,难道真的以为那是夸奖吗?”
康克尔摇头。
“当然不是,领导有必要去夸一个下属吗?”
“熊乃是什么?是牲口。”
“换句话说,熊这种东西怎么能跟人比呢?真要比的话,最多也就是比畜生多那么一点点。”
两人这才回过味来,明白高育良话里藏着的玄机。
原来这是给他挖了个大坑。
而对方也确实够憨,自己还主动跳了进去。
待众人落座后,宝克隆笑着向高育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希望我们两国之间能够增进彼此了解。”
“也希望我们之间可以有更多实质性的交流。”
“另外,我必须提醒你一下,东冰洋重工和千岛重工已经被列入我国的制裁清单,你们也要多加留意。”
高育良点头致意。
“感谢您的告知。”
“但我个人认为,目前事态还没严重到影响我们的程度。”
“倒是你得注意一下,苏能公司已经接手了你们不少港口。”
布鲁克尔是个三面环海的国家。
目前拥有两个大型港口,正在筹建的布里维安港将成为第三个。
除此之外,每个城市和县镇几乎都有自己的小型码头。
虽然数量众多,但这些港口的设施普遍落后,无法停泊十万吨级以上的船只。
但即便如此,它们仍然为当地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只是,这些港口大多已被私人承包。
而这些承包人,很多都是苏能公司的项目负责人。
高育良早已察觉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但显然,对方还没意识到后果有多可怕。
高育良语气温和但语气坚定地提醒道:
“我并不反对你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我只是觉得你们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搞得过于复杂了。”
“这些港口大多已经被苏能控制,他们很快就会对你们实施封锁。”
说罢,他让人拿来地图,标出了已经被确认由苏能掌控的港口位置。
甚至连邻国的一些港口也未能幸免。
整个局势已经不容乐观。
如果苏能再拿下布里维安港,那么整个海域都可能被封锁。
他进一步说道:
“我们国家不会在港口问题上与你们对抗。”
“所以我们只希望,未来我们的船只可以正常停靠,其他时候你们的船只也可以自由进出。”
“港口运作产生的收益,在我们收回成本后,可以与你们共享。”
宝克隆听出了其中的诚意。
苏能公司可没给过这么多好处。
但他的顾虑也不少。
直到晚饭结束,宝克隆将高育良带进了自己的书房。
他低声说出一件事。
“三年前,有个人曾阻挠苏能港口的建设,结果被人一枪打穿了胸口。”
“再过十一个月我就要卸任了,之后国王会任命新的官员上任,在这期间,我不会站队。”
“希望你们之间的较量,不要牵扯到布鲁克尔。”
高育良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让他不得不选边站了。
两人又寒暄片刻。
高育良悄悄对徐晴使了个眼色。
回到住处后,他忽然开口。
“现在双方的态度都还不够明朗,必须让他明白一件事。”
“我记得两年前曾发生过一起港口火灾,就拿这件事敲打他。”
“马康康,你联系媒体重新报道那起事故,让他在舆论压力下妥协。”
接下来三个小时里,各大媒体陆续翻出那起三年前的港口火灾事件。
也就是“咖啡蓝号”轮船起火案。
那次事故导致三十多人丧生。
而事发地点,正是苏能集团旗下的港口。
当时,由于消防设施严重缺失,事故被掩盖,最终用钱压了下来。
高育良却掌握了这一信息。
果然,舆论迅速发酵。
最致命的就是这枚“舆论炸弹”。
这一招,彻底封死了宝克隆的退路,也掐住了苏能集团的咽喉。
他清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震慑对方。
布里维安港绝不能落入苏能之手,否则本国船只将再无通行之权。
苏能集团也被这一手打得措手不及。
凌晨一点,所有高管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参加一场视频会议。
会议内容随后也被公开发布。
苏能集团在一小时之内连续发起多次公关行动,试图挽回形象。
可惜效果甚微,公众对这家在消防安全上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早已失去信任。
天将破晓之际,苏能的股价开始波动。
全球各大交易所陆续出现大量抛售迹象。
这一突发情况让苏能措手不及,显然是高育良出手所致。
连宝克隆得知消息时也大吃一惊。
他原本以为高育良顶多玩点常规手段,没想到会直接动真格。
他立刻拨通了康克尔的电话。
“你们真有本事,我之前已经跟高育良谈过了,只求安稳过完这11个月,让我安安心心退下来。”
“可你们偏偏还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你们知道苏能集团背后的关系有多复杂吗?”
“别说你们了,哪怕是一个国家,都不敢轻易动他们。”
“我现在只能辞职,顺便提醒高育良一句,苏能集团不会放过他的。”
宝克隆随即对外发布了辞职声明。
这也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属于万不得已下的险招。
这件事也惊动了正在休养的苏马二世。
原本只是港口之争,却被搞成了这样。